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端午狂欢百年回味清代龙舟赛 抢红算夺冠可享受知县亲自颁奖的殊荣

华西都市报 2017-05-29 04:48 大字
端午狂欢百年回味可享受知县亲自颁奖的殊荣 1982年龙舟会抢鸭子蔡盛秋摄1984年 龙舟会夜游表演 蔡盛秋摄1987年第三届全国“屈原杯”龙舟赛 翟曲供图1983年新津南河,欢腾的龙舟与彩船。新津县档案馆供图2007年 龙舟会 翟曲供图2007年新津端午龙舟水上表演抢鸭子。新津县文化馆供图

“嘿嘿呦嘿,划起走哦,嘿嘿呦呼嘿。”

千年的龙船千年的号子,从未在新津南河停歇过。每年端午的龙舟会,是男女老少的节日盛会,不仅是全城出动观看,成都、重庆、贵州、云南的龙舟爱好者,也会慕名而来。

位于成都南部的新津县,自北周定名以来已有1450多年历史,素有“蓉城南路第一景,川西名胜上河图”之美誉。因为五河汇聚,民间传统龙舟活动源远流长,端午龙舟会始于唐代初年,相传杜甫住成都期间,也专门来观看。

新津清道光版县志载:“五月五日包角黍,悬剑蒲艾虎于门,饮雄黄酒,城南竞渡。”足以说明,新津龙舟竞渡、包粽子等民俗的历史久远。

清代

龙舟抢红

沿江巡游炫耀一圈

新津有岷江支流的五条河,南河、西河、羊马河、金马河、杨柳河流过,五水在县城东南汇合为岷江正流后,浩浩荡荡直泻眉嘉平原。

挨着城墙根缓缓流过的南河,河清水阔,似乎天生就是为划龙舟预备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方圆十几个县里,只有新津才年年划龙舟。

清代划龙舟,只有抢红和抢鸭两项活动。划龙舟之前,先要举行祭祀活动,知县要带领所有的龙舟云集南河南岸,众人弃舟登岸,拾级而上,神情肃穆地走进临河的伏龙观,向龙王拈香叩拜,祈求龙王爷保佑风调雨顺、阖船平安。鞭炮一响,龙舟赛就开始了。

敲鼓、吹哨、喊号、压船头。比赛一开始,桡手们为了增强气势,一边划桨还一边唱着“嘿嘿呦嘿,嘿嘿呦呼嘿……”虽然没有歌词,但同样唱出了参与的激情与取胜的决心。

每到争抢最激烈的河段,尤其在拐弯处,桡手们分秒必争,尽量直线前进,抢占道口,奋力冲刺。

鼓声紧,哨声急,压船头的人身子都贴近了河面。四川省民俗专家刘孝昌介绍,比赛路线有规定,必须逆流而上,所以对队员们的挑战会更大。只见被船桨翻动起浪花的南河里,不停挥动着的肉鼓油亮的臂膀,在阵阵欢呼和呐喊声中,更加卖力划桨。

上游的终点处,预先用竹竿挑起一幅红布,哪只船先划到终点并抢到红布,即可享受到知县亲自颁发奖品的殊荣,这叫抢红。在夹岸观众的欢呼声中,抢了红的龙舟要敲锣打鼓,沿江巡游,炫耀一圈,那一声声高亢悠扬的龙舟号子,分明流露出凯旋的欢欣和自豪。

民国

行业比拼

袍哥大爷组织龙舟会

每当乡里的布谷鸟唱起,“割了麦子过端阳,幺姑就要包脚了”。新津的男女老少们就知道,要包角黍,悬蒲剑了,龙舟赛也要开始了。

民国时期,积极参与龙舟会的龙舟往往常年保持在四五十只。那时候不兴政府出面办龙舟会,往往由各个哥老会的公口和码头的袍哥大爷出面组织,发出倡议,联络驻地部队和地方士绅进行会商,得到县长的首肯便可举办。

“你们纸业今年参不参加?去年行业的生意都这么好,今年再来龙舟赛夺个好彩头撒。”“参加参加,哪有不参加的道理,今年我们还要争第一。”纸业商会的老大立马应允。

蚕桑业,米行,船帮等会首纷纷响应,很快就确定好了要参赛的队伍。

参赛龙舟不是统一定制,但大致的长度,座位数都是基本一致,一艘船代表了一个行业。龙舟上的桡手们也是在渔夫或者习水性的人中,挑选出的精兵强将。这些桡手们会穿着统一的褂子,胸前或者背后还有“XX米行”“XX纸业”的字样,以示赞助商的身份。

龙舟比赛,关乎行业荣誉,所以各行业十分重视。要是谁在今年的龙舟赛上夺了第一名,谁就能被邻里乡亲吹捧一年,这不仅使该行业的从业人员脸上有光,还变相地给行业打个好广告。

端午节这天,沿河两岸观众踊跃,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邻县远道而来的观众不计其数,通往县城的条条大路人流络绎不绝。除了在河两岸踮脚围观的普通民众,在河道里,也有财大气粗的商贾或者达官贵人们乘坐的花船,他们近距离享受这精彩的竞技。

花船是由几艘老式木船拼接而成,木船之间搭上木板连接,允许人经过。插上彩旗,撑起帐篷,再放置几张桌椅,备上小酒和小食,彩船上是最舒服的观赛地点。和那些可能要一大早去河岸抢占最佳观赛位置的民众相比,这些商界政界人士有钱任性。

不过,任性过头也惹得桡手们不满。

有时候彩船驶进了赛道,挡了龙舟队的道,使船只不得不立马改道绕路,耽误了绝佳赛点。看到这样的“搅局”,龙舟上的桡手们自然不爽。脾气火爆不禁破口大骂,甚至在赛后气势汹汹地去找彩船上的人理论一番。

80年代

泼辣利落

女子划龙舟不输壮汉

1983年端午节,新津县龙舟会增加了“龙舟夜游”、“水上灯彩”、“放烟火”等活动,另外增加评比花船的项目。当时的活动为期5天,附近乐山、彭山等地文化体育部门的人士还专门来新津学习龙舟文化经验。

由于新津县开展龙舟赛影响较大,1987年,全国第三届“屈原杯”龙舟赛在新津举行。来自广东、云南、湖南、浙江、福建、四川等11个省份的男女26支龙舟队和新津的28支龙舟队一起参加竞赛,80多万人观看了这场全国最高水平的龙舟大赛。当时新增的“龙舟夜游”十分壮观,表演时张牙舞爪,眼冒金光,龙口内有的吐火、有的喷水、有的喷射各色烟花,“变色龙”时而变红、黄、青、白色等,十分精彩。

“当时城关镇的男女两支队伍在历年的龙舟比赛里,都可以拿到名次。”成都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蔡盛秋说。

虽然女生天生带有一种娇弱美,可城关镇的女子队在比赛的时候却完全屏蔽了这种感觉:动作幅度大,干脆利落,毫不逊色于男生。特别是领队,喊号子的时候很“泼辣”:声音大,且充满激情,用尽全力调动队员的干劲。

城关男队也是赛场上的常胜将军。队伍里的成员大都年轻、体质好,加上里面有很多打石匠,力气大,获胜的几率大增。说起他们训练的场景,蔡盛秋介绍,“他们主要就在如今的彩虹桥河段进行训练。当时新津还没有通济堰,平时南河的水流比较急,就算在涨洪水的日子里,城关龙舟男队也要到河里训练划龙舟。”

龙舟·民俗

伤口撒盐的麻鸭儿 水下猛板不好抢

龙舟赛只是新津端午节庆祝活动的第一个小高潮。

比赛结束后,抢鸭子和抢猪尿包参与人更多,也更接地气。

“抢鸭子”环节中的鸭子被放入一个个竹筐,由渔船带到南河中。一声令下,船上渔夫从筐里抖出鸭子,扑哧扑哧落入水中,欢脱热闹。

瞬间,各个游泳好手跳入水中,开始了抢鸭子的竞争。为了让抢鸭子增加一点难度,事前还得在鸭子身上动点小手脚。据刘孝昌介绍,每只鸭子的脑袋上都会扯下一点毛,用刀划个小伤口,再撒点盐巴。“伤口撒盐多痛啊,鸭子一见水自然就想往水里钻,洗掉脑袋上的盐巴。”

抢鸭子结束后,余兴未尽,猪尿包该上场了。猪尿包其实就是用猪的肠子和膀胱做成的“气球”。大大小小的猪尿包被涂上了各种颜色,有的里面还塞进了小钱,谁抢到算谁幸运。

比起抢鸭子,抢猪尿包更具技术含量。猪尿包表面光滑,浮在河面上更不好把控,手一滑就扑空。只听到岸边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笑声,“好笨哦,又没抓到。”

红糖锅盔烫了后背 油炸猫猫鱼香得流口水

看比赛,怎能少了美味的零嘴?

比围观比赛的群众来得更早的,是售卖小吃的商贩。

两个板凳搭起一口油锅,南河里就有现成的食材。跟拇指一样长还活蹦乱跳的猫猫鱼,被捞起来后就迅速下锅,白嫩嫩的鱼身在金黄沸腾的油锅里,瞬间酥脆。讲究一点的商贩,会在油炸之前将鱼肚那儿的肠肚儿掐掉。

炸鱼起锅后,用好一点的新津草纸包好,撒点辣椒和花椒面,香味在热气中越发浓厚,让舌尖隔空分泌出对美食的想象。

除了炸鱼,还有各类传统的成都小吃,比如豌豆凉粉或者米凉粉。一块块方方正正放置于木板上,相貌晶莹,白如玉。小贩们用刀细心划下一块盛入碗内,再抹点酱,撒上花椒和芝麻,让好吃的女娃子欢喜得很。

众多小吃摊里,还有推着车卖锅盔的商贩,车前总是排起长长的队伍。“要三个红糖锅盔。”香脆厚实的饼皮里,红糖馅香滑浓厚,甜而不腻。“小心烫嘴。”刚拿到锅盔的人们哪管这么多,先咬一口解了馋再说。

不注意一漏嘴,饱满的馅料脏了手,还顺着手臂留下。“哎呀可惜了。”吃客皱起眉,立马举起手臂开始舔,生怕浪费了这美味。没想到这一抬,手顺势往后,锅盔里的馅料又滴在了后背上,滑下一道温热。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晨 赖芳杰 实习生熊紫琪

新闻推荐

民生银行首家助农取款服务点开业

民生银行首家助农取款服务点日前在成都市新津县烽火社区正式开业,标志着该行业务和服务进一步下沉,迈出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新步伐。据悉,该助农取款服务点是民生银行成都分行与河北宜农科技有限公司的...

新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