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都区农民夜校挂牌开班 农民夜校开来了“高铁”号 夜校学员观看地铁模型。 赖涛 摄 □本报记者 张红霞

四川日报 2017-01-09 00:00 大字

1月5日,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镇马家村农民黄英来找城轨总装工序技术主管张水龙。一周前,马家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新都区农民夜校挂牌仪式,并开办了“新都轨道交通未来”讲座,张水龙就是志愿教师。她想通过“张老师”了解将来有什么致富的机会。

新都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都区在严格落实有场地、有标识、有人员、有设备、有师资、有教材、有制度、有活动“八有”标准基础上,抬高标准,以“拓展新视野、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为目标,创办了名为“星学堂”的农民夜校,统筹全区教育培训资源,为各村农民夜校编制了“量体裁衣”式课程,旨在成为新都农民教育培训特色品牌。

马家村是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的项目所在地,“高铁”课程就是村民量身订制的。“轨道交通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五大高端成长性产业之一,也是我们新都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石板滩镇党委书记黄君德为村民描绘了轨道交通发展前景,“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在马家村落地,与我们息息相关,不了解轨道交通发展怎么能搭上增收致富的‘高铁\’呢?”“通过这种方式向广大农民朋友普及高铁知识,很有意义。”张水龙说。像他这样固定的志愿教师还有5名,在以后的课程中他们将陆续为村民普及政策法规、种养技术、农村电商等知识。据悉,新都区还整合香城先锋党建讲师团以及区律师志愿者、医疗卫生志愿者和落户企业技术骨干、农民致富能手等资源,组成了农民夜校志愿“精英讲师团”。

今年1月底,该区个行政村农民夜校将陆续开班授课。为了让农民夜校真正激发“造血”功能,达到“授民以渔”的效果。除了规范化管理、合理制订教学计划、组建师资库、分类施教之外,新都区还在探索“教学效果跟踪机制”,不断提升农民夜校的教学效果。

新闻推荐

四川省暨成都市军民融合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9月9日,四川省暨成都市军民融合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 本报记者 毛漫丁 摄 本报讯(记者 张岚 王域西)9月

签约仪式前,王东明、尹力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董事长曹建国、副总经理罗荣怀、总会计师张民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张建恒,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总经理助理殷卫宁,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副总经理姜仁峰,中...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