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魅力天府,韵味古镇

成都商报 2017-12-16 03:18 大字

如今呈现在世人眼前的古镇,代表了成都的古蜀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移民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这些文化是天府古镇得以称为历史文化名镇的主要资本,也是迥然有别于其他省市古镇的显著标志。

深入到各个古镇,不仅能看到物质的形态:有形的民居建筑、宗祠、书院、寺庙、码头、茶楼、酒肆、道路、桥梁以及古树名木,还能感受到非物质文化的厚重:民间歌谣、民间灯舞、戏曲坐唱、传统工艺、农事节庆、交易方式等。

这一次,让我们跟着古镇爱好者杨松一起,去探访我们身边那些名气还不算太大,却非常有意思的古镇吧。

新繁

唐明遗风今犹在

新繁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当时古蜀国王望帝杜宇,率先民从山地来到濛阳一带定居,时称“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繁县。三国时期,部分繁县居民顺江南下,来到今青白江南岸聚居,蜀国又将归降的陇西凉州胡人及河间、河关、临三县百姓迁此筑城定居,用以拱卫京城成都。为表区别,这里取名“新繁”。如此算来,亦有1700多年历史了。

新繁历史上一直属县制城邑,规模比普通场镇大出许多,名胜古迹也多,清初县令郑方城在诗中溢美新繁有八大古迹:即新繁汉代遗址、东湖、杜康墓、螟水桥、青白江、东湖瑞莲、望雪楼和大飞石。现存有价值的古迹尚有十余处,其中以龙藏寺和东湖两处最为珍贵。

苏州园林多建于宋代后,而新繁东湖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唐代园林,为唐代李德裕任新繁县令时开凿。北宋时新繁县令王益(王安石之父)作诗盛赞东湖“荷花千柄并蒂开”之美景。现园林建筑为同治年间培修,布局仍保持着唐代古典园林风貌。虽无江南园林的精巧繁复,却显得简朴天然。夕照亭、古柏亭、瑞莲阁和古城墙等,清幽古雅,美不胜收。

东湖内有专祀李德裕的“怀李堂”,纪念明末清初“费密一门四世六乡贤”的“四费祠”,专祀宋代“铁面御史”赵抃的“清白江楼”等。这里历代均为川西名人学士雅集之处,楹联书画随处可见,整座园林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园中闲坐品茗,散步赏花,确实是绝佳之所。

元通

昔日川西小成都

在清代,元通由于水陆交通便利,商贾发达,百业兴旺,被称为“川西小成都”。元通有多条古街,幽深僻静的小巷中多是清代中晚期和民国初年的建筑。古镇近年按旧制恢复了最气派的广东会馆,门面宏伟,飞檐翘角,楼阁戏台,重现了当年的辉煌。

值得一提的是,西洋文化在这里也深深扎根。19世纪末,法国传教士建教堂于麒麟街。半边街南端的法式当铺,也是当年外国人在此经商的佐证,这种含有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在镇中不止一处。

古镇平日里游客不多,除了麒麟街满是商铺尤其热闹外,其他街道仍然安静祥和一如往昔。茶馆里有喝茶搓麻的老汉,家门口有晒太阳的太婆,街上偶尔有三三两两的车辆和路人经过,人声过处街道一忽儿又恢复了平静。谁又能想象同样在这块土地上,有过的那人如潮涌、富俗繁奢的日子呢?百年一瞬,从风华正茂步入苍颜垂暮,古镇也如人之一生,平淡也最真切。

赶上农闲时节,清明时节这里的坝坝会,也是最热闹的赶场集会。唱戏娱神的,喝茶搓麻的,做买卖的,凑热闹的……场面喧闹隆重,持续数日。

唐昌

公馆与美食之乡

唐昌原名崇宁县,始建于唐仪风二年,寄意大唐繁荣昌盛之意,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曾为明清时期成都平原五个富裕县之一。

近年来,过往处于水陆要冲的唐昌因公路的发展日趋沉寂,1958年也撤县改镇,隐没在城市一角。而散落在小镇中尚存的几处大院和小街,虽不算多,但每一处皆幽静而深邃,深宅大院,树木成荫,雕刻精美,置身其中,往昔的荣光便如白驹过隙,突地浮现眼前。巷外是摩登而喧闹的街市,两相对比,恰如“穿越”。

西街有崇宁文庙,始于宋,清初复修,近年来又大兴土木,修得富丽堂皇,成为小镇的一张名片。

北正街的梁家大院最为珍贵。大院占地20余亩,精美的砖雕、堆塑、木雕、雀替、撑拱等实属罕见。

崇槐里巷就在大院后门,一条不足百米长的小街上,竟然矗立着许多座民国时期西式风格的公馆,大气别致,令人赞叹。传说,这些房屋为当时成都市内的有钱人,为躲避日本人的空袭,便于藏身所建。镇内当时计有各式公馆四、五十座,后因日本投降,多被闲置。

唐昌三绝之一的郫县豆瓣(另为唐昌布鞋、唐昌板鸭)早已是川菜中的调味之王,麻婆豆腐、鱼香肉丝,甚至炒火锅底料,无不用它调味。周边村镇的一些家庭有条件也会依据自己的口味度身定做,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夹关

天府之国的桥乡

如果你游过湘西凤凰古城,一定会对沱江上的几座桥印象深刻。它们横亘在两岸中间,有木桥、石桥、廊桥……一座座在古朴之中带着几分意趣,既方便了两岸交通,又装扮着凤凰古城。

成都境内也有一处桥梁众多的古镇,它便是邛崃夹关。白沫江穿城而过,连接南北岸有三座石桥,岸边古屋林立,鳞次栉比的吊脚楼颇有几分凤凰古城的神韵。

乐山苏稽和三台郪江都有漂亮的古石桥,而一条大河上同时有三座古石桥的四川古镇,印象里仅有夹关一处。由东向西分别为万福桥(今夹关大桥)、永寿桥和庆元桥(今雄关大桥)。三座石桥原本建于清代,因洪水遭不同程度破坏后,由政府和群众捐资复建并更名。

万福桥原是风雨廊桥,如今是1980年代重修,是镇中车辆来往的主要公路桥。

咸丰年间的永寿桥质朴古雅,桥墩厚实,石板宽大,平日里弯腰便可在水中洗衣洗菜,又被叫做“踏水桥”。北岸街的小学校每日放学,总有孩子和家长成群结队过桥回家,虽不通车辆,但却是镇中最有人气的一座桥。

原建于乾隆年间的庆元桥则是1982年按原样重建的石桥,好在清代的庆元桥碑还保存完好。

每座桥都有回忆,每座桥都是乡愁。古镇文化的凝聚和传承就在每一座建筑和物件,每一种技艺和习俗里。

新场

感受惬意小镇生活

如果说去黄龙溪和洛带古镇是凑热闹,到新场则是图清静,三两好友在这里待上一日,逛吃逛吃,也是颇为惬意之事。

新场街道两旁保存有大量川西民居,木柱青瓦,屋后还有小院,有些有造型各异的封火墙,有些还是中西合璧式建筑。老街上集中了会馆、寺庙和名人故居等历史建筑,更多的老房子仍旧生活着本地居民。

白天里人来客往,住户们闭门不出;黄昏时待车辆消匿,店铺歇息,游客散尽,他们才三三两两搬出小凳。于是小街上满是一边端着碗筷,一边摆起龙门阵的街坊邻里,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嬉戏,归巢的燕子也在头顶呢喃细语……恰如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

草编、竹编是这儿的传统民间工艺,沿街的几家铺子摆满了各种竹编制品,都是日常盛物的器皿,清一色经典的款式。新场还有诸多民间娱乐活动,如川剧坐唱、圣谕、闹元宵及请神种种。(杨松)

看,

我们身边的古镇

成都目前拥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历史文化名镇近30个,每一个古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像新都区新都镇的桂湖、宝光寺;温江区寿安镇的鱼凫王墓、陈家桅杆;彭州市白鹿镇的领报修院,新兴镇和小鱼洞镇的古蜀文化;邛崃市临邛镇的文君故里,大同镇的特色古街,火井镇的世界第一井,茶园镇的茶马古道文化;崇州市崇阳镇的风筝文化;金堂县土桥镇的古庙宇建筑群;新津县永商镇九莲胜景;青白江城厢镇的家珍公园;都江堰青城山镇的芒城遗址等等。而下面的这些古镇,它们的名气与特色,想必你就更为熟悉了吧:

黄龙溪古镇位于成都双流区,古镇风光秀丽,还是驰名中外的影视摄影基地。主要特色是:古街、古树、古庙、古水陆码头、古建筑和古朴的民风民俗。

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大邑县,安仁人文荟萃,是著名抗日将领刘湘等一大批民国时期军政要员的故乡,集镇范围内有刘氏庄园群、刘湘公馆等古公馆27座。

洛带古镇地处成都龙泉驿区,是一座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的客家古镇。老街多以清末民初的建筑风格为主,留下了众多的客家会馆、历史遗迹等。

平乐古镇位于成都邛崃市,老榕树、青石铺成的街道、一望无涯的竹海,千百年来共同培育了古镇人田园诗般的山水情怀。

悦来古镇位于成都大邑县,古建筑主要集中在悦来正街和河坝街上,基本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川西小镇建筑风格,中西方建筑风格元素融合的民居比比皆是。

街子古镇位于成都崇州市,与青城后山连接,古镇与以唐代古刹光严禅院为中心的32座寺庙等古迹,融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为一体。

怀远古镇位于成都崇州市,建筑多为清代和民国年间建造,临街摆柱,前殿后院,廊楼结合,是其基本风格。这里以藤编、棕编、竹编的“怀远三编”闻名。

西来古镇位于成都蒲江县,古色古香的老街,潺潺的小溪,葱绿的榕树,青灰的民居,小桥,流水,人家,自然清新中散发着幽幽的历史韵味和浓浓的民俗风情。

五凤古镇位于成都金堂县,古镇一面临江、三面环山,黄水河穿镇而过,汇入沱江,区内山水相映,景色优美。其始建于五代,清康熙年间开始兴盛。

新闻推荐

我在临邛看银杏

拍客行动□李志我的银杏地图从文君井打开。多年以来,人们讲述邛崃往往是从西汉那口古井开始,一曲凤求凰,佳话传千古……我也绕不出这个套路,但是,这里毕竟生长着一株古城区最老的银杏。它的部分枝干已...

邛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邛崃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