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全覆盖 家家致富有门路 大新榄圩下活产业扶贫“一盘棋”
本报大新讯(记者/莫迪通讯员/黄德民)春节后,赵福祥为卖青梅苗每天忙得像只陀螺转个不停。订销的电话响个不停,经常夜里将要睡着了,一阵铃声突然把他叫醒。
赵福祥是大新县榄圩乡武姜村村支书。自从武姜村种青梅发财后,青梅苗成了抢手货。“我们村合作社397户嫁接培育出的50万果苗,平均每棵5元,200多万元进账。”赵福祥一脸得意。
青梅少了是个宝,种多了会不会烂市?榄圩人已经明白,搞农业,结构单一是个死结,摸索出一条“宜蔗则蔗、宜果则果、宜瓜则瓜”“一村一品”“一长一短”的路子。坡多的先力等村屯宜种果,地平交通方便的社区以及新球、上吉、荣圩等村屯宜种瓜类和甘蔗;长是指的产业周期2-3年的青梅、春砂仁等,短是指的见效快的周期半年——一年的甘蔗和南瓜,还有鸽子。
如今榄圩乡变成“鸽蔗瓜果之乡”。
“现在县里引进了青梅加工项目,销路不用担心。我们认准了种青梅果。”先力村六要屯屯长农海宁说。为了种青梅,该屯把400亩速丰桉树砍掉。
“现在青梅种到哪,路就修通到哪,还帮我们引进加工企业,县里这么替我们着想,我们一定要把青梅果种好,挣放心钱。”在先力村练圩屯山弄里的产业路边上,村民零丽一边种青梅,一边笑着说。
“近年来,我们着力发展糖料蔗、优质稻、水果、猪、牛、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中药材等‘5+2’特色产业,全乡拥有\‘5+2’特色产业共有1273户。实现三个全县‘最多’,青梅和南瓜种植面积最多、鸽子养殖最多。”榄圩乡党委书记何志杰介绍。“目前,我们千方百计让贫困群众脱贫的同时,还有长期增收的产业,确保脱贫不返贫。”
武姜村推广青梅种植,6000亩的青梅园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让全村群众过上“梅”好生活。该村那咘屯贫困户黄丽红一家,几年前种20亩青梅,在水源林下种春砂仁,2017年,几项加起来收入20多万元。不仅脱贫摘帽,在县城买房,还买了轿车;榄圩社区种植4000亩的甜南瓜,仅种南瓜一项,户均收一万多元。
在广东深圳打工多年的潘忠飞返乡,成立肉鸽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有36个,存栏有16万羽;家住武姜村的农海峰,2018年也选择了还乡创业。除了帮家人管理青梅,就是养蜂。他负责养蜂,妻子则通过网上销售蜂蜜。
在榄圩乡的带动下,大新县累计种植青梅近4万亩,甜南瓜种植6000多亩。
为了确保农村群众吃上“定心丸”,大新县引进了江西正邦集团原种猪繁育基地、中禾恒瑞集团万头母牛繁育基地、中鸽集团皇鸽养殖和深加工项目、安徽溜溜果园集团大新果品深加工项目等。
“榄圩乡不仅是大新县产业扶贫的排头兵,还是全县产业的风向标。成功的秘诀就是,他们遵循市场规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多动脑筋、想办法,找出一条可持续性的绿色发展之路。”大新县委书记赵丽说。
“疫情防控不松懈,春耕生产不耽误。欢迎贝侬(兄弟)来榄圩,赏花吃果唱山歌。一唱二月梅花香,二唱四月南瓜红,三唱鸽子呱呱叫,人气财气都带旺……”在榄圩农村,飘荡着一首首悦耳的山歌。
新闻推荐
大新讯为进一步加强对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关心关爱,根据大新县委统一部署,2月19日,大新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叶永亮...
大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