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时节说丰年 农业园区收获忙 新都区双龙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经济、人才大丰收
金秋时节,新都区马家镇双龙村村民收稻忙
秋风微拂,空气中弥漫着好闻的稻香;伴随着“突突突”的运转声,远处收割机正来回运转,尽情收获金黄的稻谷;一车又一车的新鲜稻谷被拉到烘干厂烘干,再进行包装售卖;此刻另一边,时不时有鱼儿跳出水面,阵阵蛙声从田间传来,农户正忙着……正值金秋时节,这样的丰收场景在新都区马家镇双龙村双龙田园现代农业园区内随处可见。
“除了水稻,我们400亩种养稻田里的生态青蛙、鱼、小龙虾也正是丰收的时节!最近我们的体验店正在试运营,这些都是餐桌上的热销产品!”双龙村党支部书记周友平拿起渔网向田里撒去,不过片刻,活蹦乱跳的青蛙和鱼类便“一网打尽”。“园区内今年水稻产量约70万斤,拟定价为每斤12元,较以往翻了近4倍,配合青蛙、鱼、小龙虾等在体验店的试运营,入股的村民越来越多,村民的年收入也将成倍增加。”收起沉甸甸的渔网,粗算着金秋的收成,周友平满脸都是秋收的喜悦。
调整产业结构 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开启致富之路
走在双龙田园内,除了一派浓郁的丰收气氛,一田多用的种养循环模式让记者眼前一亮。“传统的稻田种养模式每亩收入不足1000元,而稻鱼、蛙、虾共作模式除去成本后,每亩纯收入在3000元左右,一亩田平均多收2000元。”周友平介绍,在稻田中共养鱼、蛙、虾,是村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体现。这有助于加快有机物分解,改善稻田土质,增加田块肥力,在提升稻米质量的同时,增加鱼、蛙、虾的产量,所有产品均实现生态无公害。
在一块稻田里,实现从单一到多元经济效益的倍增,不仅充分利用了稻田的水环境,还有利于农村的环境卫生。“以往发展传统农业,村中道路泥泞不通,环境卫生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环境好了,很多村民都愿意饭后出来散散步,自觉自愿地参与到维护村中生态环境的事务中来。”周友平介绍,利用双龙村优渥的自然资源,双龙田园内绿道、路灯等配套设施建设也日渐完善。
除了将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外,双龙村生态种养循环模式也获得了人才上的“大丰收”。许多在外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就业,以往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也纷纷入股参与新模式种养。村民王大哥就是其中一员,他告诉记者,以往自己是在街上开饭馆的,看到村中生态种养循环模式表现出如此良好的发展势头,便立即入股合作社参与发展,成为双龙田园现代农业园区体验店的厨师。说起村中今年的丰收盛况,王大哥笑着告诉记者:“有时候从中午要一直忙到下午三四点,即使是在试运营阶段,体验店的生意也十分火爆。在自己家门口就能把钱赚了,还能照顾到家中老人!”周友平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村中入股合作社的农户已接近200户,人数还在持续上升中。
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清澈见底的流水穿园而过,石板路连接起的大片月季花在微风中轻轻点头,睡莲静卧于水中,三三两两的游客穿行在园区内,尽情体验着大自然的魅力。周友平告诉记者,秉承着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按照现代农业倡导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园林化、健康化”的标准,双龙村以新都区着力打造“香飘田园,4A级乡村旅游景区”为契机,以稻田综合种养为基础,重点建设“双龙田园”休闲观光园区和海岛水上乐园,旨在建成集稻田综合种养、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和休闲观光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培育、发展现代农业高端产业。
“园区初步打造完成后,我们将提供捕鱼、蛙、虾以及采摘蔬菜、瓜果等各类农事体验性服务。游客收获的农作物可就近在体验店内加工品尝,也可以按定价打包购买,同时我们还将引进民宿、休闲餐饮、户外运动等各类配套设施入驻园区,丰富园区内容,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周友平介绍,园区将以生态健康种养为载体,通过对环境、资源和人力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将现代农业与旅游、观光、度假、餐饮等有机结合,实现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园区在建设过程中还将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盘活村中闲置土地、房屋,甚至辐射带动周边村落共同发展。
刘永豪 本报记者 李萌 实习记者 祝箫 文/图
新闻推荐
郁郁葱葱的竹林,像一把绿色的大伞环绕着小院,林边一股清流沿着菜地汩汩流淌,林子与阡陌纵横的田园交错,清风从林间穿堂而过。...
新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