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里的字短情长

家庭生活报 2021-12-16 00:55 大字

一个月前,邛崃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收到了一面特殊的锦旗——这是今年80岁的患者陈婆婆凑钱送来的。

“陈婆婆的儿子身患重病,孙子又因为尿毒症不幸离世。她说要送锦旗,我们拒绝了,实在不想增加婆婆的经济负担。”针灸科护士长侯志茹说,事情还要从半个月前说起。陈婆婆的老伴早就去世了,剩下年迈的婆婆与儿子相依为命,后来,儿子因脑出血后遗症来到医院针灸科治疗,陈婆婆不放心,亲自来照顾住院的儿子。“渐渐地,儿子的病情有了好转,而积劳成疾的陈婆婆却因腰椎间盘突出症、糖尿病住进了针灸科。” 侯志茹说。

刚开始的几天,面对“每日餐后两小时测血糖”的医嘱,陈婆婆每两个小时都会到护士站询问。“给陈婆婆反复交代过,她可能没有理解到,后来为了不让婆婆担心,护士每班记录下她吃饭的时间,做好交班,由护士定时去病房给她测量血糖。”侯志茹表示。

“刚开始几天,每天都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担心儿子,又担心我的病情,多亏刘艳医生不厌其烦地对我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法,儿子躺在床上不方便动,刘克泓医生还专门给他进行床旁中医治疗、帮他翻身,他们每个人都很照顾我们母子,真的很感动。”回忆起住院期间的点点滴滴,陈婆婆含泪说道。

尽管科室的医护人员都表示自己只是做了职责所在的事,不让陈婆婆再花钱送锦旗了,但陈婆婆却很坚持,“我要感恩,每个对我好的人,我都要记住。”

不久后,一面写着“尽职尽责 服务周到 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的锦旗送到了医生办公室,不同于其他收到的锦旗,这面锦旗是陈婆婆借钱做的。

然而一边是生着病的自己,一边是还需要继续治疗的儿子,治疗的钱又从哪里来呢?就在陈婆婆为接下来的治疗费犯愁的时候,针灸科群内发布了一条筹款信息:“各位老师,我科住院患者陈婆婆,家境困难,儿子生活不能自理,希望大家能伸出援手,各位老师自愿捐款,金额不限。”随着消息的发布,一个个的红包在群内发送,一颗颗爱心在接力。最终,护士长将筹集到的2650元钱交到了陈婆婆手中。

“中医尤其讲究‘身心同治’,我们不但要尽最大努力解除患者身体上的病痛,也要给予病人心理关怀和情绪支持,这样更有益病情康复。”陈婆婆的主管医生刘艳说,身为医生,不仅要精进医术,更应无论何时何地,对患者保有一颗仁爱之心。 (夏丽鹃)

新闻推荐

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本报讯(杨淇媛记者王南桢)今年以来,前进镇纪委主动作为,认真履职,把纪检监察工作融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全力为镇域...

邛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邛崃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