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典故探赜索隐二三例 赵曰春

滕州日报 2020-12-04 09:58 大字

中华语言文字,积五千年文明积淀,丰富多彩,斑斓纷呈。格言、成语、名句都是华夏文化独有的文字瑰宝,它语素洗练,内涵丰富,是华夏文明的奇葩,更是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的结晶。有诗赞曰:中华典故灿若云,言简意赅纳珠锦,婉雅朴实耐寻味,探赜索隐怡心神。

现实生活中,人们进行语言交流,不乏珍珠般的成语典故,大都熟谙会意,但很难论其详,今选取二三例作以浅释,以飨读者。

有眼不识泰山。其字面意思:睁着眼看不到雄伟挺拔的泰山。其含义一般是指因错怪和误伤了对方深表歉意以示自责。据史料记载,这个典故源于古善国之地。一般人都认为“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指的是“东岳泰山”或指“岳丈大人”。然则此处之泰山,原来是人名,他是鲁班众多徒弟中的一个。鲁班被称为“百工圣祖”,一生的发明创造很多,手下的徒弟无数。其门下弟子泰山非常聪明,干活也总是别出心裁,但有一次误了师傅的大事,惹怒了鲁班,被逐出“班门”。时过一年,鲁班见集市中摆放着许多制作精巧的竹器皿,便驻足观看,他手托精巧的竹器,一边欣赏,一边询问是出自何人之手,当得知是被他赶走的徒弟泰山所制时,他惊呆了,百感交集,喃喃感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呀!”从此,鲁班的这句感叹之语就流传于世,至今传颂不衰。

名落孙山。此典故是出自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幽默,很善于说笑话,所以世人就给他起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有一年,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块去京城赶考,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被列为榜文的倒数第一名,考中了举人。而那位和他一起去赶考的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孙山先行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吟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解元,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他这句诗的全部意思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从此,“名落孙山”便成了参加考试而未被录取的代名词。如今,人们把参加高考或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就叫做“名落孙山”了。

双喜临门。当今社会,办喜事贴“囍”已成为根深蒂固的民俗。关于这个字的来历,以及这个“民俗”的形成,还得从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说起。据传,王安石23岁那年进京赶考,途经马家镇,偶遇马员外的走马灯闪出“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的征联,不由拍手称赞。第二天,王安石在考场上文思敏捷,一挥而就,交了头卷。当主考官传他面试时,便指着厅前的飞虎旗,出了上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相对,深得主考官赞佩。王安石归途特意到马员外家,马员外请他对走马灯那副对的下联,王安石信手写道:“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马员外十分欣赏,决定将女儿许配给他,择吉日在马府完婚,正当新人拜天地时,急闻报子来报喜:“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赴琼林宴。”王安石喜上加喜,挥笔写下了大红“囍”贴在门上,众人纷纷喝彩,“囍”字就从王安石这儿传扬开了。每遇喜事,人们也都书写大红“囍”贴在门上,年长日久,办喜事贴“囍”的民俗也就形成了。

就如王安石这样,每遇喜上加喜的事,人们就称是“双喜临门”,原来这“双喜临门”的典故竟然包含着这么多美好的故事。

新闻推荐

公园城市 乡村表达 新都区夏河溪乡野公园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成都市新都区夏河溪乡野公园。公园内美景。迎着冬日的暖阳,走进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街道的夏河溪乡野公园,站在公园...

新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