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诗意田园蜀文化的母体 周明生

成都日报 2016-07-11 21:20 大字

周明生/文吴玉彬/图

一株株的乡土竹树,是交响音画川西林盘田园牧歌之中的一个个美妙音符,是一道绝美风景。犹如母亲十月怀胎孕育自己的骨肉一样,川西林盘这个母体也滋养了蜀文化这个天之骄子。而在当下,古老的林盘该何去何从,新津兴义镇给了我们答案。

乡间的植物园

林盘中土生土长的树木,比如说青杠、麻柳、桤木、乌桕、皂角、夜合、菩提、苦楝、香椿、檀木、刺楸、酸枣、如榔、桢楠等,是那么独特,宛若乡间的植物园。

乌桕(川西叫棬子树)恐怕是入诗、入画最多的乔木之一,唐朝诗人张继的“江枫渔火对愁眠”,据说那“江枫”写的就是乌桕。它树身灰黑如铁,树皮粗粝,枝干虬斜,树冠披散,一棵数十年的老树就是原野上的一道风景。当秋来叶子由黄而红时,露出白花花的乌桕籽,恍若梨花初开。

苦楝树开花时,花蕊含蕴幽香,随风飘飞,因此引来蜂飞蝶舞,引来鸟儿筑巢。古人有“楝花飘砌,簌簌清香细”的句子,写尽楝花飘落之美。洋槐树开花,就是一串串雪白的小蝴蝶热热闹闹地挂满枝头,随风摇曳,散发出甜丝丝的清香。

夜合树不仅绿荫如伞,而且花叶清奇,鸽卵形的一片片对生的绿叶,日落而合,日出而开,给人以遐想;一簇簇或雪白或杏黄的花朵,像一把把小绒扇,犹如绿树上缭绕的祥云,且夜愈深而清香更袭人。

北京人称为摇钱树的如榔树,于阳春三月开出一串串淡绿的花儿,圆圆的花瓣拇指粗细,花心带浅棕色,随风飘落时,令人联想到撒落的铜钱。

寿命可达千年的老寿星皂角树,结一种扁扁长长的荚果,形如一只只倒吊的牛角,这“牛角”富含胰皂质,是绝对绿色的洗涤剂和金属抛光剂,川西人过去时兴熬汁洗头,直把女人的秀发洗得又黑又亮。酸枣树结出一个个金黄的枣状果子,黄皮下是包裹在果核上的雪白粘酽的果肉,入口酸中带甜,回味悠长。在林盘中长成的男男女女,有哪一个童年时代不馋酸枣啊?

仗着先秦蜀郡郡守李冰父子建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仗着一马平川的川西坝子上密如蛛网的河渠,来自雪域冰川的清冽的岷江水,在每一个林盘边流淌,滋润着肥沃的原野,川西坝子因此而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区,成为“天府之国”。川西林盘是蜀人的精神家园,别的暂且不论,只说从清晨的第一声雄鸡啼鸣,引来远远近近农家公鸡的唱和呼应,再到晨曦初露,炊烟在屋顶袅袅升起,放牛娃骑着水牛出门游牛,那一声声穿越林盘、在雾岚里回荡的“哞、哞、哞”的牛叫声,就给了人们多少温馨的回忆和对故土的眷恋啊!

川西民居代表作

林盘里的民居很有地域特色。1989年版《新津县志》这样记载:川西“农村住房大多为三合院、四合院或一横一竖的‘枷担弯\’形。贫苦者都是泥砖砌墙(或茅杆夹壁),麦草盖顶,或不开窗,或开小窗,十分简陋。而富有之家则是‘四合头\’大瓦房,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其一般规模是:前有龙门,接着是厅房,中有地坝,左右是厢房,上面是正房,正房之中为堂屋,堂屋左右是上房,最后是围房,四周围以墙垣。”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川西民居。笔者曾专门去寻访过新津县万街村的陈家祠堂。龙门子早已湮灭的大户人家陈家故居,掩映在竹林中,除了三方墙壁是厚重的青砖砌成外,左边厢房的外墙是一溜木壁,全由楠木雕花的落地门窗构成,图案为人物故事或花木;尤其是正房堂屋,梁、柱之间的雀替、撑弓、吊柱,全都是精雕细刻的人物或花卉。此宅之高大华美,是笔者在川西林盘中所仅见,相形之下,刘文彩的地主庄院也只能算是土圩子了。大林盘里还有一种必不可少的建筑——宗祠。一般的大姓都有自己的宗祠,宗祠往往是林盘里最高大,最气宇轩昂的建筑。说到陈家祠堂本身,更是不同凡响。飞檐斗拱的龙门之后是照壁,其后是陈列祖宗牌位的祭楼,隔着宽阔的地坝,是高耸的万年台,右首还有专供仪事、一楼一底的走马转角楼,转角楼为吊脚楼。可以想见,如此讲究的宗祠,每年以祭祖联宗、缅怀先人为宗旨的清明会,不知该有多么隆重多么热闹了!

年年代代,从普通的竹林农舍中,从一双双长满老茧的男人的手上,从一个个女人柔弱的双肩上,种种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形态源源不断地、就像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那水花飞溅,笨重的碾盘一天到晚转动不已,将谷子、麦粒变成雪白大米或面粉的水碾房啊;那将水碾碾破的菜籽经上甄蒸熟,踩成箍饼,再上油榨,由赤膊上阵的壮汉(打油匠)挥重锤砸向油榨的“尖”,才使菜油汩汩流淌的榨油房啊;还有那把一望无际的甘蔗林的青纱帐变成一捆捆甘蔗,榨出汁液,糖水在8口锅里沸腾熬炼,最终变为成型红糖的糖坊啊……

那琳琅满目的乡土玩具,巴郎鼓、风车车儿、竹节蛇、陀螺、响簧、风筝、翻花、响子……那花花绿绿、活灵活现的各色各样的小面人,那令人馋涎欲滴的甜丝丝的一片片糖画,那勾人食欲的糖豆粉儿、麻辣豆粉儿、冲冲卷儿,那一路洒下“叮叮当”之声的卖麻糖的吆喝……

还有那逢年过节的时候,从林盘里走出的各种民间灯队,狮子灯、龙灯、牛儿灯、幺妹灯,伴着欢天喜地的闹年锣鼓声,走村串户,给辛苦了一年的乡亲们拜年。单是狮子灯就有108个阵式的耍法,翻五台山、钻火圈、猴子爬烟囱、二郎担山、孟宗哭竹、观音扫殿、团鱼抱蛋、炮打四门、九连环、铁门槛……那真是阵阵精彩,看得人眼花缭乱啊!

传统老林盘如何青春焕发

但是,当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在川西坝子闪现的时候,古老的川西林盘早已发生了令人惊讶的变化,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模式遭遇了始料未及的尴尬。

历经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几次大规模的农房改造,川西民居传统的木质穿斗结构的小青瓦房、土坯草房逐渐稀少,并且日益残破。川西林盘有的被改为耕地,有的甚至仼其荒芜,成了荆榛丛莽之地。曾经是田园牧歌式的川西林盘显然已经走到了历史的交叉口。

新津县城北面的水乡兴义镇别出心裁,利用一个老林盘的生态景观,打造出一个农家旅游性质的典型的川西林盘。这个新林盘坐落在羊马河畔,约三四十亩大,将林盘中原有的六个院落在原址上进行了保护性改建,强调富于川西民居特征的某些符号,形成了六个风貌迥然不同的民居院落,以展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当地农村林盘的生活情景。

六个原汁原味的院子是川西民居的六种类型。有砖墙瓦顶讲究造型的,有将瓦顶用两根木枋撑弓支在砖柱上的,有原木门框带谷草顶以捶笆为门的,有木质穿斗结构盖山草顶的,有草顶砖柱以青瓦压脊的。房屋的墙壁也有讲究,有全青砖的,有泥砖的,有裙板或青砖的半装台与一方方竹编抹白灰的壁面相组合的,有一整壁山墙都全是竹编抺灰白墙面的。六家院坝的围墙也各具一格,火砖十字花式墙,青砖瓦脊镂空墙,卵石黄泥墙,泥砖草顶墙、红石毛石墙、竹编篱笆墙。

每个院子都分别体现了一个主题,诸如“农耕之家”的安居乐业,“锄禾之家”的勤俭持家,“耕读之家”的书香院落,“竹林茅屋”的福禄寿禧等。每个院落根据不同的主题诉求,摆放不同的川西农家的生活用具和农耕工具,以及某个历史阶段特有的招贴画。原汁原味的林盘风貌对城里人的确具有魅惑力。徜徉其间,你会不知不觉地在历史的风尘中穿越,会时而惊讶,时而沉思,时而慨叹,更少不了他乡遇故知般的欣喜。林盘的打造者对各种农家物件的搜集可谓呕心沥血无微不至,大到神龛、犁耙,小到清油灯盏、当年的火柴盒之类,他们在平坝、山村、县城、省城,跑了无数的冤枉路。恰恰是招贴画、烘笼、灯盏之类从前的寻常之物,却踏破铁鞋无觅处,最后在成都的古董摊上才好歹买到。

这个林盘中,有一湾清水池塘,每家院落都有曲水环绕,有卵石小路相通。除了原生的竹树,林盘里的空地特意栽满了移植的乡土野花野草,什么竹鸡草、扁竹叶、吉祥草、芦花草、生姜草、麦冬、野粽叶、点皮子草、鹅脚板等等,观花的,观叶的,赏果的,不一而足。林盘中还特意保留了一口老井,给它镶了石板,砌了井栏。又在林盘边上新砌了一座过去当地林盘的常见景观——烧石灰的灰窑模型,并复制了灰篓、箢篼、掏锄、称石灰的抬称和秤架子……许多人来到兴义镇,为美丽的林盘折服,这似乎说明,现代人对林盘有着诸多情感与期待,古老的林盘似乎有着无穷的生命力。

新闻推荐

抢抓历史机遇 狠抓贯彻落实 不断推动统战事业创新发展陈建辉赴新津县调研检查统战工作 侯初初

本报讯(记者侯初初)昨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建辉前往新津县,调研检查当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情况和基层统战工作开展情况。调研中,陈建辉先后来到花源镇东华村和新锚机械有...

新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