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动脉瘤惊呆医生

成都日报 2018-07-05 02:26 大字

54岁的罗芳(化名)是倒霉的,竟然不知道自己的胆囊内背着一个随时可能要命的“炸弹”;而罗芳又是幸运的,通过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专家的妙手,成功实现了安全“拆弹”。据了解,肝右动脉假性动脉瘤侵入胆囊的病例至今国内外文献均无相关记载。

茫然 身背致命“炸弹”几年 自己浑然不知

5年多前,罗芳因右上腹疼痛入院,被确诊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不过,她拒绝了手术治疗。几年来,她时不时会因为胆囊炎发作而吃药、输液,但只要疼痛稍有缓解,她就又置之不理了。

半个月前,罗芳因为剧烈的疼痛被送到新津县当地的医院治疗。彩超、核磁共振检查均显示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发作,但肝门区占位性质不明,肝总管也因为受到挤压变扁了。因病情危重,她被转送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

经过进一步检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医生发现罗芳的肝右动脉有假性动脉瘤形成。普外科王明博士解释说,动脉瘤并非癌变肿瘤,而是血管病变后出现外扩膨胀,“就像是老化的水管子鼓了个包。”

动脉血管膨胀处一旦爆炸破裂,就会立刻导致大出血,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抢救。对于患者来说,几乎就是死亡的代名词。

震惊 动脉瘤“突围”长胆囊内

国内外文献均无记载

与普通的动脉瘤相比,这一病例让一众专家均感到震惊——3D重建图像显示,这个至今达到3.5cm的动脉瘤的根长在肝右动脉上,但却同时突破胆囊壁向内生长。“膨胀的动脉瘤基本上占据了整个胆囊,令人难以置信!”王明说,在没有手术等外伤的情况下,肝动脉上长动脉瘤的可能很低;而胆汁有腐蚀性,胆囊内还有石头,这种情况下动脉瘤居然没有发生破裂,堪称奇迹。

为给进一步治疗找到参考,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的专家们查遍国内外文献,却均未发现有治疗先例记载。为救治患者性命,普外科主任张抒组织多名专家会诊,并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及相应预案。

危险 “凭手感”定位血管

3小时破防线“拆弹”

“即便是有各种检查结果作提示,但我们仍旧有些难以置信。”为确定结果,手术中医生首先采取腹腔镜的方式予以探查,排除了肿瘤的可能性,并最终判定确为超级罕见的肝右动脉假性动脉瘤。

虽然并非肿瘤,但进行手术的王明博士、郑振江博士却轻松不起来。“几年来反复发生的炎症,导致腹内粘连严重,什么都看不见。”王明说,这种情况下手术,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及动脉瘤,导致大出血发生。

为更大程度上保证安全,手术改为开腹方式。打开腹腔后,严重的粘连已经将肝右动脉的走向完全覆盖。“什么也看不见,只能‘凭手感\’了。”王明所说的“凭手感”,是指通过手指的触碰感受动脉的搏动,以此判定其所在位置。在确定大致位置后,医生们开始了“蛋壳雕刻”般精细的剥离工作。

经过3个多小时的精细操作,肝右动脉、胆囊等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暂时阻断血供后,主刀医生下刀就问题血管部分和胆囊进行了切除,最终实现成功“拆弹”。

建议 血管疾病患者

每年应做一次全面检查

“如果疾病发生了,一定要及时科学治疗,千万不要小病拖成大病。”王明分析说,罗芳的动脉瘤问题与反复发病密不可分,如果及时治疗不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另外,动脉瘤多见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这些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血管疾病患者也出现明显的上涨趋势。专家特别提醒:高血压、糖尿病、心脏其他血管发生过病变的患者,每年应当接受相应的血管方面检查,以免发生悲剧。李诗敏

本报记者 邓晓洪 余星雨 文/图

新闻推荐

新津法院走进校园庭审毒品案件

本报讯(记者晨迪)为普及禁毒知识,加强校园禁毒宣传力度,提高学生识毒、防毒、拒毒能力,昨日,新津法院走进成都艺术职业技术学院...

新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