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左江日报 2019-11-20 09:40 大字

文化阵地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目前,大新县共有县级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各1个,共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4个、乡(镇)边疆数字文化长廊91个、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146个、新时代讲习所161个、农家书屋147个,基层文化阵地种类较为齐全、覆盖面较广。近年来,大新县依托各类文化阵地,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打造了“三月三”侬垌节、“高腔诗雷”、“短衣壮”和土司等民族民俗文化品牌,成功申报了壮族高腔山歌、宝圩侬垌节、宝圩壮族服饰制作技艺等3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宝圩“短衣壮”、诗三句、壮族霜降节等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培育各村(社区)文化演出团队166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但在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上,还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重”建有“轻”使用、“重”传统“轻”创新、“重”短期“轻”长远、“重”全面“轻”精品等现象,需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去解决,方能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县,从而达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条件的良好效果。从大新县的实际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以期进一步发挥好基层文化阵地的作用。

一、着力健全完善制度,为发挥文化阵地作用提供依据。始终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探索引领基层文化阵地发展的有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形成县乡村三级为主体的文化事业发展职责体系。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把文化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纳入对主管部门和乡村的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管理。落实专人负责,利用公益性岗位等途径招聘人员,充实文化宣传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性文化站、农村文化娱乐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管理,采用新建、改建、共建等多种形式,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室,提高覆盖率。增加文化书屋的藏书量,增加娱乐、健身设施,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着力加强资金投入,为发挥文化阵地作用提供保障。有效整合各级资金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各级扶持基金与民间投入资金使用效能最大化有机融合、衔接。一是将农村文化建设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优先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农村文化阵地的设备更新、图书资料订阅、活动开展等必要的经费开支。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创建县域民族文化发展基金,出台扶持民间文艺团体、民间文化能人等政策措施,大力鼓励、积极扶持个人、私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和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投资或集体与个人联建、联办等形式,兴办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参与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共同发展,共同受益。三是综合利用企业的内部文化设施,凡有条件对社会开放的,要采取多种方式开放,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方便。四是借助媒体宣传,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鼓励民间捐资和社会资本投资,通过捐资、认领、合作开发等市场化运作方法调动商家参与文化阵地建设的积极性,做到互利双赢。

三、着力创新活动形式,为发挥文化阵地作用提供载体。找准创新活动形式着力点,全面提升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自觉参与,服务自身。一是发挥党委、政府农村文化建设领唱者的功能,推动农村文化活动广泛深入开展。二是整合资源,加大“文化下乡”力度,通过深入开展科技、法律、卫生、文艺、电影下乡等活动,精心安排好计划,抓好文化活动开展,合理制定活动计划和内容,合理安排时段及影片,充分满足不同年龄、各界群众的文化需求,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文化惠民成果。三是进一步推广“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开放式农村文化发展模式,有关部门在安全保障、场所安排、设备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四是积极引导和发动农村群众自编自导、自娱自乐、自主举办,如广场文化、村落文化、节会文化等经常性文化活动,逐步实现农村文化活动由“政府主办、群众参与”向“政府主导、群众主办”转变,增强吸引力,从而增强公共文化阵地使用率。五是扩大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让群众了解到最新政策,保障广大群众全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

四、着力培育专业人才,为发挥文化阵地作用提供支撑。不断加强培育和壮大干部队伍力量,提升基层文艺骨干的业务水平,带动基层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一是加强对现有干部队伍的培训力度,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基层文化骨干队伍,制定《大新县基层宣传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力争打造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专兼结合、一专多能的基层文化队伍。二是抓好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和文化社团建设,鼓励和发展特色文化户、特色文化队伍,并制定必要的扶持措施。充分发挥乡村本土人才的作用,注重发现和培养“乡土艺术家”、民间能人,挖掘整理民间文化,将传统文化搬上大众舞台,借以带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全面开展。三是选拔一批有较高学历和文化管理能力的年轻干部或聘请大学生村官担任兼职村文化辅导员,充分发挥其知识面广、思维灵活、活力充沛的优势,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加强对乡镇文化站专职干部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农村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抓,立住脚。

五、着力打造特色精品,为发挥文化阵地作用提供资源。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深挖本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传承与弘扬纵深推进。一是加快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根据实际,引进文化产业人才,研究出台文化产业相关扶持政策,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演艺业、文化旅游业、地方特色节庆文化等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商贸、健身、休闲、旅游等行业的结合,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要坚持不懈地开展面向社会和公众的群众性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和发展环境。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非遗、文物遗址等保护资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一步推进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依托富有地域民族风情特色的“短衣壮”,在宝圩乡板价村和堪圩乡明仕村建设集观光、娱乐、美食、养生等于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村,建设桃城镇万礼村浓沙屯和大新民族希望中学民族传承基地以及恩城小灵珑土司文化园,充分挖掘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系大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新闻推荐

大新县人民医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大新讯10月31日晚,大新县人民医院开展专题党课暨医德医风讲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讲述温暖背后的故事,该院职工...

大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