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教授支招新津新乡村产业发展
聚焦乡村振兴
“特色是挖掘出来的,优势是打造出来的,布局是设计出来的。”11月15日,在新津县委中心组“乡村振兴”专题(扩大)学习会上,中央党校经济学部石霞教授如是支招。她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途中,应当持有逆向思维、整体思维、互联网思维,利用头脑风暴,让“死的东西”变成“活的资源”。
乡村如何振兴 专家支三招
11月13日-11月15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曹立、经济学部教授石霞、董艳玲一行到新津天府农博创新中心、张河果园子社区、宝墩遗址展馆、中以津惠现代农业健康科技园、金华镇岳店社区、新津智慧治理中心等点位,开展“以新理念、新乡村、新场景为切入点,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课题调研,寻求基层一线乡村振兴实践案例,探索新乡村产业发展路径。
11月15日,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石霞在新津县委中心组“乡村振兴”专题(扩大)学习会上,以“乡村振兴下的产业发展”为主题,围绕发展乡村产业、提高农业效益等话题,为新津乡村振兴问诊把脉献策“支招”。
第一招:补短板、挖潜值、防风险。石霞说,当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补现代化发展短板、培育新的增长点、筑好防波堤三个方面。要改变传统发展方式,提升农民教育水平,推动农民就地就业,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系。面对我国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城市资源向乡村流动、工商资本积极下乡等有利市场条件,农业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逐步升值,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大发展潜力。同时筑好防波堤。要确保农民的承包权,让农民进得来也回得去,杜绝城市“贫民窟”的出现;同时,要切实做好组织振兴,强化基层党组织作用,将基层的矛盾、摩擦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二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石霞认为,当前,在乡村振兴的战略大背景下,要构建“从田野到餐桌”的现代农业产业链。一方面,面对消费升级,现代农业的发展应做到实现加工化,要让农产品要有品质;实现品质化,要让农旅有品味;实现休闲化,将文化寓于山水之中,在每一个场景注入人文故事;实现网络化,利用网络整合资源,把故事说出去、产品卖出去。另一方面,面对当下市场环境,要充分运用逆向思维。要做到分析先行,了解市场半径,从市场入手、思考村镇的发展,从而真正聚集能人来创业、吸引旅人来游玩。
第三招:走组织化的农村市场化发展路子。“农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发展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的突破口,而依托基层组织的市场化发展道路,则是新时期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要再造乡村振兴的组织者,振兴乡村庞大系统工程。利用农民合作社、村委会、社区组织等多种形式的基层组织,对生态资源、农业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进行整合、管理和盘活。要构建微型城乡经济共同体,创建美丽宜居乡村。打造现代经营体系的中环——“合作社+”,以集体经济的形式促进乡村优势资源点状变片状、分散变集中;建设特色市镇,打造集产业加工地、商贸集散地、特色文化展示地于一体的非建制镇。
新津如何落实 书记提三要求
在学习会上,新津县委书记唐华就新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提出了加快发展以乡村为场景的新经济业态;加快探索以创新为驱动的新农业模式;加快培育以多元为支撑的新农人队伍三点工作要求。
新津要坚持以市场化逻辑促进乡村资源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大力培育以乡村为场景的新乡村产业生态圈,持续吸引工商资本投向乡村,吸引市民到乡村消费,不断盘活乡村闲置农房和土地资源,加快乡村资源向乡村价值转化,让“所有的生意回到乡村,都值得重做一遍”成为普遍共识。
要聚焦农商文旅体科农博发展,坚持创新引领、功能叠加、产业融合的理念,建立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博览聚势发展机制,探索现代农业模式、生产模式、经营模式,塑造生态打底、绿道串联、建筑领军乡村形态,持续呈现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
要深度融合县委党校、绿领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县技工学校等教育资源,统筹用好政产学研各方力量,加快新农人培养、新农工孵育、新智囊引进,塑造和输出乡村振兴研究院品牌,大力推动人才加速、企业加速、产业加速,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新闻推荐
花桥镇2019年11月7日,由镇综治办、卫计办、派出所、村居、卫生室联合开展精神障碍患者走访活动,了解监护人监管职责履行情...
新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