洞穴探索者 探索地球不为人知的美
走近“小众玩家”
南国早报记者巫碧燕钟亮
广西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天坑博物馆”,得天独厚的环境,孕育了这么一群“探洞人”,他们深入沉寂的洞穴深处,将惊世的发现和美轮美奂的照片展现给世人;他们不断研究、发展探洞技术,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
1洞穴摄影师:发现和记录亘古、原始的美
向航是土生土长的广西人,她是一名17岁女孩的母亲,也是一位有着20年洞穴探险经验的自由摄影师。
“经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痴迷这种危险的极限运动。我会用英国著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的名言来回答——因为山在那儿。”向航说。2000年前后,因为乐业大石围天坑的发现,广西掀起了“天坑热”。向航参与了当地政府组织的一次探秘活动,她第一次学会了使用SRT技术(单绳攀爬技术),下降至600米深的天坑底部。向航说,自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迷上了这项运动。
20年来,向航跟随中外地质专家、探险家以及爱好洞穴探险的伙伴们,探访了广西、贵州、重庆等地数十个天坑、竖井、溶洞,拍下了10万多张照片。向航说:“由于人为的原因,一些天坑洞穴的生态环境被蚕食破坏,令人痛心不已。于是,我更坚定了继续拍摄洞穴的想法,因为我曾经记录下这么原始、亘古的美。”
洞穴摄影需要巧妙的布光、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体力。重庆武隆县接龙乡泉口洞云梯大厅是世界最高洞厅,高达365米,终年水汽缭绕。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蹲点数次,也未能捕捉到洞顶的真面目。2016年8月,向航在守了半年之后,终于在一个难得的晴日,拍到了云梯大厅星云般的洞顶奇观。
20年的洞穴探险活动,向航所在的探洞圈子里不断有人退出,又有人加入,但她一直坚持了下来。目前,广西已组成了相对稳定的洞穴探险团队,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各自利用专业知识,协助位于桂林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科考任务。
向航17岁的女儿是圈子里的新生力量。她在7岁时,便开始接受严格的SRT训练,2011年至今,已经参加了数十次天坑洞穴探险和拍摄。有一次,向航的女儿在大新县燕窝天坑底部,拍到了一只伪装得非常完美的斑腿蛙睁开金色的眼睛,该作品获得了2020首届全国洞穴摄影大赛三等奖。
2洞穴救援者:尽最大努力提升国内洞穴救援能力
“林波是谁?”“他就是大石头啊!”在CRC(中国洞穴救援联盟)圈子里,说起“大石头”,很多人都不陌生。
自称“懒人”的林波,最喜欢做的却是非常费力,还需要非常细心的事——高空绳索救援。如今身为CRC教练的他,工作格外忙碌:11月初刚结束湖南湘西的救援培训和演练,就赶到昆明,对当地应急管理系统人员进行洞穴救援培训;11月中旬飞赴陕西渭南、河南郑州培训学员。整个11月,林波几乎没有时间在南宁停留。11月29日,他在忙碌的间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简单介绍了他的洞穴救援历程。
早在2004年加入户外救援队时,林波最想做的事是学好本领,救助更多的人。2011年,他参加了由法国(SSF)洞穴救援联盟主席等专家在中国举办的洞穴救援培训班,并成为第一批获得认证的专业人员。这是国内洞穴救援圈内首次接触并系统学习国际先进山地、洞穴探险救援技术。
2015年,CRC广西队组建后,成员一度有五十多人,骨干队员也有二十多名,林波和成员们把爱好当成了职业,完成了多次高难度的救援任务。2016年2月11日,凤山县平乐乡兰包村一名村民不慎跌落进山间的竖井里,CRC广西队13名队员与消防人员及蓝天救援队员密切配合,在复杂的洞穴内完成了救援任务。其间因为担架碰落碎石,林波的手被滚石压住,左手无名指被碰伤。2018年5月7日,来宾市忻城县思练镇石龙村一名村民在采药时不慎坠落山洞,林波带领7人团队深入地下180多米,顺利完成了救援工作。
为了解决洞穴救援中通信难题,林波于2017年起就一直在探索,他成为国内首个把磁石电话机运用到洞穴救援的人。如今,CRC在洞穴救援及培训、演练中,已能实现洞内全程实时音视频通信。
近年来,山地活动、户外旅游蓬勃发展,全国各地经常有因洞穴探险而发生的户外安全事故,山地、洞穴及地震救援的任务日益繁重,各地的应急救援队伍也在逐步发展壮大。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林波深深感受到,在国内山地、洞穴救援及地震救援任务过程中,国内救援队伍急需进一步加强专业化建设。为此,CRC近年来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专业开展山地、洞穴救援技术培训,为专业救援队员提供安全保障,推动山地、洞穴救援能力提质升级。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康安割稻谷、赶鸭、稻田音乐会……10月23日,由崇左市大新县委、县政府举办的“听党话,跟党走,庆丰收”第三届明仕田...
大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