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未来“锦官城”期待的不止是“繁花”

四川日报 2016-04-08 08:12 大字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起点,成都正加速奔向“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锦城观察

4月7日,记者从成都市法制办获悉,《成都市兴隆湖区域生态保护管理规定》已按程序报成都市政府常务会,正式出台指日可待。

正在建设中的兴隆湖,是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的重要绿肺。围绕“对兴隆湖的保护”进行立法,是成都在 “精细化立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一次探索。而在成都市法制办相关负责人看来,这也是成都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一枚切片。

把这个切片放回原处,可以看到一幅恢宏的生态文明建设场景:进入2016年的成都,187.15平方公里的环城生态区加快建设,湿地、湖泊、绿岛逐个成型;海绵城市建设进入实际施工阶段;重现“花重锦官城”的工作即将启动;城市“绿肺”数量正在增多。

今年2月,《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出台,5619亿元的巨量投资,将在未来十年全面改善成都的生态文明环境,让生态之“魂”领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还力求将生态系统打造为“绿色基础设施”,让市民共享发展的福利,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成轩 本报记者 冉倩婷

2011年

启动环城生态区规划建设

2013年  

出台《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成为全国第一个为生态规划立法的城市

2014年

正式启动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并发布《成都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2016年

《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发布,确定投资5619亿元用于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

环城生态区建成

2025年

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全国罕见

市民将“获得”中心城区超三成生态绿地

“一到周末,自然而然地就走到白鹭湾去咯!”成都市民老余的玩笑中,流露出对白鹭湾湿地的喜爱。

2013年建成开放的白鹭湾湿地,有大片开阔的水域,鱼游树下,鸟鸣林间。作为成都市环城生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已成为本地最热的“旅游景点”之一。

环城生态区,是成都市中心城区范围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各500米及周边七大楔形地块的187.15平方公里区域,其中生态用地达到133.11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环状生态绿地带长85公里,核心是“六库八区”生态湖泊水系,面积28平方公里,约占环城生态区的21%。

环城生态区建设预算总投资约160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约600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7.5%;累计实施生态建设项目78个、面积约80平方公里,已建成锦城湖、青龙湖一期、白鹭湾湿地、香城湿地、温江金沙湖农田湿地等。

按规划估算,到2020年环城生态区完工时,成都中心城区将有1/3用地都是生态绿地。“这在全国都很罕见。”有国内环境类专家惊叹。

根据成都市建委的初步统计,近年来,环城生态区年接待市民和游客已达上千万人次。

跻身“率先”

建设“海绵城市”今年130个项目共投资260亿元

据来自成都市建委的最新消息,成都将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五大工程”,包括环城生态区海绵综合体工程、海绵型城市水生态工程、海绵型绿地工程、海绵型小区建设工程、海绵型道路工程。2016年计划投资260亿元,共计130个项目。

至此,作为打造绿色基础设施、实现城市生态发展的新概念,“海绵城市”即将在成都大面积实施——这一动作“全国率先”。

近年来,每到夏季汛期,成都与国内很多城市一样,不时陷入“到市区看海”的窘境。因此在决策者看来,尽早实施这一规划,是让市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福利的重要行动,也是成都对外展现更加优美的城市面貌的重要举措。

成都市建委副主任任务介绍,成都即将铺开的“海绵城市”建设,将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天府新区等新建区,将配合其他建设同时进行;建成区则结合道路改造等工程进行,“以减少对市民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

刚刚完成的红星路改造,就结合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在东升广场、督院街、滨江社区等节点处的道路、广场地面上,都铺设应用了透水材料,雨水降下来后可以像落在泥土上一样往下渗透,解决了水泥硬化路面难以渗水的问题。”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五设计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展现其“魂”

238个重大项目铺开未来十年蓝图

千古名句“花重锦官城”,首次写入了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成都“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重要部分。根据《花重锦官城2016-2025规划》,成都将从今年起,每年打造10条花树特色示范街道。

值得期待的不仅是“繁花”。根据今年2月发布的《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未来十年,成都计划推出总投资5619亿元的238个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项目,融入成都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充分展现城市生态之“魂”的同时,根据该《规划》,未来十年,成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被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成都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依此探索由“环境换增长”向“环境促增长”转变的有效路径。《规划》提出了37项指标,其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指标18项。如资源能源利用方面,明确提出到2025年,用水总量(不含河道生态环境用水)力争控制在65.7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25立方米,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1%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比例达到60%,PM10和PM2.5年均浓度分别小于90微克/立方米、50微克/立方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中心城区、郊区县城、乡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100%、100%、80%。

值得一提的是,总投资5619亿元中,有4272.93亿元将被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包括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水、大气、土壤环境治理及固体废弃物处置三大类。

本报制图/李梅

湖泊湿地看亮点

点击

●白鹭湾湿地:活水环绕 净化超强

白鹭湾湿地的特色在于完整的生态系统及强大的生态功能。据统计,白鹭湾湿地目前共有200多种植物,植物绿化率达到65%,湿地边的陆地绿化率也达到90%以上。在水质净化区种植芦苇、香根草等水生植物,不仅能过滤去污、调节水富氧化,水体植物还能吸收有害气体。

●锦城湖:四湖一体 处处美景

锦城湖由4个湖区构成,湖区以大面积的水体景观为主,建设融生态保护、文化景观、休憩游乐、应急避难等多重功能于一体,是独具特色、核心开敞、水岸草坡、市民共享的自然生态乐园。锦城湖的建成也为城市提供了更充足的“绿肺”空间,形成人水和谐、富有人文气息的亲水景观和滨水空间,成为市民生态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青龙湖:生态空间 免费开放

作为成都市都市生态库区,青龙湖在良好生态本底之上,采取了理水、通脉、塑园、建瓴、织绿等手段,致力于打造一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景区。首先,恢复了水库水位,形成了更广阔的水域形态;其二,对现状水岸线进行了梳理,保持了曲折蜿蜒的岸线形态,种植了滨水景观植物,增强了水岸线的亲水性和观赏性;第三,在水下部分区域种植了浮水、沉水植物,在原有的水塘和湿地区域补种了水生植物,构建起水下生态系统。

除了“水”,青龙湖还有一大特色就是“花”——库区种植了多品种、多层次的四季特色植物,形成“月月花不断,四季景不同”的观赏效果。

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并免费向市民开放。

●金沙湖湿地:农田景观 稻鱼共生

2014年5月,温江区启动了环城生态区金沙湖农田湿地起步区建设,起步区面积约43公顷。金沙湖农田湿地起步区主要建设内容为旱田和水田农作物观光区打造,种植以乡土树种、地方特色树种为首选的乔木。

今年夏天,从绕城高速上便可看到这里大面积的稻田与荷塘,未来还会形成稻鱼共生的局面。

●香城湿地:景点精致 产景一体

香城湿地是继锦江区白鹭湾湿地公园后成都市第二个建成开放的生态湿地,已建成一、二两期,混合林、湖心岛、知春台、揽月台、踏莎桥等精致景点,形成了层次丰富的生态景观,充分依托湿地优势,成功举办了第四、五、六届保利风筝节。

今年6月,香城湿地三期将启动建设。在加快湿地建设的同时,着力配套娱乐、运动、健身等参与性活动设施,着力为游人提供生机盎然、多样性的游憩空间。

成轩 本报记者 冉倩婷 整理

一座城市的生态决心与策略

记者手记

□冉倩婷

根据今年2月开始征集公众意见的《成都市兴隆湖区域生态保护管理规定》,未来的兴隆湖,或将对放孔明灯、游泳、垂钓等九大类行为说“不”。

在建设的同时就立法予以保障,兴隆湖不是成都的首个。计划在2020年建成的环城生态区,早在2012年就开始受到 《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保护。当时,在中心城市的近郊设立生态隔离区,并通过立法形式予以保护,在国内尚无先例。

这些“先行”“探索”,显现出成都力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决心,也折射出成都“绿色”+“发展”的策略。

看城市建设。在天府新区等城市新区,绿色概念贯穿建设全程,力求避免 “城市病”,为未来留下“可以呼吸的空间”。在中心城区等建成区,环城生态区建设则有助于市民幸福感提升。

看产业发展。问及各类省市重点项目落户成都的理由,“生态环境好”已是常见答案。而在“双创”热潮中,“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宜居”环境,也成为成都吸引优质人才的法宝。

看城市形象。年初热映的《功夫熊猫3》,将阿宝的家定位在青城山,其主创人员更坦言这一取景选择是“被成都美景吸引”。成都宜业宜居的城市形象,由此被进一步推向国际。

十年之后,成都又会引爆怎样的绿色效应,前景值得期待。

新闻推荐

恒丰银行成都分行历“九”弥新

九年深耕成都、布局全川,投放信贷超2000亿元群狼奔腾,群兔机警,恒丰银行成都分行,一幅“狼兔图”总能引起来访者久久驻足。既进取又守规发展,是恒丰银行的“狼兔”文化。自2007年正式对外营业以来,恒丰...

温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温江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