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彩墙凝聚居民认同感

四川日报 2018-09-21 06:49 大字

把客家文化与社区治理有机结合——

□本报记者张红霞傅耕

时近中秋,成都新都区石板滩镇光明社区,陆续回家过节的不少在外务工居民发现,小街上不少白墙变成了好看的彩墙。

光明社区辖区有居民2294户、5670人,且多为客家人。今年以来,该社区依托客家文化,以墙绘为载体,探索社区治理新方式。目前,该社区已绘制了大型墙画4幅、通道小画20幅。一幅幅有着浓浓客家文化的墙画,将当地居民的乡愁和记忆变为可感知的艺术。

居民“坝坝会”催生客家文化墙

风车斗笠、耕牛犁耙、石磨小院、鸡公车……9月19日,在光明社区的小街上,不少体现客家文化与生活的彩墙不时地吸引路人驻足观看、拍照。

谈起这些彩墙的来历,该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源于今年初社区干部在居民中间发起的一次“大讨论”。“大讨论”期间,社区多次召开“坝坝会”、党员代表会,广泛收集居民在社区治理方面的意见建议。通过一系列活动,社区居民达成共识:客家文化是石板滩镇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石板滩人集体的乡愁记忆,弘扬发展社区文化是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

用什么方式来展示客家文化?他们想到了墙绘艺术,用墙绘来体现客家文化,把居民乡愁和记忆变成可感的艺术。随后,这一提议在社区“坝坝会”上高票通过。

如何打造墙绘?在专业人士的推荐下,四川音乐学院美术教师伍恒洋来到了社区。几个月来,他和团队走访客家老人、召开夜谈会、查阅资料,构思了4幅大型墙画、20幅通道小画,系统表现当地的客家文化。9月初,这些色彩淡雅的墙画创作完成。

看到家门口多了不少漂亮的墙画,居民巫德康连连感叹,“这对传承客家文化来说是好事!”

一场摄影大赛 唤起对家园的热爱

昔日白墙变成了好看的彩墙,光明社区以及周边居民纷纷驻足观看、拍照发朋友圈。

“何不趁机搞一次摄影比赛?”有人提议。说办就办,紧张筹备后,打卡“网红”奖拍照比赛很快启动。居民的热情一下被点燃:30多人带着100多幅照片前来参赛,网上22万人次参与投票。

经过投票评选,6名居民获奖。其中,居民龚才香的作品《东山客家》得到约4.5万次点赞,获一等奖。“活动的效果很好,凝聚了社居居民的认同感。”石板滩镇党委副书记彭柳源说。

与此同时,光明社区趁热打铁,相继设计了客家移风易俗、核心价值观、天府文化、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文化展板60幅,打造文化走廊2条,修建文化亭2座;还发动居民找不足、提建议,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

最近半个月来,社区新建小区绿化草地140余平方米,并在社区每个通道加装路灯,共计60余盏;对小区内所有下水道进行清掏,新增雪亮工程监控4处。为了构建和谐幸福小区,光明社区还成立了小区院委会、构建了小区楼栋网格、新建立了“邻里小屋”。

下一步,光明社区还准备打造小区停车场,规范小区内居民住户的停车问题;联系相关部门对小区内线路进行规整等。“我们的社区越来越美、越来越好啦!”居民们赞不绝口。

新闻推荐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艾芜的南行与《南行记》的诞生

□徐建成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今年...

新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都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