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定下“三步走”发展目标 一区四园 多点支撑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 国际创新创造中心
从高空鸟瞰城南,一路向南,穿过天府立交桥,我们来到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
这里,是成都高新区。这里,同时也是全国六家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之一、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级出口电子信息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贸试验区核心区……在成都全面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背景下,成都高新区的城市规划又将如何重塑?
走进新时代,绘就新蓝图。紧紧围绕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成都高新区以精准规划引领城市科学发展,开展了区域规划提升及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定下“三步走”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国际创新创造中心的发展目标:未来5年将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创新发展引擎;到2035年,将建成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到2050年,将建成世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在空间布局上,成都高新区将构建“一区四园、多点支撑”的空间布局体系,打造“东进”“中优”发展极核,实现区域共融发展。同时重点围绕产业提升能级,城市提升品质,5年内实施13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约3100亿元。
高新南区
构建“双十汇心五片区”
打造成都中央活力区
在空间规划结构方面,最核心的变化是重塑高新南区经济地理,由“背江”发展转向“拥江”发展,从“以江为界”变为“以江为轴”,借助锦江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的打造,增强产业经济与文化生活互动,建设承担区域性金融中心、创新创造中心、会展中心、国际合作中心4大功能的成都中央活力区,构建“双十汇心五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由锦江生态带+环城生态带形成的生态文化十字轴,和天府大道+交子大道形成的产业经济十字轴,将串联老城片区、站南片区、大源片区、中和片区和新川片区。
“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一规划设想,主要是立足于成都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需要。”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城市发展规律看, 建设中央活力区已成为“世界城市”竞合发展的重要趋势;从城市发展路径看,建设中央活力区将在区域辐射、功能塑造、经济带动等方面,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提供重要动能;从发展现状看,高新南区是成都建设中央活力区的首要选择。
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经济、科技、开放、文化、生活等核心活力要素,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积极谋划新的活力场景,以“十里锦带”“新经济核心长廊”“AI创新创造中心”“一带一路国际社区”“电竞一条街”“蝴蝶绿带”等为抓手,着力打造竞逐世界高端产业的新经济引领区、汇聚全球创新创造的新动能聚集区、促进国际合作交往的新样板展示区、吸纳多元复合人才的新生活典范区,努力建设多元化、高品质、全天候的中央活力区。
高新西区
规划“一校一带一廊”
打造电子信息产业主体功能区
电子信息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是成都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高新西区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聚集区,承担了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任。目前已汇聚了一大批世界级企业,英特尔、格罗方德、富士康、京东方、华为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悉数在此布局。
据悉,高新西区空间规划结构为“一校”——电子科技大学、“一带”——清水河创智活力带、“一廊”——锦城绿道健康运动走廊。其中环电子科大区域将增加电子科大“一校一带”培育基地等创新平台,打造科技时尚的电子信息特色研发区;清水河创智活力带将打造为滨水岸线,形成由创新文化、科创集会、生活休闲、湿地生态段构成的创智活力带;锦城绿道健康运动走廊倡导运动健康新生活,建设有吸引力和归属感的产业社区。
定位为“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主体功能区、产学研协同发展的产业社区”,高新西区将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和电子科大协同创新平台,提升产业结构层次、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做优做实产业关键配套、创新服务平台、人才和政策环境,完善产业生态圈,打造高品质产城融合的标杆,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力争到2022年实现产值倍增,达到7000亿元,建设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布局“一江一心三廊九组团”
构建“四链一社区一体系”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位于成都双流区西南部,规划为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双创人才栖息地、世界级生物产业创新与智造之都、国际化生命健康小镇、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的创新实践区,具体将如何推动?
根据规划,国际生物城将形成“一江一心三廊九组团”的总体布局,即锦江生态带,永安湖为核心的生态绿心,依托原有生态本底,形成3条产业发展走廊,形成起步示范区、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等9个生态化、低密度、复合型组团。国际生物城将秉持绿色低碳、生态优先、文化植入、三生融合理念,打造国际生物城独特城市气质,形成“产业岛屿高密、生活科研低疏”的城市形态。
同时,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以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生物医药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以构建“四链一社区一体系”生物产业生态圈为路径,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服务、智慧健康4大产业主攻方向,加快形成面向全球、快速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服务全球、快速转移转化创新成果的能力,以及融入全球、抢占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的能力,加快建设全球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中心、新药研发外包服务交易中心、四川成都药物及医疗器械国际临床研究(GCP)服务中心、生物技术药物全球生产中心及四川成都国际医学中心。
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
确立“新极核”“新枢纽”“新家园”
3个定位
作为“东进”的重要阵地,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确立了“引领航空枢纽经济的新极核、支撑国家内陆开放的新枢纽、汇聚全球创新人才的新家园”3个定位。
5年实施130个重大项目 总投资达3100亿元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城市规划不断提升的同时,成都高新区以项目为抓手,不断推进重大项目落地生根,提升城市能级水平。按照市委加快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及园区总体部署,成都高新区将重点围绕产业提升能级,城市提升品质,5年内实施13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约3100亿元。
据悉,在提升产业能级方面,成都高新区将加快推进格罗方德、京东方、金融梦工场、国际生物城产业孵化园等重点产业项目。
围绕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的构建,成都高新区将全力推进格罗方德、京东方等龙头项目。整体投资超100亿美元的格罗方德12英寸晶圆项目,一期将于2018年底投产,二期也将于2019年底投产。针对京东方新型显示项目,京东方首期投资465亿元,还将追加投资930亿元,2022年总产值预计超过1000亿元。
围绕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构建,国际生物城产业孵化园、京东方(成都)健康产业园等重大项目也在持续推进。此外,成都高新区还将建设新经济大厦,打造“一带一路”新地标,构建新经济共享式孵化、培育、综合服务平台。
此外,在提升城市品质方面,成都高新区将加快推进文化中心、软件园国际交流中心等重大公建项目。力争5年内全面建成900公里慢行系统、378个公服配套项目、南区西区市政道路及管线、80万余平方米人才公寓。
【专访】
副市长、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范毅:
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发展极 奋力建设国际创新创造中心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我们深入思考了高新区在成都“一山连两翼” 城市新布局中承担的职责使命,确定了高新区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发展极、奋力建设国际创新创造中心的发展战略。”副市长、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范毅介绍,将依托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高新南区、高新西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构建“一区四园、多点支撑”的空间布局体系,打造“东进”和“中优”发展极核,实现区域共融发展。
具体来说,结合“四园”不同的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高新南区将重塑经济地理,转型“拥江”发展,以培育全球新经济策源地为牵引,全力打造成都中央活力区;高新西区和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则聚焦于建设高端产业主体功能区;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将重点发展临空经济,打造全国乃至全球航空枢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核。
以“一区四园、多点支撑”的空间布局体系为代表,成都高新区的城市规划有哪些特色?范毅介绍,针对各个区域的产业特色、资源禀赋、居住人群等实际情况,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高新区发展定位,总体上统筹规划,主要具有五大特色。
“首次提出了将高新南区建成中央活力区,着眼提升区域能级、提升城市品质,重塑南区经济地理。由背向锦江发展转为拥江发展,努力打造“成都中央活力区”。”范毅表示,此外还重视产业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建设。高新区有电子信息主体功能区和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两大功能区。根据规划,到2022年实现产值倍增,达到7000亿元,建设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同时白纸绘图、高点起步,在成都建设一个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双创人才栖息地、世界级生物产业创新与智造之都、国际化的生命健康小镇。
“我们还按照以人为核心的空间尺度,重点围绕“便捷、品质、特色、生态”四个词进行研究和规划落位,提出了生活城市建设的高新方案。” 范毅介绍,此外,规划还提出建设对外交往中心主窗口。以“中国-欧洲中心”为核心,联动金融城、新川、领馆区、锦江产业文化生态带、骑龙片区等周边区域,承载国家向西向南对外开放战略的落地实施,结合四川自贸区建设探索发展“一带一路”开放型新经济,打造 “一带一路”国际交往窗口,构建泛欧亚开放中心。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开宇:
建设“中央活力区” 争先“世界城市”建设
“此次规划在高新南区提出 “建设中央活力区”与“拥江发展”的概念,正是聚焦“中优”区域的特点与挑战,聚焦高新区在“区域主导产业特色”“创新精神培育”与“城市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独特定位而提出的。”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开宇表示。
在张开宇看来,高新区首次在成都市的规划层面,正式明确提出建设“中央活力区”的概念,是设计团队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发展理念,善用“世界眼光与国际标准”,顺应“世界城市”建设发展趋势的适宜选择。
“中央活力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2000-2004年编制的“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其目标为应对新时期,伦敦中心区在发展金融业、特色零售业、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面临的挑战而提出的。其核心理念为回归城市历史与文化,再造城市活力。让城市的精英阶层重新汇聚到城市区域,为一流人才提供一流的生产、生活与休闲、交流环境。目前,上述理念已经成为建设“世界城市”的主要发展趋势。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城市如纽约、巴黎、上海、深圳都在借鉴这个概念。“我们认为,建设“中央活力区”是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争先“世界城市”建设的必然路径。”
此外,张开宇还认为“拥江发展”概念的提出,就是改变以往以行政辖区为核心、以实体产业经济发展为核心的营城理念,从“以江为界”变为“以江为轴”,重塑南区经济地理。““拥江”发展就是要充分挖掘并利用好锦江的生态要素、文化要素强化锦江与高新南区在全方位、多时空的多项联系。”张开宇表示,“拥江发展”同时也是借助高新区“中央活力区”的打造,带动武侯、锦江等周边区域的“缝合发展”,让整个大区域“活跃”起来,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愿景】
创业人员刘洋:之所以选择在成都高新区创业,是因为这里有良好的氛围,人才济济、产业基础雄厚、政策红利多。了解到成都高新区已定下“三步走”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国际创新创造中心的发展目标,对成都高新区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希望搭上成都高新区发展的快车,与成都高新区共同成长。
大学生徐志远: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一直关注成都的发展变化。我学的是生物专业,非常看好规划为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双创人才栖息地、世界级生物产业创新与智造之都、国际化生命健康小镇、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的创新实践区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希望毕业后能到生物城工作,在成都安家乐业。
本报记者宋妍妍
新闻推荐
“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国际合作(成都)峰会现场HKIAC仲裁条款谈判演习会九江司法所送法进企业双流区司法局多举措服务经济建设本报记者王一多双流区司法局供图今年2月21日上午9点20分,当成都市双...
双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双流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