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升庵:穿越时空“奇点”的神奇人物
杨升庵。 漫画杨仕成
□李后强
泸州是中国酒城,也是杨升庵潜避的地方。前不久在泸州召开了“第二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暨天下文宗·四川首届历史名人(杨慎)高峰论坛·升庵吟·诗词吟诵大会”。人们常说,诗酒不分。从杨升庵与泸州的渊源,即可见文心与酒魂密不可分,诗情与豪气相伴相生。这次会议很重要,很及时,也很切题,是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省委相关要求的具体举措,更是推动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实际行动。这次会议,让我们重启杨升庵记忆,重新认识杨升庵,让这颗明星重新发光。
壹
杨升庵是一个人 更是一颗星
杨升庵即杨慎,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著名学者和文学家,是公认的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所谓“升庵”是与“斗室”相对,意指其居所局促,不及一“斗”,仅够一“升”而已。他二十四岁中状元,授翰林修撰,在明世宗朝的皇权阁权宦权争斗中,因“议大礼”而两度惨遭廷杖,死去活来,被谪戍云南(保山)终生,直到七十二岁客死昆明。
贬谪云南期间,杨慎“往复滇云十四回”,多次在泸州歇脚小住。从嘉靖三十一年九月(1552年)—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在泸州生活了六年。明代大哲先贤李贽对杨慎推崇备至,将升庵先生与李白、苏轼相提并论,称赞“岷江不出人则已,一出人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为唐、宋并我朝特出。”嘉陵江出武将,岷江出文豪,沱江出文武双全之才。杨慎属于都江堰河水系,但对泸州的地理人文颇为喜爱,说明泸州很重视人才、大度包容、环境优美、安全安逸,是文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
杨升庵是一个人,更是一颗星。四川省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中,杨升庵成为众望所归的首批十大历史名人之一。他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中国古代学术史,中国科举史上的三大神话。
明星都高悬天空,俯视人间。我们生活的宇宙(时间-空间)是从“奇点大爆炸”后而膨胀形成的。物理学上把一个存在又不存在的点称为奇点。从数学上讲,奇点是没有大小的“几何点”,是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引力无穷大、热量无限高、时空曲率无限高的“点”,一切已知物理定律均在奇点失效。杨升庵就是奇点,是一个穿越时空“奇点”的神奇人物。
贰
名篇《临江仙》初稿写于泸州
杨升庵的名篇《临江仙》初稿写于泸州,灵感产生于泸州码头。我们都会背诵这些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众所周知,这是杨升庵的《临江仙》,收录于《廿一史弹词》作为第三卷说秦汉开场词。这首词写于江阳(泸州),应该可以肯定,因为其他地方不具备词中的各个要素。先看词牌名《临江仙》,其隐喻是隐士在江边的感悟,这里的“仙”暗指杨升庵本人。因为《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等,他都没有用这些名,专门用《临江仙》,一名双意。他作为犯人,潜居泸州,显然是隐士,是“仙”。
同时,从这首词中,我们能提取九大要素,也就是说,必须同时满足这九大要素的地方才是创作灵感发源地和作品诞生地(作品也可能在其他地方修改完善),只能满足其中一两项要素的地方不算。一是必须有长江(或看得到长江);二是必须有滚滚浪涛(地理坡度大);三是江水必须向东流(东逝水);四是必须有酒(浊酒);五是必须有青山(生态环境好);六是必须有渔樵(打渔砍柴人、实际是隐士);七是必须有英雄(大文豪);八是必须有亲人朋友(喜相逢);九是必须有落难经历(对人生大彻大悟、几度夕阳红)。
总体看来,同时满足这九大要素的地方只有泸州。因为泸州自古被称为江阳(江城),有长江、有青山、有浊酒、有杨升庵的亲戚、有长江沱江赤水河汇合向东流、有英雄(大文人杨升庵)、有四川特有的地理大坡度、有杨升庵六年多的潜避(被贬谪后终身没有赦免),多次在云南与四川之间(经过泸州)往返。
从地理学知道,长江的许多支流如汉水、岷江等局部区段都是从北向南流,不是向东流。淘尽的英雄,还包括宋代苏东坡,他是眉山人,在《前赤壁赋》中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上”。白发渔樵江渚上,指杨升庵本人,白发苍苍的隐士在江岸上。他看到同时被贬谪的不少同事已经赦免,而自己无望再次回到京城做官,因此大彻大悟了,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由于四川地理坡度很大,江水滚滚,浪涛很大,重庆以下江水都很平静(过去的三峡除外)。因此,有的学者说杨升庵《临江仙》写于江陵、襄阳、昆明等地,显然缺乏有力证据,甚至可笑。
杨升庵写过其他的《临江仙》词牌,如《临江仙·戌云南江陵别内》,是杨升庵与妻子黄娥的告别之处正在江陵的临江渡口,但不是喜相逢!泸州有杨升庵的亲戚,每次在此路过都要住上一年半载,喜相逢要喝酒。谭继和先生说,浊酒是闲人喝的酒,清酒是圣人喝的酒。杨升庵那时是犯人,当然喝浊酒。明代泸州酒业十分发达,全国第一,江陵、襄阳、昆明等地没有什么名酒。这是我们从自然科学角度而不是从文学艺术角度来分析杨升庵的《临江仙》,是一种新探索。
叁
杨升庵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看,“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什么都湮灭了,就是奇点。杨升庵从时间轴(惯看秋月春风、几度夕阳红)和空间轴(滚滚长江、青山依旧)构成的高维坐标系上,分析社会和人生,揭示了千古不变的真理——在历史长河中,一个人体是渺小的、一个生命是短暂的,功名成败瞬间即逝,唯有思想永存。杨升庵是学术奇才,他敢于直言、对朝廷忠诚、人生坎坷、看透江湖、成就卓著。杨升庵是巴蜀骄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1、他的眼光就是激光。杨升庵的眼光具有穿透功能,比CT厉害,看透了人生。他出身书香世家,相府公子,金科状元、翰林院修撰、才华盖世,却命运坎 。他从仕途辉煌的巅峰跌入穷途末路的低谷,“以锒铛锁来滇”,个中的悲欢荣辱、跌宕起伏,百般滋味,凡人难以品尝,但他却以豁达、乐观的心胸以对。坎坷苦难的经历,赋予他目光如炬,洞穿世事悲喜。“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饱含了杨升庵对人生、社会、历史的透彻领悟与潇洒态度。
2、他的高度就是尺度。杨升庵在文学上的成就为当时文坛顶峰。据《辞海》称,其著作主要集中在古韵学、文字训诂学、民间文学研究、地方史志研究等方面。他位列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是诗词曲文杂剧小说弹词兼善的全能型天才。一首《临江仙》,令无数才人为之倾倒。王文才先生《升庵著述序跋》对其文学有这样的总体评价:“公重辞赋似汉,诗律似唐,下至宋词元曲,文之末耳,亦不减秦七、黄九、东篱、小山,噫,一何多能哉!”他以独立于流派与体制之外的创作姿态,凭其翰林学士的渊博学养,云南山野之风的熏染,以及求新求变的文学自觉,让他的文学能够自由出入雅、俗两界,成为明代中后期文坛标杆式的人物。
3、他的文风就是作风。杨升庵被贬谪云南,72岁生涯中除晚岁潜居四川泸州6年,37岁前先后家居北京、成都两地外,长达35年岁月都在滇黔川边地戍所度过。升庵在云南上中下各阶层教化中华学术文化,回归田野,足迹遍及云南山川河谷。升庵先生诗多向民间歌谣学习,读来亲切可爱,让人耳目一新,非典故辞藻、陈词滥调可比拟,是新鲜的、活泼的诗。这些诗歌恰如他的为人一样,亲切、宽厚、质朴。杨慎在滇乡播传中华文化,教化中华风俗,“人有扣,无贵贱,靡不应。时出绪言,以诲掖群髦”。他在边地的深耕厚植,直接推进、深化了滇乡人民对中华文化、习俗并中华民族母体的亲和力与向心力。
4、他的诗书就是史书。杨升庵的诗书囊括了时代全景,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据资料记载,升庵先生一生著作百余种,作诗两千多首,而《明诗别裁集》仅选升庵诗十五首,流行的文学史著作更不提升庵先生一字,作品选也不录升庵先生一诗。如今,升庵先生的作品中,还被人们知道的仅有一首《临江仙》词。杨慎的诗词文曲,都源于对现实生活的体悟和感受,他在云南边地生活了三十五年,与云南人民建立起了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厚情谊,这也使得他较之同时代的精英文人更加的“接地气”,这些贴近民间生活“接地气”的创作,让我们得以了解曾经闭塞不为人知的边地风土民情,这些鲜活真实的底层人生不会被记录于史书之上,杨慎的诗文具有“补正史之遗”的独特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他的诗书就是史书!
肆
萃取精神养分 学习其精神
我们今天研究杨升庵,就是要萃取其精神养分,学习他的精神。
1、学习他严谨治学的精神。他敢于质疑权威,“人不可不学,但不可为讲师溺训詀(zhān)”;他重视一手资料,强调“目观身历”,为了撰修《南诏野史》而深入魏宝山彝族村寨进行调查险些殒命。他躬身实践“凡观一代书,需晓一代语;观一方书,需通一方之言”的理念,据说他精于僰文,翻译整理用僰文写成的巨著《西南列国志》。在云南边境戍所,他仍是潜心著述,精研中华优秀典籍,笔耕不辍。
2、学习他刚正不阿的精神。在“议大礼”事件中,杨升庵的“忠”、“勇”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捍卫儒家正统礼仪,他不惜与强权抗争,舍生取义,两次被杖,侥幸存活,终致贬谪边地。明武宗荒嬉游荡,许多大臣因反对武宗游幸江南塞北而被廷杖,年轻气盛的杨升庵也“抗疏切谏”。明世宗(嘉靖皇帝)由藩入主,却绝不愿受旧内阁的控制,杨升庵始而“偕同列三十六人”抗争,以集体辞职来要挟皇帝,遭到停俸的惩罚。继则仍不退缩,“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甚至“偕廷臣左顺门力谏”。甚至纠众“撼门大哭,声彻殿庭”。杨升庵等人终于被皇帝下令在朝廷上痛打了一顿,也因此远谪云南。他的政治理想姑且不论,但其政治信念和许身国事而不顾一己安危的气质令人敬仰。
3、学习他豁达随势的精神。在朝为官的杨升庵,充盈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入世精神和“知其不可而为之”儒者态度。遭到贬谪后,他的思想转向道家,追求老庄超凡脱俗的意境。儒家知识分子传统的人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正是他思想转变的轨迹。随着杨升庵庙堂梦偃的思想蜕变,他对佛学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高小慧说,历代吟咏三国的诗词如杜甫的《蜀相》、杜牧的《赤壁》、苏轼的《念奴娇》,“哪一首也没有杨升庵的《临江仙》那么一副四大皆空的超脱”。豁达随势的态度成就了杨升庵后半生的学术声名和盛世文采。他被贬谪,对本人是不幸的,但对中华文化有幸。
4、学习他深入民间的精神。杨升庵贬谪云南之后,设馆讲学,结社同好,培养了一大批本土作家,用博学宏才为边塞带去文化的种子,用另一种方式精忠报国。“据统计……明初杨升庵谪戍永昌前,云南全省只有二十多人写有著述四十多种。杨升庵到达保山以后至明末的短短一百年内,云南已有一百五十余人写出了著作二百六十余种,其中百余种写于杨慎同时或稍后。”可见杨升庵对云南文化影响之大。在泸州六年里,杨升庵写诗词280多首,也与文人唱和交往,留下不少佳话。我们应该在泸州建立“杨慎学术论坛”和研究基地,建设“临江仙广场”和码头,树立杨升庵雕像,举办大型诗词吟诵会,拍摄《杨升庵》电视剧,把云南、新都、泸州、北京等地联结一起,共建文化走廊和共同体。
如今,泸州老窖香飘世界,新都丹桂醉留游客。在这迷人的芳香中,我们追寻杨升庵人格学品的馨香高洁。我们怀念升庵,传承文明,目的是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卢海燕邓婧)记者近日从新都区大丰街道获悉,围绕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单位主体责任,进一步推进“积极预防、系统治...
新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