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映梨花 自在清流 明日起 来新都清流摘“绿宝石” 看乡村振兴的绿色答卷
清澈见底的泉水淙淙流淌,顺着沟渠滋润丰饶的土地,一望无垠的梨园绿意盎然,一颗颗“绿宝石”梨在泉水的滋养下已挂满枝头。明日起,一年一度的甜蜜盛宴——新都区清流镇第三届泉水梨采摘节就将盛大启幕,结合清流“泉映梨花”为主体特色的乡村旅游,新都区也将舒展乡村振兴的绿色答卷。
闪耀的“绿宝石”梨,直指“幸福曲线”的两端,承载着新都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强力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对表全市“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结合新都区委、区政府发展精品农业示范区的定位,清流镇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艾芜文化”发展重点,坚持“文化为魂,生态为本,一三互动”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积极创建国家级AAA景区,通过农旅互动、以农促旅,建设特色小镇,全力打造集“追忆乡愁、溯溪赏花、湿地游憩”于一体的精品乡村旅游目的地。
着力优土优种优耕
凸显优品优质优价
摘下拳头大小的“绿宝石”,削下薄薄的绿皮,嫩白细腻的果肉细嫩化渣,一口咬下,清甜的汁水顺着手指直流向手肘。进入新都区清泉镇梨园,一条半米宽的乡间小道,将一片梨园一分为二。左边一小片,果实有些粗糙;右边一大片,果实却结实饱满。“这就是有机种植的区别。”清流镇副镇长陈伦聪一语道破玄机,“土壤有机质影响养分转化和有效性,有机质含量越高,种出的脆梨就越甜。”
优良的土壤培育优质的产品。早在2015年,规模化发展梨产业以来,清流镇通过施加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方式,率先对域内160亩梨园做出土壤改良的尝试,并采用乌木泉、黄龙泉等10处天然泉水灌溉。先期已取得160亩梨园有机认证,“绿宝石”梨也取得有机产品认证。目前,清流正不断加强农业废弃物循环养地利用,加大生物防控、土壤环境大数据系统建设,对域内600亩梨园进行土壤有机转换,并将于2019年底前完成全镇1600亩梨园土壤有机转换。
“存量不多了,我再帮你留300斤。”尽管还没正式迎来采摘季,采访期间,清流镇森塘合作社理事长陈兴国的电话响个不停,不断有客户打来询价订购。“今年我们1600亩梨园迎来盛果期,订购均价都在每公斤5元以上,高出市场价近5倍,预计今年鲜果将实现约1600万元的产值。”
同样是鲜梨,清流如何让“绿宝石”的身价高出市场5倍?“有了良好的土壤,还要选择优良的品种和优于常规的管理。”新都区农业农村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都区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选有别于普通品种、市场接受度更高的“绿宝石”梨,并以“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运行模式,进行标准化生产,统一管理,加强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变。
奏响农商文旅融合共鸣曲
构建艾芜文化艺术林盘聚落
沿着蜿蜒的乡村绿道,走进郁郁葱葱的汤家大院林盘,顺着小路走进艾芜故居,逛累了在林盘中饮茶小憩,还可以挎上篮子,去梨园收获一夏的甜蜜……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并没有带走清泉镇的乡村旅游的人气,不断有三三两两的市民前来感受乡村的美丽。“这是每个人心中都向往的理想生活!”市民张先生说。
市民口中的理想生活,是清流镇推动“旅游+生态”的生动实践,以艾芜纪念馆、乌木泉为核心,清流镇打造“乡愁文化体验区”。为推动“旅游+文化”,清流以“泉映梨花”赏花基地、黄龙泉为核心,打造“梨映水岸”精品赏花体验。“旅游+体育”在清泉也得到充分体现,以爱吾生态源、佛陀寺泉为核心,清流打造“清白流香”生态休闲活动区。同时,以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拟通过对曹家水碾、知青点等景观节点进行恢复重建、合理布局打造四季特色大地景观等方式,将镇域景点进行有机串联,形成以步行、骑游、生态观光、果品采摘于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景区。
乡村振兴关键是文化振兴。 对表“四川历史文化名人研究及传承工程”,依托流浪文豪(艾芜)的独特名人故里文化优势,清泉镇通过艾芜故居、乌木泉周边林盘农居风貌改造、环境整治及旅游业态引入,构建艾芜文化艺术林盘聚落。
本报记者 李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谭立鹏)昨日,记者在新都区新民镇文化站旁看到,一幅幅体现党风廉政的宣传海报镶嵌在了广场的文化墙上,吸引了过往群...
新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