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里的问题岸上解,为沱江送去一湾清水
□本报记者 程文雯,水里的问题岸上解,为沱江送去一湾清水。
沿江绿荫扶岸,繁花竞放,一行白鹭掠过水面……4月8日,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毗河绿道上,不少市民前来踏青游玩。很难想象,此前这里曾是当地人口中的“臭水沟”。
“之前这里的水质是劣V类,经过一年水环境综合整治,现已达到Ⅳ类标准。”成都市新都区水务局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短短一年,变化从何而来?毗河是沱江重要支流之一,在新都区境内长37.8公里。但这条河曾麻烦重重:每年有长达半年的断流期,水体自净消纳能力减弱;承接了新都区农村区域90%以上的生活废水;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大部分农村没有污水收集管网,生活污水直排入周边河流。污水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生产生活,更成为沱江水质下降的源头之一。
2017年底,总投资46.6亿元的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启动,成为改善沱江水质的关键。
翻开《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总体技术方案》,记者发现,整治项目的绝大部分工程都在远离河岸的地方。“污染在水里,问题在岸上。”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解释,“减少河道污染,关键在强化源头管控。”
4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西南石油大学旁的正因社区。“我们现在站的地方,以前是条排水沟,又臭又脏,一到下雨天,根本出不了门。”社区党委书记魏永翠说。整治后,记者在社区看见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街道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
变化的原因藏在更深的地下。作为综合整治子项目之一,新都区实施主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投资2.7亿元,在新都主城区16个片区全面改造升级雨污管网,彻底改变雨污混流状况,实现雨污分流。目前,累计完成管网建设48公里,剩余部分预计8月全部完成。
在农村,针对区域大、点位散的特点,当地投资7.7亿元,在全区68个村推行污水分散收集、集中处理。有条件的,通过地下收集管道汇入市政管网;不具备条件的,就近建设一体化污水处理站成片处理;个别特别零散的,入户建好净化槽,单户的污水单户处理。
收集的污水送往哪里?记者在新民镇污水处理厂找到答案。新民镇污水处理厂2018年4月开始扩建改造,完成后将服务新民镇城镇规划区的1.2万人口。作为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的一个子项目,这样的乡镇污水处理厂扩能提标工程共有9个。当地还将加快建立全域排水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管网分布、排口、厂区一张图,全域管网在线监控,实时掌握运行状况,合理调配排水设施。
站在毗河岸边,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指着一条清亮的支流介绍,“让这样的水进入毗河,才是改善水质的治本之策。”
新闻推荐
36元买来的抹布掉毛他花200多元送检维权 监管部门认为质量没问题,标注不真实
▲在刘先生购买的“美丽雅”清洁抹布上,明显标注“竹纤维”字样。本报记者程凌润摄◥检验结果显示所谓的竹纤维...
新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