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衣妹妹 逆行的“仙女”

成都日报 2021-04-26 02:52 大字

雨衣妹妹的工厂吴亦铮 图

荣誉吴亦铮 图

雨衣妹妹的遗书

爱心中转

车上的誓言

热饭来了

累并快乐着

本报记者 吴亦铮/文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2020年春节前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长江之畔的武汉暴发,为了阻断疫情,来自五湖四海的医疗工作者、志愿者会聚武汉,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抗疫“奇迹”。在众多志愿者中,一个娇小的身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这位叫刘仙的成都妹子和4名同伴一起,逆行来到武汉,为医护人员免费送餐,40天里送出逾两万盒盒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挺身而出的平凡人”。

年轻的共产党员刘仙在此次武汉之行后,收获了一个好听的新名字——“雨衣妹妹”。

一封遗书

2020年2月2日傍晚,成都。

暮色渐渐降临。刘仙站在窗边,表情复杂地望向窗外。此时正值饭后户外活动的高峰期,小区里却不见一人,稀稀拉拉的灯光,映出疫情期间这个城市的寂寥。

她身旁的书桌上摆着一张纸,压着一支笔。这笔和纸,是用来写遗书的。

刘仙从来没想过会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写遗书。但,这一次,不写不行,因为明天她将和团队里的另外几人一起前往武汉,为奋战在第一线的抗疫医护人员送饭。面对着可能“要命”的新冠病毒,不写份遗书,不安心。

去武汉给医护人员送餐,是刘仙自己发起的志愿者活动。怕父母担心,刘仙瞒着他们,但朋友、同事对她的决定有一万个想不通。

在他们眼中,刘仙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短短3年,她创办的盒悦高端盒饭在全国开了100多家连锁店,给自己挣下了好几套房。身家丰厚、生活优渥,出行的代步工具是法拉利和宝马,就是这样一个成长在和平年代、享受着岁月静好的女子,却在这个危急关头,做出了去武汉的决定。

为什么要去武汉?或许是在新闻上看到武汉的医护人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吃不上热饭;或许是从大学就开始拥有的那片公益热心;或许是藏在中国人骨子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刘仙在工作群里发出了去武汉给医护人员送饭的号召,员工们非常给力,短短半天,从一线人员到后勤保障团队就全部“认领”完毕。

下定决心拿起笔之前,刘仙想到了“5·12”汶川大地震和“4·20”芦山大地震,当时四川有难,八方支援,为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帮了大忙。

“就当报恩了!我是共产党员,这就是该我挺身而出的时候了!”

在300来字的遗书里,刘仙将存款留给了父母养老,将房子和汽车留给了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将陪伴自己多年的两条狗狗“馒头”和“发财”托付给了爱心人士。写好的遗书,她拍照发给了好友杨琴,完成了一次艰难的嘱托。

夜色已深,四周清寂,冬天的寒气笼罩着城市,窗前的台灯,晕染出一片温暖而充满希望的光芒。

折返与前行

2月3日清晨,清冷的薄雾笼罩着G42沪蓉高速成都收费站,本该繁忙的高速公路此时极度安静。忽然,两辆车打着双闪,从远处飞驰而来,又快速消失在薄雾之中。

两车,9人,目的地是1200公里以外的武汉。此时仍朝着武汉方向行驶的只有警车、救护车和运送物资的卡车,这两辆川A牌照的私家车,是“逆行者”中显眼的另类。

刘仙握着方向盘,感觉自己心跳得厉害。行驶在漫长的高速公路上,她心中的不安与焦虑随着终点渐渐临近,显得愈发强烈。

副驾驶脚下那个小小的行李箱,存放着他们仅有的医疗物资——20多个外科口罩,十几件一次性塑料雨衣,几副滑雪眼镜和几瓶医用酒精、消毒液。没办法,出发时能够收集到的,就这么多了。

不仅刘仙,车上每个人其实对未知的武汉之行以及极度匮乏的医疗物资都感到惴惴不安。

行驶到淮口休息站前,电话突然响了,后车同伴要求转入下个休息站,表示“有事要说”。

休息站的员工可能完全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居然还能看到驶向武汉的私家车。在他们惊诧的目光中,两车停了下来。4位同伴走到刘仙面前,说:“对不起,老板娘,我们想回去……”

虽然临行前已经约好,没到武汉前谁都可以随时折返。但此时刘仙依然感到很难过。她没想到,真的会有同伴中途要求折返。

刘仙只觉得脑袋中一团乱麻,无力和委屈涌上心头,眼泪也开始在眼眶中打转。

过了好久,她才慢慢吐出一口气,憋回心中烦乱的情绪,问:“你们决定了?”同伴们点了点头。她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一颗颗滴落下来。

一起回去吗?当然不!半途而废、临阵退缩绝不是刘仙的性格,也是她无法接受的结果。

关键是,接下来怎么办?

看着其他同伴满脸的犹豫,刘仙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她飞快地计算着,陈国富和郭建洪是厨师,许多宁是墩子工,厨房人员配置是齐整的,装盒打包送饭采购物资,自己和陈陈(化名)可以做……就算他们折返,自己车上这5人只要不退缩,同样可以完成之前预设的工作,但那就意味着所有人将在未来的几十天里连轴转。

“你们呢?要回去吗?”她转向没说话的4人,语气中带着担忧,还有一丝软弱。

等待回答的时间让刘仙觉得极为难熬。过了一会儿,许多宁说:“我愿意陪你一起去武汉。”再之后,陈陈、陈国富和郭建洪也说:“我(们)和你一起去!”

刘仙暗自长舒了一口气,轻轻抱住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伴,说:“要得,那就谢谢你们了!我们一起去,一起回!”接下来,5个人把100公斤猪肉、几百公斤米面粮油菜全部塞进了刘仙的宝马车,继续向武汉行驶。

高速路上,折返与前行的两辆车擦身而过,渐行渐远。

越做越难的盒饭

空城,是对武汉封城期间最契合的注释。

武汉长江二桥,是连接汉口与武昌的过江通道,日均车流量10多万辆,是武汉车流量最大的大桥,被武汉市民吐槽为“每天一堵,一堵一天”。

从位于洪山区的盒悦光谷店出发,依次送餐到邻近的多家医院,再从长江二桥返回,这是刘仙每天的固定路线。眼下,这座号称武汉最堵的大桥却无时无刻都畅通无阻。驶下大桥后,两旁的店铺门窗紧闭,昔日繁华的大街空无一人。偶尔擦身而过的,也只有来去匆匆的警车和救护车。

她开的送饭车,很可能是武汉城里唯一一辆“川A”牌照的私家车。

开着车,刘仙呵欠一个接一个。来到武汉后的这几天,比她出发前的设想要难无数倍。

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中间18个小时都在做饭。理莴笋、削土豆、洗萝卜、淘米……饭菜做好,装盒、打包,搬上车,再准时准点送到一家又一家医院……每天高强度不间断的工作,让团队的每个人都瘦了好几斤。

平日里习惯了舒适生活的刘仙更是从没受过这样的苦。累到手都抬不起了,有时她会闹情绪:“这辈子都不想削土豆,这辈子都不想理莴笋了!”但没过多久,又无奈地捡起来,继续工作。

她不做,谁做呢?5个人在决定来武汉的那一刻,就已经成了一个整体,她不能撂挑子。

比起身体上的劳累,物资的紧缺更让她感到心慌和焦虑。从成都运过来的物资第3天就消耗殆尽,她让成都的后勤团队火速筹集了500公斤猪肉送到武汉,每天更是天不亮就到农贸市场,把能抢到的蔬菜都抢回来,这才让盒饭供应勉强续上。

她永远记得第一天送饭时的情形。当200份盒饭送到汉阳医院的医护人员手中,即使隔着防护服和厚厚的口罩,刘仙也能感觉到他们的激动。可是后来她得知,很多医护人员拿到了盒饭并没有吃,而是省下来送到病患面前,自己照样吃饼干面包:“相比我们,他们更需要补充营养,来战胜病魔。”

这话击中了刘仙心中的柔软,以至于送饭归来,她哭了一路,然后下定决心:“我就是不吃,也不能让医护人员挨饿!”

“疫情不走,我不走!”刘仙许下愿,贴在后车窗上。但是,困境越来越大。储备物资一天比一天少,筹集物资一次比一次难,盒饭做得一盒比一盒吃力。无力与无助缠绕着她,让她食不甘味、寝不安宁。

可一想到医护人员感激和期盼的目光,刘仙更难受。面对着越来越多医院的求助,她咬牙把每天送出的盒饭数量,从第一天的200盒翻了一倍,每天送出400盒。

面对着香喷喷、热腾腾的盒饭,团队成员舍不得吃,把能省下的每一点物资,都送到了医护人员手中,自己却啃着冰冷发硬的饼干和面包。

那段时间,团队成员看着盒饭的眼光,都有些发绿。

惊心之咳

屋漏偏逢连夜雨。更大的困境接踵而来——团队里有人开始咳嗽了。

最开始咳嗽的,是和她每天一同送餐的陈陈,而且越咳越厉害,痰里还带着血丝。没多久,许多宁、郭建洪和陈国富也开始咳嗽。

一时间人心惶惶。

虽然出发时计划得很好,送餐都是“无接触”配送,但面对严重的人手不足,刘仙和陈陈也经常会“搭把手”。

“只可能是送饭的时候不小心中招了!”陈陈觉得凶多吉少,不禁垂头丧气。

到医院一查,医生严肃地说:“十有八九是中招了,等发烧吧!发烧了再检查,办住院。”至于CT,医生没有安排,因为那里已经成了“污染区”,只有确诊和高度疑似的病人才能去做。

从医院回来,陈陈开始默默地收拾东西,“我搬走,免得传染你们。”

“搬啥子搬?你以为你遭了,我们跑得脱嗦?你就在屋头隔离,我一个人去送饭!”此时的刘仙表现得无比坚强,她努力开着玩笑,时不时地拍拍同伴的肩膀,说着安慰和鼓励的话。可夜深人静时,她忍不住缩在被窝里发抖,默默祈祷平安,祈祷武汉之行不要陷入绝境,祈祷自己写下的遗书千万不要派上用场……

刘仙祈祷来的,是一场大雪和一个好消息。再次复查后,陈陈排除了新冠感染,咳嗽是因为吸入了高浓度的酒精和消毒水,造成呼吸道受损。虽然这可能会带来长期难以治愈的后遗症,但大家都有了一种死里逃生的感觉,相拥着又哭又笑。

走出医院,看着满天的鹅毛大雪,刘仙伸出手接住雪花。雪,洁白晶莹,埋住了绝境,托起了希望。

“雨衣妹妹”火了

“一位身材娇小的女生,穿着雨衣,戴着滑雪眼镜,雨雪中一趟又一趟从车上搬下盒饭,送到医护人员手中后,又挥手道别,再驶向下一站送餐……”刘仙到武汉半个月后,这一幕被电视台的摄影机录了下来,然后被传播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就这样,刘仙身上的雨衣成了当时武汉耀眼的符号,她“火”了,并收获了一个好听的新名字——雨衣妹妹。随之而来的,是来自全国媒体的采访邀约。

此时的刘仙并没有觉得自己“火”了对生活有什么改变,她正为明日的柴米油盐发愁。这段时间,她深深感到,光靠自己的力量和后方团队的补给是不够的。医护人员缺乏的,并不只是一天两顿热饭热菜,还缺少医用防护物资以及各种生活物资。

“我能不能也开个直播,向网友求助?”看着不断增加的粉丝数量,刘仙突然萌生了一个全新想法。一个团队的孤军奋战注定难以为继,但如果能把大家的力量汇聚起来,说不定能打开全新的局面。

说干就干,她一边削着土豆,一边用手机开启了自己的直播“处女秀”。想不到,直播间瞬间涌入了数万名网友,飘出的点赞、刷出的礼物、弹出的评论让她眼花缭乱。

“大家能不能帮我找一些武汉的紧缺物资?食材、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卫生纸……”刘仙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需求,没想到,一呼百应!网友纷纷表示马上就快递过来,更有人提出要捐款。

网友的热情与爱心让刘仙振奋,她真心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让她坚定了把志愿服务做大做好的信心。

对热心的网友,刘仙立下了一个“古怪”的规矩:不准刷礼物、不接受打赏、不要捐款。至于物资嘛,米面粮油肉菜、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纸尿裤卫生纸卫生巾……来者不拒。

看着越来越多的物资,刘仙好开心,眼睛弯成了一道好看的月牙。她第一次觉得,“火”了是一件如此有意义的事。

那就去帮助更多的人吧!

离别静悄悄

“雨衣妹妹”刘仙的直播,让武汉盒悦光谷店成了名副其实的“爱心中转站”,甚至引起了多位明星的关注。来自五湖四海的海量物资源源不断地汇聚于此,之后,在刘仙的亲力亲为下,再通过秒接秒捐的方式,及时送到了每一个需要的人手中。

门店仓库放不下了,又租借了临时仓库……

在武汉的40天,刘仙共购买和募集到防护服12304件、医用口罩4.3万件、医用手套5.3万双、肉类0.7万公斤、米面粮油蔬菜70吨……总共价值350万元(其中90余万元为刘仙自购,其余为向社会募集)。这些物资通过刘仙在武汉的门店流向49家医院,极大地缓解了疫情肆虐期间医护人员的后勤压力。刘仙及其团队一共为医护人员送去了超过两万份盒饭,医护人员和患者都感激地说:“你们四川人是我们的恩人!”

3月12日,刘仙在抖音中更新了一条短视频,她一边装盒,一边对着网友鞠躬,“最后一餐,关门大吉,雨衣妹妹感谢大家的支持!”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物资越来越充足,刘仙完成了自己的诺言:“疫情不走,我不走!”

3月20日凌晨5点多,天还没亮,刘仙和同伴悄悄离开了武汉。高速公路旁的交警认出了她的车,立正,敬礼,目送他们离开。那一刻,许久没哭的刘仙,又哭了。

这一天的武汉,天气依旧阴冷,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暖暖的。

不是尾声的尾声

有人说,“雨衣妹妹只是昙花一现。”

回到成都的刘仙,隔离结束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雨衣公益”转正。“雨衣公益”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西昌火灾,捐赠矿泉水面包等物资10万元;绥芬河疫情,捐赠口罩、防护服、手套、帽子、鞋套等物资13万元;帮扶武汉志愿者彭攀患有骨癌的儿子,筹集现金36000元、价值500元物资;帮扶安徽池州重病孩子,筹款28858.89元……

有人说,“雨衣妹妹作秀只是为了出名。”

为了接收湖北和四川籍生活有困难的同胞,刘仙毅然卖掉了自己的法拉利和一套住房,还抵押了一套三圣花乡附近的房子,几乎投入了大半身家后,一座设施齐全、工艺先进、符合国际标准的医疗器械厂在新都区拔地而起,上百名来自湖北的员工在成都找到了新的工作。

有人说,“雨衣妹妹功成名就后将无所作为。”

2020年9月8日,“雨衣妹妹”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获得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两项殊荣。回成都后,她迅速建立了助农直播团队,金川的雪梨膏、宜昌的蜜橘、青川的野生菌、越西的黑苦荞茶通过雨衣妹妹的直播间,销往全国各地,逾千万元的带货销售额让当地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刘仙生活变得既简单又紧迫,每天要上“三个班”:早上在盒悦卖盒饭,下午在“川鄂友谊工厂”抓生产,晚上在直播平台做助农直播带货。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刘仙有了新的烦恼——“过劳胖”,因为带的货都是农产品和水果,直播间里不停地“吃吃吃”,两个月就增重6公斤。

现在,刘仙又有了新的目标,在共青团四川省委指导下,同四川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一起努力,希望让更多的带头人掌握最新的直播销售知识,助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在“雨衣妹妹”刘仙的影响下,走上了公益之路,助力乡村振兴,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找到人生不一样的精彩。

新闻推荐

中医推拿治疗腰肌劳损

□新都区人民医院陈伟目前患有腰肌劳损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加,患者出现疾病后就会明显的腰部疼痛,而且这种疾病一般发生得...

新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都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