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轨道交通在建项目进度咋样了?记者为您探访 9个项目 将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成都日报 2021-12-10 03:14 大字

19号线二期工程双流机场2航站楼站的施工现场

路修得咋样了,地铁铺到哪里了,还有多少民生项目年底要“交卷”……作为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的城市住建领域,其项目进展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昨日,记者从成都市住建局了解到,预计至本年年底,地铁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18号线三期、19号线二期、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30号线一期及轨道交通资阳线9个项目建设将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部分在建项目进度

10号线三期

现已完成5个车站围护桩及结构施工,2台盾构下井掘进。

13号线一期

现已有5个车站主体结构封顶,其余车站正进行围护桩或土方开挖施工及结构施工,13台盾构下井掘进。

17号线二期

现已有4个车站主体结构封顶,其余车站正进行围护桩及结构施工,5台盾构下井掘进。

18号线三期

现已有1个车站主体结构封顶,其余车站正在围护桩及结构施工,4台盾构下井掘进。

19号线二期

现已有10个车站主体结构封顶,其余车站正在结构施工,32台盾构全部下井掘进,轨道开始铺设。

8号线二期

现已有6个车站围护桩及结构施工,4台盾构下井掘进。

27号线一期

现已有4个车站主体结构封顶,2个车站前期工程施工,其余车站围护桩或土方开挖施工、结构施工,6台盾构下井掘进。

30号线一期

现已有20个车站围护桩或土方开挖施工、结构施工,2个车站前期工程施工,3台盾构下井掘进。

现场直击

点位:19号线二期工程双流机场2航站楼站

地下3层、26米深

无缝链接

地铁高铁机场

走进19号线二期工程双流机场2航站楼站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蓝色的防尘幕罩在基坑上方,隔开了施工的噪音与尘土。走进正在施工的基坑,下方是一片“钢筋海洋”。这里正在进行基坑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目前,基坑开挖已完成60%,主体结构完成9%。

据了解,19号线二期工程双流机场2航站楼站位于2航站楼前停车场范围内,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长696.2米,宽21.9米,深26.4米。“这一站点建成后,将与地铁10号线及正在建设的30号线换乘,同时也将与成绵乐客专实现换乘,与双流机场航站楼实现地下连通。也就是说,这里将成为无缝衔接地铁、高铁、机场的重要枢纽。”指着墙上的线路规划图,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相较于19号线二期工程的其他站点,这一站点的建设难度相对更大。据该项目的业主代表李波介绍,该站的施工难点是车站自身工程量大、所处位置特殊等。

如何保质量、抓进度两不误?项目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保障施工质量和进度,例如“内部结构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以减少重复工序,缩短整体工期。

作为连接双流国际机场与天府国际机场的机场快线,19号线二期途经双流区、武侯区、四川天府新区,线路全长43.17公里。据李波介绍,目前,12座车站中,1座已建成,9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剩余2座车站正在主体施工。19号线二期全线共32台盾构,已全部下井,其中13台正在掘进,19台已到达。

新闻多一点

这些举措

保障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实施

推进民生实事实施,推动轨道交通加速成网,采取了哪些举措?“首先是完善机制,保障项目推进。”据介绍,在推进过程中,发挥领导小组工作会、领导小组调度会及轨道办工作例会三级会议制度效能,加强统筹协调,及时解决项目推进难题,全力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另一方面,在民生实事的推进过程中,“重视环保、落实文明施工”的工作要求贯穿始终。据成都市住建局轨道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继北京、青岛之后,成都市率先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推行防尘天幕试点,土方施工阶段35座车站试点增设防尘幕,其余车站按工程进度设置2000目密目网,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同时,各项目全面因地制宜设置钢筋加工中心、高噪声机械隔声棚,降低施工噪声影响,努力营造轨道交通建设良好环境。

相关新闻

全市首个地铁高铁机场交汇的TOD项目上市

12月9日,双流西TOD宣告上市,这标志着年底前成都再加一入市TOD项目,该项目也是成都首个地铁、高铁、机场交汇的TOD项目。

“双流西TOD具有优越的板块优势。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位于双流区配套成熟的老城区,在牧马山高端国际住区与航空港国际商务区交汇的核心位置,紧邻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项目整体定位为‘城市级标杆型未来空陆枢纽’,将依托空港与轨道资源优势,采取‘轨道交通+特色商业+品质生活+公园社区’的开发模式,推动轨道交通圈、产业生态圈和市民生活圈的功能融合,实现区域焕新升级。”成都轨道集团下属专司TOD综合开发的成都轨道城市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双流西TOD一体化设计方案上看,项目将按照“整体设计、连片开发、一体实施”的理念,在区域内打造1个枢纽中心、3条产业带和慢行廊道,布局引入全龄教育、品质医疗、特色商业、人才社区等公共服务设施,构建产业网、交通网、绿道网“三网融合”的空港产业示范区,助力呈现全客层覆盖、多业态融合、一站式满足的成都西部城市会客厅。

本报记者 袁弘

图片由成都市住建局提供

新闻推荐

川大教授周裕锴:杜诗是引起我生命共振的良师益友

川大教授周裕锴:缪钺(右二)、叶嘉莹(右一)参加成都杜甫学会首届年会。《宋代诗学通论》《文字禅与宋代诗学》《禅宗语言》...

双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双流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