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学习型”打工仔:一年当上技术总监

四川日报 2014-02-12 13:56 大字

2月11日早上8点刚过,胡先斌走进办公室,着手为新一年工作做准备。“现在流行说‘马上有什么\’,我马上30岁了,今年要更努力地工作!”2011年,胡先斌结束4年的北漂打工生活回到成都,成功从餐饮行业转型到医疗器械行业。今年春节假期,他与父母、妻子以及妻子的家人共度了一个温暖团圆年。

为了这样一份安稳幸福的生活,过去的一年,胡先斌一直在努力学习,以克服地域转换和行业转换带来的一连串困难。

□本报记者 安微

从零开始 从外行变内行

见到记者时,身着一套浅褐色工作服的胡先斌有些腼腆,十足的“技术男”范儿,干练又不失淳朴。

胡先斌出生在新津县普兴镇,从小学习努力,一路从普兴镇、新津县读到了成都市。大专毕业后,学习酒店管理的他带着梦想到北京打拼,“在那儿换了好几家餐厅,感觉工作太琐碎,离家又远,所以回来了。”

初回四川,胡先斌在成都依然做的是在北京干过的餐饮业。2012年11月,他向成都瑞力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投简历,应聘管理岗位。进入医疗器械行业,是他未曾有过的设想,“这是一个有科技含量、涉及机械设备的行业,不像餐饮那么简单。”

初来乍到,胡先斌把自己当做学生,从零学起。去天津接受培训,照着专家的手法一步一步学,调试设备、调配药液、监测配比过程,一丝一毫不敢马虎。妻子曾燕对他最了解,“其实这些都不是他的职务必须掌握的技能,他就是想多学点东西。”在她眼里,丈夫有上进心、踏实肯干。

胡先斌所在部门要负责自主研发塑料外包装,“以前喝矿泉水从来不注意瓶底那个代表着原材料的数字,现在一拿到塑料瓶、塑料桶,就能判断得出它们的材质,会在哪些条件下发生变化。”只用了半年,他就从外行变成内行。

刻苦钻研 改技术改工艺

一年多过去,胡先斌度过了进入新行业的适应期,成为技术总监后的他对新岗位也有了担当。

去年3月21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一条题为《透析之“痛”》报道,在国内透析医疗器械行业掀起轩然大波。这让胡先斌与其所在企业开始思考进一步改进产品包装,在已经合格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质量。“选材选厂家,经过半年反复试验,终于在今年1月份研发成功,现在样品已经拿出来了,马上就能投入量产。这样一来,产品从双人份改为单人份,包装材质由原来的食品级升级为医药级,用起来更加安全有效。”说到这,胡先斌有些兴奋,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有着关乎人生命,所以做事格外细致。

医疗器械行业涉及技术更新、改进,必然需要随时掌握最新动态和同行竞争对手的情况。看展会,跑医院,做研发,对胡先斌而言,学习永无止境。

“我孩子已经18个月大了,为事业打拼很重要,但生活更重要。”下班后的胡先斌,从不跟家人提起工作上的辛劳。“他比以前更能独当一面了,但我并没有要求他给我买多大的房子、多好的衣服,只希望能够一家人安稳过日子。”曾燕家在都江堰,经历过地震的她,对生活的期许是岁月静好。

采访胡先斌之前,记者十分好奇,他怎么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从餐饮向医疗器械行业的转型。他身上那股学习进取的冲劲和踏实苦干的精神给了最好的答案。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当下很多新生代农民工都接受过多年正规教育,蕴含着强烈的上进心与潜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也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他们有着更加远大的抱负,也通过自身努力和企业、政府的支持,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对平等就业机会的渴求,模糊城乡界限的愿望,是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在事业道路上最大的期盼,这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新闻推荐

赛事为媒 新津东湖摆跨省“龙门阵”

□本报记者张彧希罗向明一场国际赛事,让中部、西部两个原本陌生的城市“牵手”同行。伴随着“第五届(2014)中国新津‘新筑\’杯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的鼓点,一场以赛事为媒的赛艇“双城记”正在上演...

新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