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发展促进全省产业园区提质增效□ 四川省经信委产业园区处

四川经济日报 2018-01-09 11:47 大字

2017年,四川省始终把产业园区建设发展作为深入实施“一个愿景、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四项重点工程”的重要平台,以创新改革发展为主线,深入实施“51025”重点产业园区发展计划,扎实开展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创建工作,促进园区向特色化、专业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2017年全省产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万亿元,实现利润1600亿元;园区产业呈现“集聚加快、重点突出、创新发展、集约提升”的良好态势,全省工业在园区的集中度达到71%。

全省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量中西部排名第一

优化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宣传贯彻《四川省产业园区创新改革发展规划(2016-2020年)》;开展该《规划》执行情况半年自查工作,积极引导各市(州)、部分县区编制产业园区创新改革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开展园区综合考核评价。省经信委会同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统计局等10个省级部门对84个重点工业园区进行了综合考核评价,全面考察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发展成效、社会治理、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并形成了《2017年度全省工业园区综合考核评价报告》。84个纳入考核评价的工业园区2016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6156.3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64.4%,同比增长10.6%。2017年,84个重点工业园区实现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占全省工业比重超过64%,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的园区有1个,1000亿元的园区3个,500亿元的园区13个。

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积极组织申报2017年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都新都工业园、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四川邻水经济开发区、成都崇州市均已通过书面申报和网上申报要件审查,目前已通过工信部初审。目前,全省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达16个,中西部地区排名第一;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40个,省级特色产业示范基地26个。

开展“园保贷”项目第三批试点。截至目前,试点园区达63个,建行、工行、邮储等6家合作银行已放款企业163户,放款269笔,累计放款金额100020万元,其中放款企业中仅有1户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达162户,民营企业放款占比为99.4%;对制造加工业放款179笔,放款金额64743万元。

推进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开展四川省第二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创建认定工作,撰写《第一批工业强县第三方评估》报告,制定《四川省工业强县示范县(市、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确定龙泉驿区、龙马潭区等26个县(市、区)为第二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市、区)。目前,全省工业强县示范县(市、区)达40个。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和工业产业发展,培育创新特色镇。编印四川省工业化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简报12期。

推动民族地区产业园区发展。牵头编制《四川省藏区飞地产业园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6—2020年)》,配合省发展改革委编制了《四川省藏区飞地产业园区布局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争取省政府出台了藏区飞地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支持政策,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飞地园区建设发展助推藏区彝区脱贫攻坚的意见》。将成阿、甘眉、德阿、成甘等藏区飞地产业园区纳入“51025”重点产业园区培育计划,并安排产业园区发展引导资金1200万元。推进受“8·8”九寨沟地震影响的工业企业和园区灾后重建搬迁工作。

推进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开展产业园区污染防治督查指导,督促市(州)经信委、园区管理机构和相关企业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环保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四川省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采取分期分批、分类实施的方式,推进全省工业园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2017年底前完成全省重点工业园区相关工作,2018年底前完成岷江和沱江流域沿线工业园区工作,2019年底前完成扣除第一、二批之外的其他工业园区工作,坚决推动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后续整改工作。

推进工业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制定实施《四川省工业产业扶贫专项2017年实施方案》,截至目前,省经信委实际安排资金3.49亿元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工业产业发展(已录入“六有”数据平台),工业企业新增解决贫困户就业人数1.79万余人,新增小微企业1290余户,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带动深度贫困县贫困户就业2020人,新增中小微企业269户。召开四川省推进工业产业扶贫工作会议,推广典型经验和发展模式,“共建飞地园区助推藏区脱贫—成阿工业园探索藏区产业扶贫新模式”作为工业产业扶贫典型案例,被省委组织部收录推广。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产业扶贫的实施意见》。

推进园区体制机制创新。起草了《四川省加快推动高端现代产业集群发展》,被省委办公厅《每日要情》第24期头条刊用;《共建共享推动发展——广安市开放合作共建产业园区调查》报告,用于省委政研室《调查决策内参》第五期;《园区突破困境何处去——关于四川省工业园区调查》报告,用于《领导参阅》第25期;牵头起草的《四川省产业园区运行发展调研报告》《关于加快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工作建议》,呈送省委领导决策参考。

力争2018年全省产业园区营业收入突破3.4万亿

2018年,产业园区处将按照委党组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全省产业园区创新改革、提质增效、跨越发展。力争全年全省产业园区营业收入突破3.4万亿元。

实施产业园区创新改革发展工程。贯彻落实《四川省产业园区创新改革发展规划(2016-2020年)》,开展系列宣讲培训,强化年度任务分解和配套措施完善;编制落实《四川省工业产业布局指南》,推动工业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升级;适时召开全省产业园区工作会,促进园区提质增效和科学发展。

建好全省产业园区统计考核评价体系、园区综合服务两个平台。建好全省产业园区统计考核评价平台,建立工业园区统计指标体系,为园区考核评价和政策制定提供法定数据支撑。建好各地园区综合服务平台,引导各地采取多种投资模式,通过加强产业园区孵化器、标准厂房、物流配送、专业市场等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增强园区核心竞争力。

抓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强县示范县、特色产业基地三个创建。力争创建1—2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8—10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抓好工业强县示范县创建,开展第一、二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市、区)评估工作,全面客观评价各地示范建设成效,反映40个工业强县示范县(市)的差异化发展情况,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围绕航空航天、军工电子、军民融合、信息安全、轨道交通等产业和细分领域,打造一批特色化、专业化、国际化园区,力争新创建10-15个特色产业基地。

抓好实施新一轮“51025”重点产业园区培育计划、推进工业产业扶贫、加快藏区飞地园区建设、推进“园保贷”项目试点工作、推动园区绿色发展五项重点工作。继续加大对重点产业园区财政支持力度,力争建成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园区2个,1000亿-2000亿元3个,500亿-1000亿元15个。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和精准脱贫,聚力推进深度贫困县产业脱贫攻坚,着力开展“7+2”扶贫行动,开展农产品加工扶贫行动、贫困地区产品市场开拓行动、扶贫示范园区培育行动、网络扶贫行动、百名工艺美术大师三年扶贫行动、万企双创精准帮扶行动及产业扶贫教育培训行动,抓好一批试点示范项目,跟踪推进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工业产业扶贫“县建台账”工作。加快成阿、甘眉、成甘、德阿等藏区飞地园区建设。继续推进“园保贷”项目试点工作。推进全省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嘉利携手企业家向农村小学捐赠100本诗集

(记者张瑞灵)近日,本报记者、残疾诗人杨嘉利,携手青年企业家、成都创越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朝山专程赶往成都新都区军屯镇中心小学,向那里的孩子们捐赠了100本诗集《彼岸花》。据了解,罗朝山是一...

新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