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窗进出 打破公章“围城”
——透视四川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
□本报记者 林凌
轰鸣的机器,忙碌的工人,亿邦国际五金机电城项目现场热火朝天。7月27日,看着拔地而起的大楼,四川巨鑫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潘贵敏感慨万千,“可以说,一个印章改变了项目的命运。”
潘贵敏所说的印章是新津县行政审批局启用的“行政审批专用章”——它集中了全县23个部门的173项行政审批职能,头天递交备案、次日领取通知。并联审批之下,潘贵敏的项目如期开工。
这枚小小的印章只是缩影。
去年,中央编办、国务院法制办启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并在全国确定8个省(市)进行试点,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新津县、绵阳江油市和巴中市成为试点地区。从机制体制到权责关系,从流程规范到监督考核,四地都在积极探索。
试点带来了什么变化?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一章管审批
告别审批“长途旅行”
7月27日一大早,走进新津县行政审批局大厅,记者便看到商事登记、社会事业、城管交通、投资立项、涉农事项、社会事务6大服务区,群众根据自身办理的事项到不同窗口排队办理业务,井然有序。“过去注册一个新公司要跑多个部门,到处交材料、盖章、等批复,一般一两个月能办下来算快的。”前来办理招投标备案的四川能投晨龙能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杜鹏回忆。
公章四面“围城”,审批长途旅行,该如何破局?新津把试点的触角放到设立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专用章”由此诞生。
同样感受到改革变化的还有江油市市民刘汉兵。“早些年开餐饮店时,办证常常跑多个部门。政务服务中心成立后,虽可集中咨询,但一些事项仍然需前往相关部门办理。如今有了审批局,办事一个章就解决。”
可以说,刘汉兵的经历折射出江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一门制”到“一窗制”再到“一章制”的三个阶段。
(下转06版)
新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