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四川法制报 2017-03-30 06:12 大字

徐全英(中)在桂湖中学进行法制宣传——记成都市新都区司法局新都司法所所长徐全英

本报记者曾昌文宋锫培文/图人物小档

徐全英,中共党员,现任成都市新都区司法局新都司法所所长。今年46岁的她参加司法行政工作已18年,先后被成都市和新都区评为司法行政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社区矫正先进个人、安置帮教先进个人,其所在的集体也曾荣获成都市矛盾纠纷“大调解”先进集体称号。2015年,她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所长”。

1999年,从军13年的徐全英转业到了成都市新都区司法局。2007年以来,她先后担任新都区石板滩司法所、新都司法所所长。

从部队走向地方,从一名军医到全国模范司法所所长,徐全英在平凡的岗位上走出了出彩的人生。正如徐全英所说的那样,这源自于对司法行政工作的一份承诺,源自于对基层群众的感情,既然选择了,就为之默默付出,正所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学客家话 走村入户不再怕

谈起学客家话的初衷,徐全英讲起了她一次调解的“囧事”。

担任石板滩司法所所长不久,徐全英接到一个电话要求调解。赶到事发现场后,她却傻眼了:双方当事人正用她完全听不懂的客家话吵得面红耳赤。请来当地人帮忙后,她才弄清楚双方是因农业灌溉用水发生争执。

石板滩镇是一个以客家人聚居为主的乡镇,居民交流90%以上都是讲客家话。“不懂客家话在这里寸步难行。”徐全英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从那以后,她主动与当地人交朋友,拜客家人为师,把学好客家话作为自己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遇到没听过的,我随手记在笔记本上,用汉字来注音。后来记多了,就把散落的短语、词组整理到一个本子上,形成自己的客家话‘词典\’。”徐全英回忆说。经过半年多努力,徐全英的“词汇量”越来越大,能够听懂80%以上的客家话,平时用客家话和群众交流几乎没有障碍了。“我现在下村社区开展工作,习惯于讲客家话,旁边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是客家人呢,听着群众徐阿妹、徐阿妹地叫着,感觉特亲近。”徐全英向记者感叹道。

随后,根据石板滩镇土城、集体村客家人聚居的特点,徐全英在石板滩镇发起成立了集法律服务、法治宣传、人民调解为一体的“客家风情法律服务工作室”,建立了一支由当地知风土人情、懂风俗习惯、会客家语言、有一定威望的客家人组成的人民调解员队伍。

真情帮教 刑释人员获新生

2011年7月,新都区通顺村刑释人员黄勇(化名)准备创业。由于黄勇打的广告牌子太大,且办不到经营许可证,违反了工商管理相关规定,依法应予以拆除。

得知情况的徐全英找到了黄勇进行劝导。原本抱着“谁拆牌子就打谁”态度的黄勇,逐渐认识到了错误。同时,徐全英积极与司法局安帮办联系,并向镇经发办和工商所的工作人员说明情况,从支持刑释人员自主创业的角度争取相关政策。黄勇对徐全英的帮助看在眼里认可在心里,自觉缴纳相关罚款后开始依法依规创业,事业小有所成。

对待刑释人员,徐全英总是把他们当作亲人,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石板滩和新都的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目前都实现了自食其力,无一人重新犯罪。

做群众学法用法领路人

司法所工作千头万绪,徐全英在日常工作中十分注重开展好法治宣传。

每年春节期间,针对春节后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情况,徐全英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走村串户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教会农民工出门打工如何做到懂法、守法,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每逢中小学开学,徐全英就会走进辖区内的学校,为师生上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守在司法所是不能满足基层群众法律需求的。”多年的司法所工作让徐全英很明白这一点。徐全英在村社区建立了QQ群,通过QQ视频解答群众的法律疑惑,极大方便了偏远地段的群众。“五五”普法以来,徐全英共组织了各类培训、学习240多次,对5万多人次进行了法律宣传。她所在的司法所每年还会在社区调解员中开展二次法律案例进村社区培训、一次集中培训,大大提高了人民调解员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

新闻推荐

四川 成都市新都区领导调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近日,成都市新都区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钟思勇率队到区城管局调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上,新都区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晋鸿介绍了新都区城市管理基本情况,汇报了全局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面取得的成...

新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都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