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戏纷呈 同台唱

成都日报 2019-12-23 00:47 大字

票友演出现场樊明君 供图

川剧、京剧、豫剧、越剧,传统、新编、串烧,内容丰富、形式多姿,“戏咏高新·文化同心——高新区第四届戏剧票友赛”,2019年11月在中和街道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剧场热闹举行。来自桂溪、中和、石羊、芳草街、肖家河5个街道办的戏曲节目粉墨登场,票友们表演了川剧《白蟮观景》《进宫问病》《包公铡侄》《八郎回营》《王宝钏》、京剧《龙凤呈祥—甘露寺》《沙家浜—智斗》《白毛女》、豫剧《抬花轿》《春香传—爱歌》等经典戏曲片段。精彩的唱舞表演,认真而又活泼的演出台风,带给观众一场欢乐的群众文艺演出。

台下,笔者兴致颇高地观看演出。在川剧《进宫问病》一折中,“女扮男装”扮演杨广的票友川剧胡琴腔唱得入韵入味,表演自如细腻,其丝丝入扣、停腔落板的唱腔获得现场观众的喝彩好评,收放自如的川剧胡琴腔与专业演员比来也毫不逊色。

川剧胡琴声腔在中国地方戏曲声腔体系中属于“皮簧腔系”,其主要伴奏乐器为“京胡”(也称小胡琴),演唱也分西皮、二黄,《进宫问病》中的川剧胡琴唱腔也让场中不少京剧观众倍感熟悉与亲切。

《进宫问病》又名《问病逼宫》《杨广逼宫》,演绎的是隋炀帝杨广谋位乱宫、逼母夺印的故事。剧中杨广一角既有由丑行扮演的,也有由武生行扮演的,无论是由丑行还是由生行扮演,《进宫问病》这一段的杨广都是一身川剧小生装扮,身穿鸳鸯褶子,头戴插有一对野鸡翎子的全插紫金冠,以示其外表俊俏风流、内心好色丑恶的花花太岁本性。

在这折戏中扮演杨广的演员唐小蓉,尽管年龄已近五旬,但由于其“女扮男装”的反串,再加上戏曲化妆的“美颜”,使其在舞台上的形象看上去年轻又帅气。唐小蓉扮演的杨广走的是俊扮的路子,也就是说没有以丑行出演,而是以生行应工,并且通过其手上的小生折扇表演程式和头上的翎子功夫的运用,把风流成性的杨广演得活灵活现,演出进程中和着流畅而又入味的川剧胡琴腔旋律,手上折扇翻飞、头上翎子绕动,台上行云流水的演唱和一招一式细腻的表演有机合一,引得台下戏迷不自觉地跟着摇头晃脑,纷纷击节跟唱,演出结束时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给予热情的鼓励。

唐小蓉自幼学习川剧表演,戏路子宽,以唱见长,擅演生角和小生,也有反串丑角的时候,曾供职于攀枝花市川剧团,后来在婚庆公司工作,她工作之余常在成都周边的一些业余川剧团演出传统川剧折子戏,这次参赛,既为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为在民间传承传播川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戏曲戏曲,一半是戏一半是曲,作为戏曲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参赛节目的音乐演奏表现精彩,特别值得一提。川剧《进宫问病》《包公铡侄》、京剧《沙家浜—智斗》《白毛女》、豫剧《抬花轿》等均为乐队现场伴奏,戏曲锣鼓与丝竹管弦样样不差。京剧《沙家浜—智斗》片断中的京胡演奏颇见功力,乐队中的三弦、中阮等弹拨乐器融入也较为出色。

这次演出不仅戏曲曲种多样,而且行当也是除了丑角之外生角旦角净角都有,业余的群众文艺演出中还有净角黑头扮演的包公,其扮相与演唱均有模有样,让观众与戏剧专家都同时感叹难得。

新闻推荐

环境美了 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陈世蓉家的卫生厕所。□梁娟本报记者刘佳文/图瓷砖贴墙铺地,马桶洁净,卫生间内没有一丝异味……12月13日,成都市双...

双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双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