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献策贫困村
许春玲(右一)在和村民座谈。
6月4日晚,大雨下个不停。大新县亿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春玲冒雨应约来到距离大新县城70多公里外的下雷镇志刚村果老屯。和村民一见面,她对村民说:“你们这里人多地少,土地分散,要想脱贫,种大肉姜有钱赚。”
许春玲是大新县著名的女能人,20年前就开始创业,经过多年的打拼,如今已经是一家资产数千万的对外贸易的食品加工企业老总,产品全部出口欧美国家,供不应求。
志刚村是个贫困村,交通闭塞,一直以来,除了外出打工,在家只种玉米和水稻,经济效益低,全村541户就有104户是贫困户。贫困户想脱贫但不知道发展什么产业。许春玲最近听了派驻志刚村的第一书记提供的信息后,决定在志刚村发展种植大肉姜。
村民杨经贵对许总说:“我们这里也种过生姜,只是价格太低,效益不高,后来又不种了。”
听到这里,许总笑了,说:“我们公司现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在全县推广大肉姜种植,公司跟农户订有协议,大肉姜每公斤两块钱保价收购。如果市场价格超过两块钱,公司则按照市场价来收购,保证种姜能赚钱!”
接着,许总又给村民们算笔经济帐:“按目前的管理水平,一亩水稻每造产量约600公斤,目前市场价格每公斤两块钱左右,扣去农药化肥等成本,一亩水稻纯收入不到500块钱。种两造才有1000元。但如果种大肉姜,按中等管理水平算,每亩产量3500公斤,每公斤有两块钱保价,每亩收入7000元。如果种2亩姜,一年就有14000元收入,扣去成本,少说也有七八千元的纯收入,按脱贫标准不就脱贫了?”
听了许总的话,许多村民迫不及待地问道:“种姜是个好项目,但不知道具体怎样做?”
“志刚村有7个自然屯,先组织成立一个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管理运作。一要种大肉姜,二要做有机生产。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管是生姜还是其他食品,人们都一样需要绿色生态。”
“什么是有机生产?”不少村民听了,感觉一头雾水。
“有机生产就是使用的肥料必须是既能提供农作物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许总接着说,“打个比方吧,常规生产的姜每公斤两块钱,而有机生产出来的姜价格要翻一倍甚至两倍。”
村民农田忠听了许总的话,七嘴八舌说:“啧啧!现代科技真是太发达了,想要啥样就要啥样。这个有机姜,我们种定了!”
见到村民思想开了窍,许总说:“除了生姜,其他比如蔬菜类都可以进行有机生产。找一块三四亩的地,建一个冷藏库,收摘上来的食品放进保鲜,每天批发给县城各大酒店,收入一定十分可观!”
“好,我们就种植大肉姜……”村民纷纷对许总说到,开心的笑声在雨夜中传得很远。
新闻推荐
图为训练中的邓素红。□赵剑云凌敏文/图她是全区缉毒一线少有的女民警;在缉毒战线工作12载,她身经百战,侦查、破案、审讯她...
大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