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麻布上绣出童眼中的缤纷世界闹年锣鼓和竹琴延续家乡风韵 小小传承人 接过传统文化接力棒

成都晚报 2016-11-10 00:00 大字

正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成都,拥有4000多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其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品牌早已享誉世界。精致华美的蜀绣、栩栩如生的棕编、展翅高飞的风筝、响彻云天的铜锣……如今在成都市的城乡少年宫中,孩子们亲身体验、学习和传承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课目,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怀正在潜移默化中滋长。

传统文化融入生活

全校孩子都养自己的蚕宝宝

书本中反复提到的传统文化,离每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到底有多远?身着白底蓝色绣花汉服,绣着各式花样的团扇,用蚕茧制作手工艺品……在古韵悠悠的成都市锦江区娇子小学,充满古朴厚重的蜀文化气息近在眼前。五年级2班的夏韵怡同学就正专注于完成一幅蜀绣作品,下针、拉线,举手间透出一种古雅气质。晕针、滚针、切针,不同的图案要用不同的针法,在她看来,蜀绣的针法真是变化无穷。

“我们学校的每一个孩子都养过蚕宝宝。”学校德育处主任李静告诉记者,学校开展了以桑蚕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社团活动。“蜀蚕吐绣”是学校一门跨学科的整合性活动,除了制作精美的蜀绣之外,还包含科学课养蚕、语文课写日记、数学课做测量、制作蚕茧工艺品等内容。“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中,孩子们也感知美术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用简单材料美化生活,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在青白江区人和学校,孩子们刺绣的材料,则是更简单易得的麻布。“爸妈都在成都工作,爷爷奶奶眼睛看不清,如今缝补衣服常由我来做。”八年级三班的付仕豪同学是刺绣社里唯一的男生,加入刺绣社让他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美术老师钟春燕说,这所学校留守儿童人数达90%以上,刺绣社不但让他们传承传统文化,也收获了快乐和自信,“学校里教的生活技能,对爸妈不在身边的孩子来说,也很实用。”

彰显浓郁地方特色

手工达人爱上家乡的棕编

邛崃有风筝、新繁有棕编,各具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项目,也融入了一所所学校少年宫里,孩子们用灵巧的双手传承着传统技艺。

邛崃市的国际风筝节远近闻名,桑园镇更是著名的风筝放飞之乡,有流传千年的金鱼风筝、蜻蜓风筝,也有别具创意的变形金刚风筝、自画像风筝。在展示现场,邛崃市桑园小学六名同学为大家做起了风筝:绘图案、扎骨架、黏风筝、绑斗线,娴熟而沉稳。

“我们全家都喜欢风筝,我要做风筝送给爸爸妈妈。”三年级的李鑫蓉这学期才加入学校少年宫学习做风筝,如今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一只蜻蜓风筝的制作。据风筝社团的负责老师苏登良介绍,学校从2011年起,便给3-5年级的学生开了一门风筝课。

一条蛇,一只蜻蜓,一只螳螂,一朵玫瑰花……新都区新繁镇龙安小学的孩子们入迷地编织着自己喜爱的各种艺术精灵。他们手腕上下翻动,小小的手指拿着棕叶一压、一编、一按,一个棕编小摆件就做好了。“十多分钟就可以做一只蝴蝶,编一条小龙则要花大半天时间。”五年级的黄泯汐说自己从小爱做手工,2013学校少年宫开设传统棕编课后,黄泯觉得自己“找到了组织”。

“让孩子们从小爱家乡、爱中国文化,就从具体的一个个棕编小艺术品开始。”棕编课指导教师王芳说。

民间艺人走进校园

小男生成了竹琴的传承人

在成都,许多民间艺人纷纷走进学校少年宫,将穿越千年的民俗传统文化带到孩子眼前,甚至还把其中的佼佼者发展成了传统技艺的传承人。

“咚咚咚……”彭州市葛仙山镇九年制学校的“闹年锣鼓”开演了,20名孩子身着抢眼的黄色演出服,分别用鼓、锣、钹、马锣演奏起来。六年级1班的杨石涛坐在队列正中间的位置,他司职鼓手的角色,自豪地宣称:“鼓是‘指挥官\’,因为我的节奏感是最好的,所以负责了鼓这一部分。”

“‘闹年锣鼓\’是一种在川西民间流传了300多年的打击乐,曾是彭州人最喜欢的贺岁表演。”学校音乐老师罗仕平说,为传承这一即将失传的民间文化,2014年11月在当地艺术家和著名川剧鼓师王兆熊的指导下,学校挑选了20名学生作为传承人开设了社团。

在双流区双华小学少年宫的曲艺社团里,孩子们已经可以表演竹琴、变脸、金钱板等四川传统曲艺。“我们学校主要打造竹文化,而四川竹琴又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学校德育处主任张云浩说,加入曲艺社团让很多孩子爱上了家乡传统文化。五年级5班的蔡博文曾经学过许多乐器,最后发现“竹琴才是真爱”,课余时间都被他用来练习竹琴,如今他已被一位四川竹琴民间艺人看中,收为了徒弟。

成都晚报记者 易欣雨 何亚男 摄影 吕国应

新闻推荐

关于对2016年度四川省志愿服务评选活动拟通报表扬对象的公示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四川志愿·携手圆梦”2016年度四川省志愿服务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经各市(州)文明办及省文明委相关成员单位、省直相关部门层层...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