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主动作为 积极谋划

四川法制报 2017-12-22 01:52 大字

“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国际合作(成都)峰会现场

HKIAC仲裁条款谈判演习会

九江司法所送法进企业双流区司法局多举措服务经济建设

本报记者王一多 双流区司法局供图

今年2月21日上午9点20分,当成都市双流公证处的公证员将一份情况说明文件公证书递给某食品公司工作人员时,他们终于长吁了一口气。从2月20日下午3点了解到该公司涉外公证申请材料欠缺且时间紧迫后,这18个小时的特事特办,从受理、审查、核实、拟稿到审批、打印、出证,均在严格公证办证程序的基础上一律开启绿灯,为该区某食品公司产品出口美国解决了难题。

这样的情况并不常见,但双流公证处服务企业的态度却是一以贯之。“法律服务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一环,也是我们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双流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服务辖区经济建设一直是双流区司法局工作的基本原则。今年4月1日,成都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这给双流区的法律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顺势而为”“主动谋划”是今年双流区这项工作的主旋律,他们积极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在律师、公证、法治宣传等多个维度,为双流区经济建设做好司法行政服务。

大数据应对 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

走进双流公证处,里面熙熙攘攘,每个窗口都挤着前来咨询或者办理业务的人。“大数据时代,我们只能同样用大数据的理念、技术和资源应对,提高公证服务和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该公证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积极掌握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类型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共性、个性化需求,在自贸区建设、项目投资、招标投标、融资担保、进出口、市场拓展、知识产权等方面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今年,双流公证处推出“优先服务”三举措:建立102家重点机关企事业单位公证法律服务需求档案、数据库,随时做好数据信息更新工作;指派专人负责联络回访工作,随时了解其公证法律服务需求、意见及证后效果;开通绿色办证通道,优先受理、“一条龙”服务。记者注意到,这102家服务对象中有85家是企业,“优先服务”的措施提高了他们公证需求的办理效率。

成都自贸区挂牌成立之后,双流公证处主动出击,投身自贸区建设主战场,当好自贸区公证法律参谋。记者了解到,今年,双流公证处整合处内国际贸易、金融、证券、会计、法律、英语等人力资源,组建专业自贸区公证服务团队,负责办理包括自贸区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企业资质及相关证书公证、知识产权申请、贸易合同等多种法律服务。今年3月,双流公证处就选定1名中层干部,派驻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法律服务窗口担任首席公证员,并另配备1名专业窗口接待人员,全面承办各类公证业务。“我们按照1张业务清单+1张企业清单的方式,提供精细化的公证法律服务。”双流公证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公证服务清单初步列出了以自贸区入驻企业、组织为主要申请主体的各类常用公证清单,并梳理了PE投资、对赌协议、股权代持等新领域公证业务清单,注明了办证所需的资料及程序等;而企业需求清单是将自贸试验区内各类重点企业全部纳入建档范围,按照商贸服务、文化服务、通信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等分类,分门别类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库及法律服务需求数据库,并做到数据信息每月更新1次。

除此之外,双流公证处积极与区行政审批局(区政府服务中心)协调沟通,引进涉外公证自助受理机,当事人可以自己在受理机上办理出国、留学、移民、学历、婚姻公证等各类涉外公证。

今年以来,双流公证处为区国土资源局、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办理双流自贸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净用地面积为1470余亩的19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现场监督公证;为双流自贸区多家入驻企业进行网上公示、现场公示保全证据公证共24件;为自贸区企业员工办理出生、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无违法犯罪记录等涉外公证115件。

设律协分会 提高涉外法律服务能力

在双流公证处为该区经济建设忙得如火如荼的同时,成都市律师协会双流分会也在积极为当地经济发展添砖加瓦。这个2016年才成立的县级律协分会,目前在成都市律协、双流区司法局的管理和指导下一步步探索着前进,并于今年6月设立了涉外法律专业委员会,以更好的对接双流自贸区建设的法律服务工作。同时,双流区司法局邀请成都市司法局律工处和成都市律协涉外专委的领导结合自贸区建设,就如何着力于引进涉外法律服务团队和培育本土涉外法律服务市场等方面,为双流区法律服务机构会诊把脉,依托市上涉外法律服务领军人才库,以专家组形式提供法律服务,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培养该区律师涉外法律服务能力,主动服务于自贸区建设经济主战场。

12月8日,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管理局与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联合举办HKIAC仲裁条款谈判演习会在区自贸局成功召开,这意味着港仲正式涉足成都地区。成都市律师协会双流分会作为此次谈判演习会的协办单位,组织了成都市涉外律师事务所、成都市律师涉外法律服务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双流区涉外法律服务优秀律师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事实上,随着内地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外企业之间的合同纠纷将不断增加,而仲裁将会成为实用而且更高效的解决方式。”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副秘书长杨玲介绍,涉及国际商事纠纷时,仲裁往往比法律诉讼等更有效。成都市律师协会双流分会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蓉港合作,法治空港”,积极对接国内外调解、仲裁资源,让更多的优秀律师投身于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法治化、国际化水平。

今年7月29日,“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国际合作(成都)峰会在成都成功举办。此次峰会是近年来国际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有关“一带一路”法律服务的峰会之一,也是成都作为深度经济开放和“一带一路”向西开放重要节点城市举办的首次国际法律盛会。峰会举办前双流区就“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国际合作(成都)峰会成立领导小组,双流区司法局牵头组织,成都市律师协会双流分会协助,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我们组织双流区域内20余家大型企业代表和律师代表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此次会议,就是让企业和律师了解在这样的机遇中必须注意的法律问题。”双流分会工作人员说道。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双流投资法律服务指南》已经成稿,对中国税收与外汇管理制度、中国用工制度、中国合同法制度等八个方面内容进行了介绍。据双流分会工作人员介绍,这本书将会印刷成册,赠与来双流自贸区投资的企业。

送法进企业 大力开展法治宣传

双流区司法局在完善法律服务的同时,也将“送法进企业”纳入服务经济建设的范畴,他们通过法治宣传提升企业、员工的法治意识,从而营造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由于岁末年初是拖欠工资的高发期,一些行业和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时有发生。今年12月12日,九江司法所便带领驻社区律师到蛟龙社区某印刷有限公司开展了以“知法用法健康发展”为主题的送法进企业专题法治讲座。讲座以讲课和座谈交流形式进行,驻社区杨理杰律师首先就《劳动法》相关条款进行了讲解,重点针对“若遇到企业无故拖欠工资该如何维权”“哪些部门可以帮助职工维权”“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的事项”等内容进行宣传讲解,并通过一些实际案例为企业职工就加班超时、奖惩制度不公示、随意克扣工人奖金等情况进行深入浅出的解疑答惑。

双流区司法局宣教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他们主要以司法所为主体,邀请律师、法官、检察官等司法工作人员走进企业,发放相关的普法资料,为经营者和员工进行法治宣传。“活动虽小,但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是必要动作。”该负责人讲道。

同时,成都律协双流分会和双流法律服务志愿者协会也承担着这样的职能。企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元素,一直是他们的普法对象。据不完全统计,这样的“送法进企业”活动,每年在双流全区可达几十场。

新闻推荐

吃黄甲阮氏麻羊汤,品小镇家族40年经营传奇故事 今日冬至,请收好这份黄甲麻羊汤吃喝攻略, 去黄甲感受有内涵的羊肉汤

今天是传统的农历冬至节,吃羊肉汤是成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仪式。正逢黄甲麻羊节举行期间,去黄甲品味正宗的麻羊汤,或将成为你美食生活中最有内涵的一次体验。在当地人的印象中,黄甲街道的羊肉汤就像...

双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双流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