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把土地集中连片经营本报记

四川日报 2012-08-05 18:10 大字

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把土地集中连片经营

□本报记者 张彧希 王怀

7月11日,午后的新津县安西镇显得安宁静谧,一阵微风拂过,青青的禾苗随风摇摆。新津县安西镇镇长代雷带记者参观这片水稻规模经营项目示范区。

这片“绿毯”的产生,缘于安西镇党委政府在利用土地时的逆向思维。

安西镇属传统农业乡镇,历来以种植优质粮油为主,现有耕地1.2万亩。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全镇5个村已有46%的农民集中到安西、月花两个新型社区居住。“集中之后,农户生产半径增大,生产耕作没以前方便。而且,农民进入社区后,更多农村劳动力涌向二三产业,村上基本上看不到年轻人,种田成了种‘应付田\’,种植效益不高。”代雷说,如何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成为摆在安西镇党委政府面前的课题。

安西镇党委政府决定,充分发挥本镇粮油种植传统优势,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把土地连片集中起来,通过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引进农业专合组织,实施全链条的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探索“大园区、小业主”经营模式,促进土地规模化机械化经营。

2011年,安西镇争取到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水稻规模经营项目。项目核心示范区4300亩,涉及安西、新漕、永丰3个村2400余户农民。

在村民议事会、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一致通过的前提下,粮油核心区的4300亩水稻生产通过 “集体打捆、外包服务”的方式,引进“大汉仓”和“双流丰收”等5家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品种、育秧、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收购,实现从“播种到收割”全程社会化、机械化服务。

今年5月,一辆辆大型插秧机械开进了安西、新漕、永丰三个村,带来了县农发局提供的优良水稻品种川秧三号。“栽秧机按照每亩12000—14000棵的密度进行栽植,这是最科学、产量最高的栽种方法。”永丰村村委会主任杨水根说。

(下转02版)

点评

要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但不具备土地流转的现实条件,因此着重创新土地利用方式,成为安西镇的探索方向。

安西镇探索的“大园区、小业主”经营模式,促进土地规模化机械化经营,不仅有利于保护耕地,同时也改变了粗放型的用地方式,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另一方面,实施粮食规模化机械化经营,还使得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在土地经营权及收入归属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性,为加快统筹城乡和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目前,安西镇在大春水稻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上已摸索出一条产业化道路,但小春生产如何延续,怎样建立粮食规模化经营长效机制,并在全镇范围内推广,还需创新方法,开拓思路。

新闻推荐

重点招募高校学生五老人员先进人物文体骨干民间艺人本

重点招募高校学生、“五老”人员、先进人物、文体骨干、民间艺人本报讯(记者李旭)到今年年底,全省各地累计建成各级各类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数量将突破1700所,然而,不少乡村学校少年宫因师资缺乏,平时...

新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