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们这里 一点不比城里高档小区差 新津兴义镇不二果园子社区以积分兑换等方式,改变村民乱扔垃圾屯废品的老习惯

成都商报 2014-04-09 07:46 大字

今日新村:

新津兴义镇不二果园子社区

新气象:

垃圾分类意识好,连小学生都知道

“这么漂亮的地方,咋舍得乱扔垃圾嘛!”和往常一样,昨日上午,村民戢玉华收拾完餐厨垃圾装袋后,熟练地倒进了路边的分类垃圾箱中。对于自己所居住的这个名叫不二果园子的社区,她很骄傲,大伙儿的素质都提升很快,小区更干净、更漂亮了,“现在,就是小学生都晓得垃圾分类倒了。”

村民老习惯:舍不得丢

节俭的村民对垃圾舍不得扔,就堆在门前的草坪或阳台上。这样,漂亮的景观小区就变得和垃圾场一样,又乱又脏。而且社区工作人员要求整改也置之不理

对症下药:让垃圾“值钱”

村民将一些废品拿到“循环小站”登记积分,最终可换实用物品:

5个啤酒瓶(2分/个)=10分,可换一包食盐

8斤废纸(3分/斤)两个汽水瓶(0.5分/个)=25分,可换一个香皂

两箱多啤酒瓶=100分,可换一把扫帚

4年前,新津县兴义镇不二果园子社区的176户村民实现了集中居住。刚开始,虽然搬进了漂亮的小洋楼里,可乱丢垃圾的习惯就是怎么也改不掉。为让大家有一个好的环境,镇里和社区都想了不少办法,在和城管局商量之后,决定在此建起农村垃圾分类试点。这还是真是一个好办法,村民们不仅和陋习说了拜拜,不需要的废品也都送到“循环小站”,还能积分兑换食用盐、肥皂等实用物品。

垃圾分类 “专业导师团”示范

弯弯的水渠绕过坐落于半岛之中的村庄,在一栋栋别致的小洋楼前,处处是青葱的绿草……第一次来新津县兴义镇不二果园子社区的人,多少都会吃惊一下,因为这和记忆中农村的样子,差异实在太大了。“我们这里一点都不比城里的高档小区差。”60多岁的戢玉华婆婆,一直都以住在这里自豪。但其实村民心里知道,不二果园子,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美的。戢婆婆现在都还记得,刚搬来时,村民们还把之前在老屋养成的积习给带了进来,随手丢垃圾的现象可是“家常便饭”。

为帮助大家养成新居新习惯,社区可动了不少脑筋。“当时镇上和县城管局决定在我们这里搞一个垃圾分类的试点,让农村脏乱差的问题得到根本改善。”社区支部书记陈吉高指着路边的分类垃圾桶说,“和城里的标准是接轨的。”据他介绍,当初,为帮助村民准确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他们从去年5月开始,请来垃圾分类的“专业导师团队”,每天早晚入户村民家中,进行垃圾分类指导。同时,每家每户还发放3个小垃圾桶,颜色分别和社区的分类垃圾桶对应,方便分类和投放。

通过长期引导,现在,社区里的村民们都明白了垃圾分类的好处,连小区里的小孩都能准确地进行垃圾分类处理了。

垃圾不乱扔 累积积分换东西

除告别了陋习外,不二果园子社区的村民,还经常开心地光顾社区里的“循环小站”。原来,在进行垃圾分类同步试点时,社区还增加了一项创新措施———将不要的废旧电池、饮料瓶、废纸等废品拿到“循环小站”登记积分,当达到一定比例后,能换诸如食用盐、肥皂、作业本之类的实用物品。

每家每户不仅从零星垃圾无处堆放中解脱出来,而且还能得实惠。环保范儿,深得当地老百姓喜欢。

谈及为何推行这一小举措,陈吉高表示,农村人普遍都很节俭,喝过的饮料瓶、废旧的纸板等,一般都舍不得扔。“屋里不能放,大家就堆在门前的草坪或阳台上。这样,漂亮的景观小区就变得和垃圾场一样,又乱又脏。”也有村民对此提过意见,社区工作人员要求他们整改下,村民又置之不理。

在新津县城管局和镇上的建议下,再生资源预约收购点建了起来。“循环小站”就设在村民张桂香的家中,在她的台账上,密密麻麻地写着村民每一个零星的废品登记,“大家现在都不在家屯废品了,零星小件都直接送来积分。”

成都商报记者在公示板上看见,一个汽水瓶0.5分,一个啤酒瓶2分,一斤废纸3分……10分就可兑换一包食用盐,25分可兑一个香皂,100分是一把扫帚……村民们的废物一下有了新去处,阳台、草坪再也没有垃圾了,整个小区环境清爽整洁,人人都从中受益。

成都商报记者 雷浩然

新闻推荐

助人为乐一次不难 难的是常年坚持

成都商报讯(记者锁千程)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类100多名第三届成都市道德模范候选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天,让我们走近助人为乐类的几名候...

新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