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生命

成都日报 2021-05-24 02:54 大字

宋扬(双流区)

这片收割完油菜籽的地,躺在那里,有些荒芜。

城市扩建,征用了这片地。不知何故,挖掘机还没有开进来,地就一直被原主人耕种着。

油菜花曾经铺天盖地黄在这里。油菜籽收割后,新种的玉米出了苗。苗才半尺高,从高处俯瞰,散兵游勇似的,没有大军团目空一切的气势。地,显出六月初的慵懒。地,竟带了几分秋的暮气。

男人在挖地,锄头就是他的手。松软的沙土让他面前的锄头没有用武之地。三掏两刨,刨出一个个小坑,埋进一颗颗芋头。再一扒拉,回填了土。地里,零星有四五个废旧乳胶漆桶,装满了水。

对我“水从哪里提的”的提问,男人嘴一努,说:“那边河里。”“那边”指城市新建的活水公园。公园的湖在他嘴里还是曾经的“河”——几年前,公园位置是他们村的宅基地。

他说,水是他用电瓶车载过来的。他把余水储在地旁一个废旧的浴缸里。白瓷浴缸出水芙蓉般躺在褐色地上,有一种并不十分协调的滑稽。

他的女人,蹲在油菜地里掐嫩芽。六月,已不是油菜生长的季节。遗落在地里的油菜籽似乎并不接受宿命的安排,借着连下两夜的中雨,它们冒出了嫩芽。赶在毒辣七月前头,居然蔓延出了一大片。

“这还能吃?”我试探着掐下一根,果然鲜嫩多汁。“好吃啊!清炒,煮面条,都可以。”女人自豪地回答。此时的青油菜是反季节而绝对绿色的菜蔬,她的自豪是只属于庄稼人的专利。我问她,你们自己种菜,够吃不?男人接了腔,够啥喔!能种一点算一点,(地)空着还不是空着?

过了他们的地,那位老婆婆再次出现。我曾经与她交谈过。正是那一次交谈,我知道她的家人不让她种地,但她以种地为乐事。我对她停放在田埂上的婴儿车充满了好奇。一看,里面放着一个大号的矿泉水瓶——去年,她拎着这个能装2.5升水的瓶子走得颤颤巍巍。今年,她比去年更老了,已拎不动一个几斤重的瓶子了。

她一抬头,大概也认出了我。我对她一笑:“婆婆,您这又是种什么呢?”“黄瓜。”婆婆的耳朵尚好使。“黄瓜呀!别人的都开始卖了,您才种啊?”“早晚都是种嘛!”

早晚都是种嘛!那一刻,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低头,婆婆种下的瓜苗孱孱弱弱的,却又紧贴着土地。我仿佛看见,瓜苗的根须正悄悄伸向大地。瓜苗旁,一只豁了口的碗静静地立在地上——那是她浇水用的工具。碗与瓜苗组成一个图腾,关乎食物与生命。

夕阳的余晖穿越城市高楼的缝隙,穿越灌木丛,斜斜透下来。几只灰背斑鸠扑棱棱落地,开始在这方空地悠闲踱步,寻找散落的油菜籽。斑鸠是这片田野的守望者,如同眼前这三位夕阳下的老人。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新闻推荐

电瓶车“上楼”乱象调查:物业吁明文禁止 业主愁停放难题

近日,成都丛树家园小区一电梯内电瓶车爆燃,致5人受伤,引发公众对“电瓶车上楼”现象的关注。5月13日,澎湃新闻从成都多个小区...

双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双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