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支听障滑雪队 成立3个月就在全国残运会摘铜
▲寒假期间,听障滑雪队依旧保持训练。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供图?教练曹建(右一)将动作要领写在白板上与队员沟通。
听障滑雪队队员在旱雪场上驰骋。
2月15日,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内,16个孩子有序排成一排,从顶端滑降。连续滑出“之”字形绕过障碍,完成回转,再回到起点……他们正在进行的是高山大回转项目训练。
“11.648秒。”16岁的胡海涛轻盈滑过后,教练曹建在训练记录本上写下了成绩。“出发时要注意重心。”完成训练后,曹建在一块白板上写下这行字,递到胡海涛面前。
如果不是这个动作,很难察觉出这支名为“蝶韵滑雪社团”的滑雪队运动员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他们是来自成都市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其中包括10名听障学生,平均年龄14岁;6名培智学生,平均年龄12岁。
这也是刚刚过去的寒假,蝶韵滑雪社团最后一次集中训练,不同的是,这次训练时间与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时间重叠。训练之余,这些孩子们会观看比赛,好多孩子都十分喜欢谷爱凌、苏翊鸣。“我们和他们在做同样的事。”胡海涛说。
无声的滑雪队
训练需付出更多努力
“第一次在这里滑,脚就磨破了。”胡海涛指了指脚说,“但很刺激。”
戴着助听器的胡海涛,在学校里接受过手语和汉语教学,能进行基本交流。遇上复杂的表述,他就在手机上打字,或是用手语向老师求助。
2018年,当12岁的胡海涛第一次接触滑雪时,就展露出惊人的天赋,“往下冲的时候,好像在飞一样。”
“很有速度感。”曹建记得胡海涛的“首秀”,“有些孩子比较恐惧快速滑落的加速度,但他不怕。”
那一次,和胡海涛一起体验滑雪的都是来自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学生。彼时,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已正式运营,依托资源优势,新都区残联萌生了组建一支听障滑雪队的想法。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随即依据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沟通理解能力,选出了10名听障学生。
2018年11月,这支特殊的滑雪队正式成立。这是四川省首支听障滑雪队,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支听障滑雪队。
因为队员的特殊性,在教学时,曹建需要在白板上写字,并配上肢体语言来表达,“教一个动作,我需要反复做这个动作,直到他们理解为止。”为了方便沟通,曹建下载了两个手语APP,还抽空向手语老师学习。如今,他已经能用手语和队员进行简单交流。
无声的训练,难度不止这些。由于听障缘故,训练过程中,队员一旦滑出起点后就接收不到任何反馈,“只能等他们滑完回来后,再给他们指出问题。”这就导致队员们训练需要花更多时间,“要把动作做标准,需要付出比一般孩子更多的努力。”
一点点摸索中,滑雪队逐渐形成自己的训练模式。曹建说,滑雪队按照专业化运动队运行标准形成“日常训练常态化+集中训练规范化”的训练机制,保证每名队员每周不少于3天的日常训练,每年不少于3个月的集中训练,训练时间都在周末、节假日或者寒暑假。
成立3个月
获得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奖牌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这支滑雪队成立3个月后就创造了历史。
2019年1月,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奥会在哈尔滨举行迷你滑雪比赛,四川派出的4名参赛运动员均来自这支听障滑雪队,胡海涛就是其中一员。
“当时,我们心里都没底。”曹建说,原本想着有人冲进决赛就不错了,结果有3名运动员进入决赛,胡海涛更是斩获男子听力组100米决赛铜牌,实现四川省残疾人参加全国冰雪运动奖牌零的突破。
“其实我还可以表现得更好。”胡海涛说,因为一直在旱雪场训练,刚到真雪场比赛时有些不适应,加上经验不足,比赛时鞋子撞到了滑板,“我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放弃,要冲到终点!”回忆起那场比赛,他仍有些雀跃。
这个成绩,足以让曹建骄傲。“比赛是按照残疾类别划分的,没有年龄之分,和胡海涛一起比赛的,很多都是成年人。”曹建说。
纪录还在不停刷新。2021年,胡海涛再一次代表四川参加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在听力障碍男子组100米和500米比赛中,他获得两枚银牌。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他与金牌选手的差距缩短到了零点几秒。“很有夺金的潜力。”曹建说。
比奖牌更重要的
是找到“打开的那扇窗”
在新都区残联工作人员郑晓玲看来,比拿奖牌更重要的,是滑雪训练帮助这群孩子树立了信心,有了战胜挫折的勇气。陪同滑雪队到哈尔滨参赛之际,郑晓玲见证了赛场上的选手如何你追我赶,“能明显感觉得到,孩子们有了更强大的内心。”
这种变化,曹建的感受更为直观。在滑雪队里,易家良也是成绩拔尖的队员,不过成绩一直排在胡海涛之后。去年,在成都市第一届中小学生滑雪比赛中,易家良第一次超过了胡海涛。后来,易家良对曹建说:“原来我也可以办到。”
也是那次比赛,赛场上的对手不再是残疾人,而是同龄人。“一起比赛滑雪,也让其他人看到了这群孩子的闪光点和优势,他们在滑雪领域是那么优秀。”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老师赖桂红说。
这样的变化,也正是这支特殊滑雪队成立的初衷。“上帝为他们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会打开一扇窗,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帮他们找到这扇窗。”郑晓玲说。
3年多的时间,曹建陪伴着这10名队员慢慢长大。去年的一次训练间隙,恰逢一家公司来滑雪场团建,不时有人摔倒,“队员们见我忙不过来,就走过来扶起别人。”这个画面让曹建觉得,这群小孩是真的长大了。
从滑雪到旱地冰壶
在残疾人群体中推广冰雪运动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让冰雪赛事成为社会热点和新时尚。在四川,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开始驰骋冰雪。
刚刚过去的寒假,这支听障滑雪队像往常一样,再一次来到了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训练。只不过,队伍更壮大了。2021年,新都区残联与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始在培智学生中推广滑雪运动,并选了6名学生组成培智滑雪队,与先前的听障滑雪队共同组成了蝶韵滑雪社团。
王朝绍是其中一名培智学生的家长。第一次陪同女儿训练时,见她一直滑不好,王朝绍很着急,后来他穿上滑雪板试了一下,“摔了3跤。”10来天的训练后,女儿已经可以做出熟练而流畅的动作,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也好了很多,这让王朝绍十分高兴,“女儿真的很棒。”
在成都,也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开始玩旱地冰壶。这是一项基于传统冰壶运动衍生而来的类冰雪项目,对场地要求较低、维护成本远低于真冰,且器材铺设简单。同时,对肢体、听力、智力等各类残疾人均可开展,是一项大众参与度比较高的体育项目。
2020年9月,成都市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旱地冰壶首次列入了比赛项目。来自都江堰、温江、彭州等地的残疾人运动员分别在该项目上斩获金牌。
成都市残联相关负责人透露,成都目前计划将旱地冰壶运动作为残疾人日常体育训练项目之一,让更多的残疾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并推动残疾人旱地冰壶运动的发展。
更早的时候,四川省举办过一次残疾人雪上运动体验活动。2019年1月,作为第三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的相关活动,四川省暨成都市残疾人雪上运动体验活动在成都举行。“推广残疾人冰雪运动,对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冰雪运动需求和进一步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开幕式上,四川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训练场外,一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北京冬残奥会即将于3月4日开幕,胡海涛立志要成为一名职业滑雪运动员,王朝绍会带着女儿观看滑雪项目的每一场赛事。冰雪运动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或许,这就是“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走向现实”最生动的注脚。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新闻推荐
谷爱凌苏翊鸣等冰雪健儿训练何故“西南飞”?探秘成都“金针菇”旱雪滑雪场背后的“黑科技”
北京冬奥会是当下最为火热的话题,最近几日,不少人慕名到成都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打卡。这块看似普通的旱雪滑雪场,曾先后吸引...
新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