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悔献高原倾情援藏写人生 ——成都市双流区第三批援建巴塘干部群英谱(下)
付家毅,男,汉族,35岁,中共党员,工程硕士研究生。现任巴塘县安监局副局长、地巫乡中珍村第一书记。李彦自,女,37岁。现任巴塘县发改局副局长、地巫乡坝伙村第一书记。王家全,男,52岁,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高级教师。现为四川省教育学会心理专委会理事,巴塘县中学支教老师,半年来写了约10万字的《援藏日记》。钟玖金,男,40岁。现任巴塘县夏邛镇党委副书记、波戈溪乡普达村第一书记。唐燕,女,36岁。现任巴塘县文旅广体局副局长、夏邛镇架炮顶村第一书记。周云峰,男,48岁,现任巴塘中学政教处副主任。吴松,男,50岁。现任巴塘县中学校长助理。
■ 本报记者
忠诚坚守 倾情援藏
——记巴塘县安监局副局长、地巫乡中珍村第一书记付家毅
2014年8月,付家毅告别年迈多病的母亲和年仅3岁的儿子,主动报名参加了“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计划”,来到巴塘县挂职。
在援藏期间他始终把巴塘当故乡,把藏区群众当“家里人”,克服高原缺氧困难,主动与援藏队友一道赴巴塘县最远的乡村调查了解情况,为格木村小、昌波中心校、甲英乡中心校送去紧缺的学习用品和教学用具。同时克服种种困难,到尚未通公路、缺水缺电无通信信号的甲英乡波戈西村调研,与村民们同吃同住,一家一户入户面对面座谈交流,细致了解每户村民的家庭情况,认真记录了49户藏族群众的实际困难和最急需求,并主动把波戈西村精准脱贫整村搬迁工作向党委政府汇报并将其纳入了“十三五”对口援建规划。两年来,付家毅与队友们一道,足迹遍布巴塘县19个乡镇,被老乡们亲切的称为援藏“康巴汉子”。
付家毅始终把挂职当实职,以挂职工作为“分内事”。在挂任巴塘县安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职务后,他主动协助做好巴塘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针对藏区安全生产主要涉及水电站和矿山、且较为分散和偏远的实际,到巴塘后第3天,他就赶赴海拔4500米的夏塞银矿检查安全生产,他还对全县20余家安全重点单位进行安全专项检查,帮助发现隐患53处、整改53处,隐患整改率100%。
付家毅始终坚持抓援建做实事,以项目推进为“硬指标”。除在安监局挂职外,他还担任了双流对口支援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以及教育援藏项目组组长,他主动对接巴塘县教育局,把援建项目落到实处。为督促巴塘县教育园区设备采购项目尽早完成,他先后10余次到项目现场查看,与业主单位、施工单位认真交流,帮助出主意想办法。为确保教育对口帮扶工作取得实在效果,他多次组织教育局、巴塘中学相关人员召开座谈会,及时了解学校、教师的培训需求,协调双流教育局高效完成了“送教进巴”、“名师蹲点”、“跟岗培训”等活动。尤其是每年组织开展的“格桑梅朵”工程“三进”活动,他既要与双流对接活动的方式方法,又要关心巴塘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更要细化到活动全程孩子们“吃什么”、“住哪里”、“是否安全”,费心费力,但他每次都全程跟随陪伴,孩子们在成都的每一点收获成长,都让他深深体会到其中的价值和快乐。
去年7月底,付家毅在体检中查出了包虫病弱阳性,尽管只是弱阳性,但这个被医学界称为“虫癌”的疾病,也让他经历了重大考验。组织非常关心,家人非常牵挂,要求他暂时不回藏区,尽量在内地吃药休息,可他放不下心中的高原情节、丢不开手中的援藏事业,为给梦想一个回应、给人生一场体验、给承诺一份拼搏,他经过短暂治疗,毅然不顾家人的劝阻返回藏区,边吃药治疗、边坚守工作岗位。去年他被评为巴塘县优秀共产党员。
高原绽放的格桑花
——记巴塘县发改局副局长、地巫乡坝伙村第一书记李彦自
“真情援藏,无悔选择”。这是双流援藏干部李彦自所恪守的诺言和所践行的行动。
去年8月,李彦自告别年已古稀的双亲和9岁的女儿,抛开优越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毅然决然加入了省委“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的行列,来到巴塘县挂职锻炼。从那天起,她就始终坚信高原是人生大舞台大考场,始终恪守选择援藏无悔青春的坚定信念。
作为双流对口支援巴塘女干部,在其他人眼里李彦自就是典型的“女汉子”。对涉及援建项目需下乡调研的工作安排,从不把自己当女人,其他男同志一样吃干锅盔、睡大通铺从不叫苦叫累。两年时间,她的足迹走遍巴塘10多个镇乡。特别是到巴塘县甲英乡波戈溪村调研检查援建项目,乘车2.5小时走过蜿蜒山路,骑马3小时翻越2座山峰,步行3小时到达巴塘县偏远的波戈溪村,到达该村后,没顾得上休息李彦自就立即和其他援藏干部一道,对双流援建的棒空式学校进行了检查,详细了解了学校开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教师配备、教学设施、教学用品等同教育局行了沟通协调,确保小学能如期开学。援藏以来,就是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敬业精神,让李彦自了解了藏区、认识了高原巴塘。
李彦自按照组织安排在发改局挂职,具体负责援建项目的督促推进工作。为加快项目推进,她主动下乡了解项目推进情况,积极参加与各部门的座谈交流,牵头对双流四年来的所有援建项目进行了全面摸底,建立了双流援建项目的“民生账单、产业账单和基础设施账单”,为进一步细化推进项目奠定基础。她还发挥自身特长,针对项目推进实际,结合调研情况,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提出了建立援建项目月联系会议、周报告制度、进度台账和通报制度等建议意见,有效促进了项目建设。
在日常工作中,李彦自发现藏区项目管理与内地经济发达区县项目管理工作存在诸多不同,比如项目前期阶段,因经验缺乏而出现立项内容不完整、招投标政策理解不一等。根据省、州委地方性规章制度及下达相关政策文件,理论结合她在双流从事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招标投标实务经验,在巴塘县委党校对全县各部门、镇乡相关项目管理业务人员进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招投标管理培训,全县各部门受训面达100%,参训共近100人。
在多次下乡调研、多次进藏家走访后,藏区群众的生活、藏区儿童的愿望,让李彦自的心里一次次受到冲击和震撼,她坚定了一个想法,“一定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帮藏区的小朋友,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温暖”。去年5月,李彦自主动申请,作为双流县援建项目——格桑梅朵绽放工程“三进”活动(进学校体验现代教育、进家庭结对认亲、进成都感受祖国繁荣)的结对家庭,如愿成为巴塘县一名小学生益西志玛的汉族“母亲”并全程参加了活动。在活动期间,她把益西志玛接到家里,与自己的儿女同吃同住同玩耍,以一个母亲的身份精心照料益西志玛的生活学习,让益西志玛感受到了汉族家的温暖、感受到了汉藏的深厚情谊。
播洒希望的种子
——记巴塘县中学副校长王家全
2014年了解到巴塘缺教师,王家全当即就萌生要去援藏的想法。老婆质疑说:“老爸今年90岁了,儿子马上就要高考,你不想要这个家了?”儿子关心道:“你都50多了,颈椎又有病,真是在拿生命开玩笑!”朋友也担心地劝说:“那里高寒缺氧、对心脏又影响,还有包虫病,一旦感染上了,后果不堪设想!”他们的一席话还真把他蒙住了,但丝毫没有熄灭他对援藏的热情,就在他加紧援藏准备时,2015年 7月8日父亲去世了。他噙着悲痛的眼泪交了援藏申请。8月28日,岳父拄着拐棍专门为他饯行,当着全家人鼓励他说:“你去巴塘援藏,我感到荣耀,我们支持你!”王家全最终带着援藏梦想,翻开了人生崭新的一页。
两年来,他坚持每天6点钟起床,有时零下十几度,也要提前进教室,从未迟到一次。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他每一次的家访他都要艰难行走一天时间;有时被紫外线灼伤脸要掉一层皮;有时因路途远,住在藏家,晚上零下20来度,冷得戴着帽子和口罩睡觉。去年12月19日早晨6点过,次邓珠两兄妹就开始读书,次邓珠的父亲端着洗脸水跑到他床前高兴的说:“王老师,孩子们变了,过去他们在家从来不读书。”
王家全用成绩来证明援藏,坚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所教的两个班,成绩不断提高,他与藏族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孩子们亲切地叫他“王帅哥”。 学校中途把王家全调回成都上“七中网班”的课,两个班的学生跑到他教室里哭着不走,班主任跑到校长那里去把他要回去。期末考试,所教的两个班考全校第一名,他自己花3000多元买了《中国成语故事》等书来奖励进步的孩子。
一学期写下10多万字的《援藏日记》,一时间,王家全在双流、在巴塘成了名人,《中国网》报道过王家全的先进事迹。有几篇文章已经在《双流报》、《民进四川省委网站》等发表,国家级杂志《教育》编辑称赞他的《援藏日记》可以对教师起引领作用。去年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记者程曼祺,对他的学生进行了采访。记者问:“将来的理想是什么?”他们回答:“将来做一名像王帅哥一样的优秀教师。”充分说明藏族学生喜欢王老师,认同他,崇拜他,这是对他最好的回馈。
在平凡琐事中做好援藏
——记巴塘县夏邛镇党委副书记、波戈溪乡普达村第一书记钟玖金
经过2年来,钟玖金不断地向单位里的藏族老干部、汉族干部学习请教,已初步了解掌握了藏区历史和自然环境的来龙去脉,增强了工作热情和信心。
在夏邛镇挂职工作岗位上,积极学习书面材料来了解夏邛,通过实际工作中更进一步了解夏邛,同时自己也实地开展调研夏邛镇情;从内地经济建设角度来看待夏邛的发展,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发现夏邛镇经济产业发展的优势,积极为全镇的经济建设出谋划策,积极争取夏邛镇蔬菜大棚建设推上援助建设项目,为县城人民的菜篮子着想,为夏邛老百姓的经济增收着想。
在担任健康惠民小组长岗位上,涉及的援助建设项目7个,投资金额多达2300余万元,在援助巴塘县医院建设资金帐务涉及十几个小项目,每个小项目又涉及的施工合同、采购合同及明细多如牛毛,钟玖金先后跑了10几次,耗时近2个月才把资金明细帐弄个水落石出。两年来,他先后联系3个乡镇、2个学校、县敬老院组织双流、新津援藏干部进行了“四送”活动,行程上千公里,送去价值15万元的药品,为农牧民就诊上千人;所到之处,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2015年4月,组织安排钟玖金到县委组织部工作,此时既肩负援藏指挥部人才小组工作又部分担负县委组织部临时安排的工作,自担任临时党支部副书记以来,他经常组织大家一起学习研讨,还主动分担了“软乡弱村”整顿工作中的信息收集整理报送工作,与同事合力采写了一篇软乡弱村新闻信息在甘孜州电视台播放;同时也是承担援藏指挥部与巴塘县组织部的信息交流工作,当好双方的工作联络员。
近两年来,虽然钟玖金所做的工作琐事平淡,但他总是那样兢兢业业有条不紊的做好每项工作“深感援藏工作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怠慢”正是他这样随时提醒着自己,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由于他工作出色,去年7月被评为“巴塘县201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无悔的青春选择
——记巴塘县文旅广体局副局长、夏邛镇架炮顶村第一书记唐燕
2014年7月,双流第三批援藏干部出发了,唐燕也和大家一样,背上行囊、告别家人,踏上了无悔的援藏之路。
接过上一届援藏干部的接力棒,巴塘县在“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下,面对绝好的机遇,她认真研究了《巴塘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深入海拔4000多米的格聂景区、措普沟景区,克服高原缺氧、饮食及交通极为不便的困难,详细了解了巴塘旅游资源和交通区位,撰写了《关于巴塘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等调研文章;为了提高巴塘旅游接待能力,巧借巴塘藏家乐示范户的援藏项目打造,极力发展旅游民居接待,对愿意从事旅游民居接待的原住民进行系统培训,提升整体的旅游服务水平。2015年,因为工作出色,被州委组织部抽调到海螺沟协助景区创建工作。她没有怨言,欣然前往。在海螺沟景区工作期间,她负责完成了景区227个管理制度建设、5个大型营销活动开展、综合环境秩序整治以及国家5A景区创建培训等工作。海螺沟景区于2015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定环节。
2016年,她再次回到巴塘,并担任夏邛镇甲坡地村第一书记,为推进甲坡地鲜花音乐小镇项目的实施,她走村串户,对工程建设吹毛求疵,村上的书记、村长都说,来了个这样的女书记真是我们甲坡地村的福气啊。鲜花音乐小镇的建设顺利推进,对未来巴塘旅游产业的发展、农牧民的增收奠定着坚实的基础。
援藏工作对于唐燕的人生是一笔财富,是无悔的青春选择。作为援藏女干部,她有着“忧国忧民”的广阔胸怀,她的援藏生活是快乐的,她坚信的人生态度是:做好个人、带好队伍、干好业绩,才能不失于自己、不负于人民、不愧于国家。
选择支教 就是选择感动
——记巴塘县中学校长助理吴松
有人说,支教是一种经历,是一种磨练,是一种人生财富,而吴松觉得,它更像是人生的一种奉献和感动。
2015年8月,他再次踏上援藏支教之旅,怀着满腔的兴奋与热忱,走进了巴塘县中学支教。
作为一名支教教师,绝对服从学校的安排,本该教八年级的英语。由于学校的具体情况,学校安排他教两个毕业班,他上学期所教的学生听到这个消息时,立刻跑到办公室对他说:“吴老师,您为什么不教我们了?难道您不喜欢我们吗?”很多学生留下了眼泪。看到他们渴望的眼神,他感动了。他对学生们说:“即使现在我不能教你们了,你们也一定要好好学习,记住我给你们平时所说的一切。”最后学生们对我说:“吴老师,我们可以向您提一个要求吗?”他当时我很惊讶,他们会有什么要求呢。他们说:“我们今后有什么问题可以来问您吗?您可以帮助我们吗?”吴松十分感动地说,“无论你们今后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都可以告诉我,虽然我不能教你们了,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们的。请相信我。”学生们听到他说的这些话后,眼里含着泪花默默地离开了。
“吴老师,您真是一位好老师,您的课浅显易懂,我们很感兴趣。您不仅教我们知识,还给教给我们很多人生的道理。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绝不辜负您对我们的期望。”
当听到学生的这些话,吴松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大了,他更加坚信自己选择是对的,自己奉献是值得的。
“人生几何,岁月匆匆!感谢生活再次让我有这样的经历。感谢两校领导为我创造了良好的特殊支教条件,让我能够从从容容、踏踏实实地书写我的支教生活!支教,它将是我的人生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让我说支教的感受,我会说,有志而来,有为而归,平淡并享受着,付出并收获着!”吴松在他的援藏日记中这样写道。
驻足凝思 无悔今生
——记巴塘中学政教处副主任周云峰
清晨六点,天还没有亮,为了不耽误教学工作,得了“蛇缠腰”的周云峰每天却依然坚持准时起床,准备早自习所需教学资料。
“蛇缠腰”,医学名叫带状疱疹,这个病痛让周云峰半年前吃尽了苦头,但他不是那种矫情的人。在病痛面前,周云峰选择了坚强地工作,决定坚决不回成都治疗,因为巴塘的孩子们需要他,经过一周的医疗与调整,加上学校同事和双流县对口援巴工作队干部与其他兄弟姐妹的共同关心,周老师的病情终于有了很大好转。
周云峰带病坚持工作的事迹感动了巴塘中学的全体师生,也感动了家乡父老。有记者来采访他,但是他却一口回绝了。他说这一点小病就把人给糊弄住了怎么行呢?也有人说反正学校领导都同意自己病休,何苦还要去巴塘呢?可周老师却回答说做人要有底线,明明可以上班为什么一定要耽误学生们的学业呢!
周云峰是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他在内地有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但对于藏区,他之前却是白纸一张。一次在与一位同行相聚时,谈起藏区这才促成了他的援藏之路。
初到巴塘,“高原江南”确实让周云峰欣喜了一把。然而随着时间一长,他渐渐地发现这里的孩子其实比内地的更加需要学习,因为这里的各种条件远不及内地,比如汉语学习环境、教学师资、教学设备、教学教育管理模式及教师们的教学理念等都远远地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为此,周云峰找到同他一起到巴塘支教的华阳一中的李杨老师,讨论是不是可以在学校搞些活动,提高学生们学习汉语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他们向学校提出搞“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的想法。学校领导觉得这个主意很有创意,对他们的想法大加赞赏,并在2013年9开展了这项活动。经过这次活动,学校里真的掀起了学习中国古代经典的热潮。自2013年8月来到巴塘,周云峰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教学活动中。两年多来,他教的班几乎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有人问周云峰你后悔过援藏支教吗?他总是微笑着回答说:绝不后悔。
新闻推荐
入汛以来,泸州市纳溪区东升街道严格落实各项措施,扎实做好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东升街道本着“早准备、早落实、早安排、早排查”的原则,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与各村(社区)签订防汛目标责任书,实行防汛...
双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双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