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构建特色鲜明的社区教育模式

四川日报 2019-08-28 06:53 大字

□本报记者 江芸涵

今年暑期,成都市新都区2019年第四期“社区雏鹰”公益活动如火如荼。全区13个镇(街道)社区教育学校、255个村(社区)教育工作站结合区域特色,为孩子们提供了免费公益教育培训实践项目538个、学位8000余个,涉及阅读指导、国学经典诵读、科创及手工制作、艺体才艺培训、地方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参观、安全教育体验等,极大丰富了中小学生暑期生活。

锦水苑社区开设的机器人课堂,为小朋友们教授了《输送带》,老师通过PPT讲解基本机械原理,再通过设定“任务”,引导学员完成模型设计。在斑竹园镇大江社区教育工作站少儿书法课堂,一位家长说,“我家孩子一直在社区参加活动,这次的书法公益班让孩子免费学习书法,这对我们双职工家庭是大好事。”

这只是新都区充分发挥社区教育服务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作用的一个切片。近年来,新都区借助历史人文积淀深厚的优势,在社区教育领域着力开展以“三向”(向上、向善、向美)风尚为指引的社区教育实践,并逐步深入推进。

培育“向上”的市民自主学习团队。以传承“书香”文化为目的,创新社区教育载体和形式,引导市民建立书画、诗社、棕编协会、兰花协会等生产、生活学习团队,通过施行“五个一”(一次评选表彰、一次公益活动、一次风采展示、一次学习培训、一次总结交流)管理模式促进团队发展,营造积极向上、明礼节、有正气的社会氛围。

开展“向善”的历史文化教育。按照传承创新,崇善德、施善行、明善理的思路开展社区教育实践,以课题研究“区域文化资源在社区教育中的开发与应用”为引领,挖掘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形成系列校本课程。举办各类讲堂,将“重礼仪、讲诚信、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等题材融入社区教育,开设“香城社区讲坛”“桂湖讲堂”“百姓故事会”,每月开展10余次活动,参与群众达2万余人次。

开展“向美”的市民体验学习。建立以花为主题的游学体验基地,让广大市民通过游、学、做、品体验四季乡情。建立安全教育体验基地,大丰街道市民安全教育基地引进先进设备,集安全知识宣传、安全互动体验等12项体验,增强市民安全意识。建设“锦门游学”项目,促进市民了解丝绸文化及有关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印染的蚕桑文化全产业链过程。建立家居文化游学基地,以讲解、交流互动等方式,促进市民了解木材的种类、特性及传统家具和现代家具制作工艺,学会居家装饰搭配方法。◎编后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组织在某一领域所形成的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社区环境对青少年的教育影响力不可小觑。寒暑假是社区教育的黄金时期,新都区提供的书画培训、安全教育、阅读指导、游学体验等向上、向善、向美的社区教育,打通了青少年的学习成长链条,使他们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之外,接受更为科学和全面的成长教育。未来,各地应大力整合社会资源,以学生的安全、兴趣、思想教育和文化素养培养为主,发挥好社区潜在的教育价值,切实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

新闻推荐

“物·色 明代女子的生活与艺术”9月12日开展揭开明代时四川女子的神秘面纱

新都蛾坟出土的明代文物1956年四川新都蛾坟的发现,揭开了四川明代女子生活的一角。2019年9月12日至10月30日,“物·色——...

新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