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建,让他们住上了新房学会了种菜
王大龙新农村扶持项目只是双流援建巴塘的28个重大项目之一——
开栏语
2012年省委、省政府作出第一轮五年(2012-2016年)对口支援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决定由成都市锦江、双流、龙泉驿等10个区县,分别对口支援甘孜州10个县。5年来,成都市共计派出上千名各类干部人才援藏,为藏区发展添砖加瓦,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2016年,成都援藏工作进入第一轮五年的收官阶段,许多援建项目进行到关键攻坚阶段,援藏工作迎来大考。
从即日起,本报将推出特别报道——2016援藏纪行。选择成都对口援建的金沙江沿线巴塘、白玉、德格三个县,深度纪行,关注藏区的沧桑巨变,体验援藏工作的艰辛与不易,记录藏区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因你而改变”的动人篇章。
□本报记者 冉倩婷
5月12日一早,记者跟随李彦自、付家毅等成都市双流区援藏干部从巴塘县城出发,前往苏哇龙乡王大龙村。
因为多次遇到突发性拥堵,全程用了近三个小时,比预计时间多了一个小时。“我们一周要来两三次,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同行的援藏干部李彦自说,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大家来这里的热情”。
一下车,记者当即体会到李彦自所说的热情从何而来。
举目四望,这片山谷绿地在周围土壤贫瘠的大山中显得弥足珍贵;高原的炽热阳光,跳跃在菜地、树林、小河、庭院之间。
在双流五年来的倾力援建下,这个谷地中的村落焕然一新,正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机遇与推力
在村支书土登的陪同下,一行人刚走进王大龙村,就被热情的村民洛松多吉请到他家里喝酥油茶。
洛松多吉不会汉语,拉着土登给他当翻译。“老人家说,住在现在的房子里,心里很舒服。”土登认真译给大家听。
原来,洛松多吉一家以前住在山上的一栋土房里,一楼“住”牲畜,二楼住人,喝水也只能从山沟里取。2012年,双流援建巴塘的王大龙新农村扶持项目启动,洛松多吉一家从山上搬下来,住进了新楼房,用上了干净水,房前还有了一个宽敞美丽的庭院。借着土登的翻译,洛松多吉站起身,指着楼房外的一个圈舍说:“我家的牲畜现在都住那里。”
“洛松多吉家的情况以前在王大龙村非常普遍,人畜混住,容易引发疾病。为了改善这种状况,王大龙新农村扶持项目中,‘四改三化\’是主要内容。”李彦自介绍,四改即改水、改厕、改厨、改圈,三化即庭院的硬化、绿化、美化。
同行的巴塘县委副书记姜健康,用“机遇”来形容巴塘与双流的相遇:2012年,巴塘启动了全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巴塘制定政策将每年财政收入的60%用于新农村建设,但由于总体财政收入有限,工作推进有难度,恰好那一年,双流来了。”
借助双流援建的王大龙新农村扶持项目,每户村民在农房改造上能够享受到双重补助,包括来自双流的2万元和来自巴塘的1万多元,这让当地村民改造积极性很高。“这也给了巴塘全县的新农村建设一个很大的推力。”姜健康说。
王大龙村共103户,截至目前,除了不需要改造的3户外,剩余100户已经全部完成改造。
造血与生长
“想要给予一个村落真正的生命力,光建房是不行的。”双流对口支援巴塘指挥部指挥长杨金富很清楚,以产业造血,才能让新村的蓬勃生命力“可持续”。
其实,对产业,王大龙村并非没有想法。土登说,“我们想搞蔬菜产业想了很多年,但一直都不敢。”
不敢,是因为没有经验。这个囿于藏区高山中的村子里,从来没人种过蔬菜。但双流对口支援巴塘指挥部却从中看到了巨大的潜力。
经过调查,由于巴塘县的气候高寒、土壤相对瘠薄,蔬菜种植面积较小,全县90%的蔬菜都是从云南运过来的,新鲜蔬菜很是“抢手”。以南区海椒这个蔬菜品种为例,县城的菜市场里,刚上市时每公斤价格在22元到30元之间,上市高峰期也能达到每公斤近10元。“种蔬菜在这里很有致富空间。”同行的援藏干部付家毅说。
而让土登们望而却步的“高山蔬菜种植技术”,对背靠成都这一农业技术资源富集地的双流来说,并不是难事。
很快,援藏干部们在村里启动了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并引进双流的农企对接模式,鼓励村民直接与企业展开直供合作。在双流的技术支持下,王大龙村已经有了1.4公顷蔬菜种植基地,并与位于旁边正在建设中的苏哇龙电站建立了农企对接关系。
“这个月底,当季的白菜、莴笋一成熟就会直供给苏哇龙电站。”土登指着脚下的菜地说,“这个电站现在有1万多名工人,我们计划接下来将蔬菜基地扩大到200亩。”
与打造蔬菜产业同时进行的,还有针对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的“技改造血”,以及探索发展酸石榴产业的“经济林造血”。“王大龙村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已经由2012年的3900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5960元。”付家毅介绍。
质变与新芽
从蔬菜基地抬头往上望去,王大龙村背后的大山上,有一条盘旋的山路。这条路,不管是对于援建方双流,还是被援建方王大龙村,都是一个惊喜。
去年,王大龙村对双流对口支援巴塘指挥部提出,想修一条路:“我们想要发展旅游。”
这是一条计划之外的路,但双流慷慨伸出了援手。
5月16日下午,记者跟随土登,乘车踏上了这条路。从王大龙村到达“尽头”的工地,一共8公里。“再修两三公里,就能到一座非常美丽的神山。大概6月底就能修完,等路通后,就要在沿途选好的位置种桃花了。”土登说,这些发展思维“都是受双流的启发”。“当王大龙村说明为什么想要修这条路的时候,我们觉得很惊喜。”杨金富说,在双流援建巴塘的过程中,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这种“发展思维上的质变”,“藏区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本地的人民。”
体现“质变”的不光是这一条路。王大龙村种了很多核桃树,村支书土登家的房前屋后也种了不少,不过有三株看起来不一样,“王大龙村传统的品种卖不起价,我就找双流的援藏干部帮忙,找专家来给这三株做了新品种嫁接,效果好就推广。”
在王大龙村的核桃树“种植史”上,这三株核桃树“前无古人”。刚嫁接不久的枝干上,鲜嫩的新芽正在积极萌发。
双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双流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