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分级诊疗 缓解大医院战时状态

成都日报 2015-11-15 22:19 大字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实行分级诊疗,逐步改善大医院一号难挂、一床难求,而基层医院门庭冷落的局面。

四川省新津县农民孙玉兰剧烈腹痛,120急救车将她送到县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为孙玉兰看病的是新津县人民医院院长温尔刚,他来自四川省人民医院。由于抢救及时,患者病情很快得到控制。而在五年前,县医院就连肠镜、胃镜都不能做,像这样的重症胰腺炎病人,都得转到成都治疗,往往耽误了病情。不仅患者不满意,医生也没有积极性。

与县医院的门庭冷落相比,50公里以外的四川省人民医院则是人满为患,平均每天的门诊量超过一万人次,一张病床有时要等两三个月,一个专家号要排半宿。

我国医疗机构分三个等级,被称为“宝塔式”结构。80%的常见病应该在“塔基”和“塔身”看病,“塔尖”部分的优质医疗资源,应该集中解决20%的疑难危重患者。而现实的情况恰恰颠倒了,80%的患者都涌到大医院,导致看病贵看病难。

为将病人留在基层,实现分级诊疗,四川着力提升县医院能力。2012年,新津县政府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商定,建立医疗联合体,把县医院委托给省人民医院管理,就连院长也由省人民医院派人来担任。

顶着改革的阻力和压力,四川省人民医院下派20多位专家到新津县医院,而县医院则上派30多名医生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学习。县医院专业科室由3个发展到18个,添置了核磁共振、三维彩超等先进医疗设备,微创介入手术、神经外科手术以及复杂的肿瘤手术现在都能做。把病人留在县医院,一是收费标准低,二来报销比例高,至少节省三分之一的费用。

新津县医院的门诊量从三年前的19万人次增长到去年的62万人次。目前,四川省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已增加到156家基层医院,其门诊病人中,常见病、慢性病患者下降了10%左右,病人挂号、候诊、取药等待时间平均下降19%。这一升一降,反映了“一窝蜂”涌向大医院的局面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据2015年11月14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共同关注》等栏目

新闻推荐

成都有多美 我来告诉你 《UNWTO全体大会落户成都——我的家乡那么美》少儿征文大赛火热进行中热线电话响不停 下次我们去玩雪

由成都日报社、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旅游局主办,中国巴士旅行的开创者简途旅行承办的首届《UNWTO(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落户成都——我的家乡那么美》少儿征文大赛自启动以来,一直备受广大家...

新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