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轮椅医生”不仅有妙手更有仁心 从医27年诊治患者十多万人 自掏腰包为病人垫付治疗费

成都晚报 2016-06-15 14:59 大字

6月13日上午9时50分,走进新都区军屯镇卫生院中医科主任谭志荣的办公室,已有7个病人在排队等候,隔壁的理疗室也是满员。这天早上7时10分,他就已经来到卫生院,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接近10时,他已接待了近40个病人……卫生院院长黄智芬说,这对谭志荣来说是常态,近些年他每日平均接待病人50余人,几乎占了卫生院一半的病源。

全年无休扎根卫生院

今年54岁的谭志荣,自1989年来到军屯镇卫生院以来,从医已有27年,主治方向为针灸、推拿等康复理疗。因患小儿麻痹症,右脚不利于行,他从小就靠拐杖和轮椅生活。身体原因加之兴趣使然,中专毕业后,谭志荣便开始钻研中医理疗技术,步入医疗行业。黄智芬说,谭志荣基本上是一年无休,几乎是扎根在了卫生院。

现在,每天来找谭志荣看病的病人有五六十人,除了军屯镇本地人,青白江、广汉、彭州等地患者也都慕名而来。“有一次我在青白江吃饭,就听到隔壁桌的人在给谭医生打电话约时间,说要找他看病,周围好多地方的人都是专门过来找他治病。”黄智芬很骄傲,“谭医生是我们这里的台柱子。”

询问病情、咨询治疗方案、交治疗单……采访途中,不停有患者来找谭志荣,他的人气非常高。一名候诊的大姐是谭志荣的老病人了,但凡身体上有些不舒服都会来找他,“谭医生态度好,医术也好,我常来他这儿看病。我周围的人需要针灸啊、拔火罐也是来找他。”

深厚的专业知识加上丰富的经验,让谭志荣在针炙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风湿及各种疼痛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医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他已诊治来自各地的患者十余万人。近几年来共收治因高血压、脑梗塞、脑外伤后遗症的偏瘫患者百余人,其中38名患者已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坐着轮椅上门治疗病人

医术,是检验一个好医生的基本准则。医德,更是作为一名医生必备的品质。谭志荣不仅有一双“妙手”,更是有着一颗“仁心”。

黄智芬说,她曾亲眼见到谭志荣借1000元钱给一名患者办理住院手续。2015年冬天,这名患者因患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病来到卫生院治疗。由于对方家境困难,实在拿不出治疗费,谭志荣便自掏腰包替他承担。不久后,该患者的儿子过世,谭志荣又拿出1000元让患者用于日常生活。

像这样的情况,并非偶然。多年来,谭志荣为多名经济困难的患者减免挂号费、治疗费4万余元。“我不喝酒不抽烟,生活开销不大。这些费用对我不会造成什么影响,能够帮助到有困难的病人就好。”谭志荣说。

不仅如此,对于一些长期瘫痪在家的患者,身体不便的谭志荣还会坐着轮椅上门为他们做康复理疗。他说,瘫痪患者的治疗应该及时、规范、不间断,这是患者能否康复、能否减轻后遗症的关键所在,“答应好患者的时间一定要按时上门,遵守承诺。作为一名医生,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最起码的就是一诺千金。”

“党员先锋示范窗口”的牌匾、药王孙思邈“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的行医准则、一书架的中医类书籍……这些,是谭志荣坚持了半辈子的事儿。还有6年就到退休年龄,到时是否还会坚守第一线?谭志荣几乎没有犹豫,“每天看诊、治病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成都晚报记者 罗斯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让格桑花开得更绚丽:成都高新区援助德格纪实

“两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成都高新区第三批援藏工作队带着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在德格真抓实干,在对口德格的援藏工作中取得了真正实效。”德格县委书记嘎绒拥忠饱含深情地说,两年...

新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