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探索“生态农业可循环建筑”让城市居民拥有自己的“私家菜园”

成都日报 2019-11-23 02:40 大字

科道农庄里的立体种植

就算是深冬,这里依然是绿油油的一片,农庄里种满了白菜、罗马花椰菜等,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路旁的清渠里流淌着源自地下的深井水……昨日,跟随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汪懋华考察的脚步,记者在位于双流区金桥镇的科道农庄里见到了这一幅别具魅力的山水田园画卷。

事实上,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农庄,而是一个“实验基地”。四川科道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助理仲虓告诉记者,“这里主要用于做实验、搞研发。在发展都市农业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上、产业上的问题,都会在这个基地里去寻求解决方案。”

什么是都市农业?仲虓一语道破,就是在城市里发展的农业。如何在城市里发展农业?作为本土企业,四川科道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农业可循环建筑”这一发展模式,把立体种植技术与城市居民小区结合起来,共同打造一个封闭的零排放、零污染、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系统,让每户居民都能拥有自己的“私家菜园”。

推门见绿 有机果蔬触手可及

当楼里楼外,全部种上有机果蔬,从底楼到顶层整齐排列,做饭时,在家里揪几把,就能变成餐桌上的美味菜肴;当家里的厕所成了真空的,污水通过真空管道,加入少量冲洗水进入真空罐内,再进入沼气系统,就形成了生态可循环模式……你能想象么?或许不久的将来,这样的农业新场景、新科技会在城市里出现,并不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构建以智慧可循环农业生态系统为基本单元的新型城市形态,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创新城市发展治理的一大抓手,如何从建筑出发探索都市农业发展?仲虓认为,生态农业可循环建筑值得探索,而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可在建筑物的阳台、走廊和外墙开展立体设施农业生产的墙体生产系统,“通过专业化的设计和改建,可以在建筑外墙和阳台上实现农业生产,为每户居民搭建一个‘私家菜园’,根据时令种植茄子、苦瓜、番茄等蔬菜,桃子、柑橘等矮化水果及绿色植物。”

记者了解到,居民只需要在每年年初“点好菜”,决定好具体要种什么,成熟了再采摘食用即可。而具体的种植过程,则可以全部委托给物业公司进行管理。种植用的箱体是专门设计的,可拆卸安装,便于替换。土壤则经过了精心改良,并定期替换进行休耕。果蔬幼苗则是在农业工厂育好再移植过去。

“通过现代地埋式沼气处理系统,对城乡居民垃圾、大小便、城乡农业生产残余和园林绿化残留等有机垃圾就地或就近集中处理,为建筑物墙体上的农作物提供有机肥等优质资源;依托灰黑水源分离技术,并集合采用中水回用和雨水回用技术,为建筑物墙体上的农作物提供浇灌用水资源;通过现代智慧设施农业系统,自动、智能地完成施肥、浇灌等工作。”仲虓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居民仅需向物业公司农业服务部门支付种苗费用和托管费用,家园即可变为菜园、果园,居民可以实现全年四季、一日三餐拥有“专属”的高品质的有机果蔬。

与中国农科院沼气研究所共建的冷热季节均衡产气的沼气池投入使用,其中部分利用建筑底层和顶层空间的生态生产可循环建筑,获得国家专利;具备有机农业水产养殖功能和内循环处理功能的生态建筑,获得国家专利;与交大建筑研究所合作试制的生态墙板,已通过了四川省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验收……从仲虓的介绍中记者得知,经过近十年的潜心钻研和试验,绿色生态建筑楼宅的主要应用试验,已于2018年全面完成。

生态循环 新旧小区均可实施

城市发展到今天,居住于其中的人们对它有了更丰富更美好的诉求:希望这个赖以生存的公共生活空间交通通达、商业繁荣、生活便利……还希望它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科道农业便想到如何把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变成棵棵“大树”,片片“森林”?仲虓告诉记者,“智慧可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已然实现新旧小区均可实施的实际操作性。

生态农业可循环建筑是否会占用居民的家庭空间,摊高建筑成本?面对记者的疑问,仲虓表示,“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解决方案,几乎不会增加建筑投资,更不会影响房屋使用功能。”他进一步向记者说明道,“私家菜园”占用的空间来自技术改进新增的空间,而非挤占原有的空间。

据悉,传统的建筑外墙厚度达30厘米,科道农业与交大建筑研究所合作试制的薄型生态墙厚度仅有4至7厘米,在同样的建筑面积中能提高至少10%的使用面积,还具有隔音、隔热等与黏土砖同效的功能。与此同时,通道走廊不变,临街盆栽给住户新增“私家菜园”,可供“己”时令果蔬,有效节约了生活成本,真正实现了鲜果时蔬就种在自家的外墙上。此外,项目改变排污系统,循环利用给住户新增了燃料产量,可以有效减少餐厨垃圾储运处理的困难。

“生态农业是事关多领域的重大课题,科道农业从工民建筑的角度进行研究,是值得探索的方向。”汪懋华认为“智慧可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可以就地开展“厕所革命”和雨污处理,消除污水处理成本;高效地对园林绿化、农作物残余残留、人禽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开展有机垃圾全处理,降低生活垃圾处理成本;零成本且大面积地实现城乡绿化率提升。同时,项目对水、土地资源节约效果显著,循环经济示范效应明显,是绿色、有机、高质量、都市农业创新型典范,并对城乡空气净化、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修复作用显著,项目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效应突出。

本报记者 孟浩 图片由科道农业提供

新闻推荐

免排队、免搬箱、免过机、零等待 双流机场实施进境旅客托运行李先期机检试点

今后,从双流国际机场入境的旅客提取行李之后,不必再经过一道海关行李检查便可快速通关。记者获悉,从昨日起,成都海关在双流国...

双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双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