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携手 破解优质稻收储难题

四川农村日报 2018-10-27 05:49 大字

□本报记者 樊邦平

在现有国家粮食收储体系中,优质稻并未实行单列收购,稻谷“优质不优价”的现象依然存在。但在四川,由中储粮成都分公司发起,中化集团和中粮集团参与的一个优质稻产销合作项目,以订单种植,定向收储和加工的形式,破解了优质稻流通这一难题。

订单种植 农民种粮效益高

“今年和中化的合作太好了,他们不仅帮忙卖掉了1000吨稻谷,还让我的稻谷每亩增收了100余元。明年我要加大同他们的合作力度。”10月24日,在邛崃市冉义镇,谈起今年的稻谷种植和销售情况,成都市四泓种植专合社负责人王洪高难掩心中喜悦。

四泓种植专合社种植了水稻4000余亩,收割稻谷2000余吨,今年他们首次与中化集团合作,种植优质稻,由中化集团提供农资和技术支持,并帮助销售。今年9月底稻谷丰收,1000余吨烘干后的稻谷被直接拉往了中储粮成都分公司的仓库,一次性缓解了专合社的销售压力,而且经过测算,专合社的稻谷因品质提升,每亩的收益更增加了100余元,这让冉义镇的农民们喜出望外。

“跟中化合作,我每亩水稻的产量增加了100斤,生产成本降低了100元,综合计算下来,我一亩水稻能多赚200余元。”大邑县种粮大户钟燕萍告诉记者。

去年钟燕萍与中化集团签订了水稻种植协议,公司提供种子和农资,并全程提供技术支持,水稻收割后,公司按照国家托市收购价格来保底收购,钟燕萍也可以自主选择销售渠道,价格随行就市。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深挖天府文化传统平乐文创产品走俏

本报讯(记者杨艺茂)“七彩灯笼是平乐的特色文创之一,看起来非常传统典雅、色彩丰富、形状多样,深受各地游客喜爱,已成为平...

邛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邛崃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