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故里遐想

华西都市报 2018-10-30 02:14 大字

□云子(藏族)

清流饮泉,桂湖闻香,宝光听禅……成都新都,给我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在新都桂湖公园,艾芜先生的墓和抗日名将王铭章将军的墓,咫尺相隔,他们也算是邻居了。是啊,国难当头,国人何堪屈辱。他们俩,谁都不愿当亡国奴——或金戈铁马、笑傲疆场,或口诛笔伐、鼓舞抗战。艾芜先生曾说,“人也得像河一样,歌着、唱着、欢乐着、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

新都清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且风光旖旎,民风淳朴,文脉代代传承,后起之秀云涌。清流曾经是泉水灌溉沃土的地方。清流的黄龙泉,离艾芜的故居不远,其水清澈、甘甜,净无杂物,源头活水,仿佛在诉说着清流的历史与未来。艾芜对于清流而言,犹如一眼深泓的河泉。

提到新都,当然绕不开明代大文豪杨慎这位“清流之士”。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很多人只知道这是《三国演义》的开卷词,却不知道它出自明朝状元杨慎的《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创作《临江仙》时,杨慎已年近七旬。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杨升庵无疑是新都的又一张名片。虽出身显赫,却成为了皇上衔恨终生的罪人。杨慎自道:“束发以还,颇厌进取”,其心思只在读书做学问上,终以高洁的品行、满腹的经纶,赢得了地方官员和民间士子的景仰与善待。

在新都马家镇,杨慎后裔在清道光年间修建的杨氏宗祠,吸引了很多人驻足、仰慕。我知道,其后人根据族谱整理的“四重”“四足”家训,教育子孙淡泊名利、敦睦人伦,成为了当地人力推的廉洁家风家训文化教育基地。

据史料记载,杨慎年少聪颖,11岁能诗,12岁就拟作《古战场文》,并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以殿试第一的成绩,成为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高中状元后,杨慎任翰林院修撰。后朱世宗继位,他曾给皇帝讲书,但在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因为“议大礼”(关于世宗皇帝生父等问题的争议事件)而受贬谪。

杨慎的一生,谪戍35年,著述达400种,《四库全书》收录29种,至今传世的仍有140多种,内容涉及诗、词、散曲、杂剧、史志、经学、医学等诸多领域。杨慎的确是一个天才、神童,记忆超群,学识广博,理应惊世骇俗。

新闻推荐

非法收购羚羊角 主犯获刑10年

本报讯(记者王一多)“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昨(23)日,记者从新都区检察院获悉,该院提起公诉的一起非法收购、出售濒危野生...

新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都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