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多措并举 让法治声音响彻邛州大地

四川法制报 2017-11-24 08:07 大字

各行政执法单位参与《法治邛崃》电台节目录制,以案释法

大学生志愿者在羊安镇界牌村民福院开展法律志愿服务活动邛司宣本报记者曾昌文周夕又文/图

邛崃筑城置县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演绎的经典爱情故事“凤求凰”就诞生在这里,“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千古佳话在这片土地上久久传唱。近年来,邛崃市通过健全法治宣传教育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使法治城市创建深入人心、民众法治观念普遍提升,法治声音响彻邛州大地。“讲人生百味,寻生活答案,评案件法理,促公平正义。欢迎锁定FM99.8成都新闻广播,您正在收听的是《法治邛崃》,我是主持人刘洋……”每周六的中午,把收音机调频到FM99.8,便会听到邛崃市开办的专题法治广播节目——《法治邛崃》。而这,还只是邛崃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构建全覆盖法律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

邛崃市创新法治宣传方式方法,使“法治化”成为推动邛崃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有力的竞争优势之一,依法治市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在2016年成都市组织的第三方测评中,邛崃市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满意度测评名列成都市前列,被成都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六五普法先进区(市)县”,邛崃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学法用法工作组办公室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11—2015全省法治教育宣传先进集体”。

传播法治广播精品 营造交流互动氛围

“退休老人发挥余热守停车场,碰上蛮横车主拒不缴纳停车费。车门夹住衣服,被拖拽受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肇事车主竟不愿赔偿伤者。守车员能讨回公道吗?退休老人因履行工作职务而遭受的损害属于工伤吗?邛崃的法治故事《省8元车费,赔偿10万元》正在为你讲述。”这是11月5日播出的第73期《法治邛崃》中的一段内容。

据了解,《法治邛崃》是2016年4月由邛崃市依法治市办、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开办的专题广播节目,邛崃市各行政执法部门轮流参加录播,节目每期针对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采取以案说法等形式,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热点案例精心编写,解答老百姓关心的法律问题,介绍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解决群众的法律难题。节目末尾还有邛崃市本土普法员运用散打评书的方式,生动形象的讲述身边的法治故事,为群众进行法治宣传教育。

邛崃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法的理念和原则需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播传播迅速、交流直接、互动性强的突出优势,能够受到听众的普遍关注。“法治节目不仅要有导向、监督、服务的功能,还要有互动参与性,说到法治,很多人会想起闪烁的警灯、森严的法庭、公文式的判决书,而提起法治节目,也总把它和严肃、凝重挂上钩。实际上,播报人员应该在与听众的互动交流中,增强法治节目的可听性和贴近性,让听众感觉很真实、不刻板,感到自己是在积极地参与其中。”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完成法治类广播节目的过程中,《法治邛崃》主持人发挥、调动广播的优势,在节目内容的时代性、知识性、趣味性以及形式的轻松活泼、简洁明快、听众易于参与等方面下足功夫,形成主持人、专家与听众和谐交流互动的氛围。据悉,《法治邛崃》电台节目还被制作成音频,在该市的村(社区)广播节目中播出,成为当地群众最爱的广播节目之一。

此外,邛崃市还将建立科学有效的法治宣传教育绩效评估,使全市法治宣传教育绩效评估体系更加完备,市、镇乡(街道)两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和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法治宣传教育考核评估社会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更加多样,考核评估的系统性、广泛性、科学性、权威性不断增强,对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效果明显。

建设社区法律之家 提升法律服务效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的法律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而法律服务的供给却陷入运动式、碎片化、单一性的困境。邛崃市通过建立以社区法律服务便民中心为载体、“互联网+”系统为枢纽、法律服务社工为主角的“社区法律之家”,充分整合社区、社会和司法行政资源,在群众家门口开起“法律超市”,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法律需求,解决群众身边实际问题,提升法律服务效能,激发群众学法用法热情,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

记者了解到,邛崃市已在羊安镇界牌村和桑园镇黑虎村建成两个成熟的社区法律之家,融入“法治+德治”主题思想,整合了基层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法律服务职能,集成法治文化建设、心理咨询室、“五老+1”调解室、“协作式”培训基地、12355亲情家园服务中心、法治图书室、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电商服务站等于一体的硬件建设,打造基层一线法律服务综合平台。同时,该市还发挥“共治+自治”优势,借助群团组织优势和个人引领性,成立群团驿站,集群众议事会、电商服务群团、环卫志愿服务、业主委员会、普法依法治理社区联盟等为一体的群团服务组织,发挥法制副书记(主任)、党员标杆户、市民观察员等先进个人模范带头作用,因地制宜,优化工作机制、集约人力物力、下沉法律服务职能,实现法律服务与其他公共服务的有机融合,切实发挥法律服务在基层治理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治本性作用。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普治互动任务清单,使法治示范市创建稳步推进,让法治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参与率达到100%,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实现全覆盖,并且到2020年,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成功率达60%以上。”邛崃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局积极开展各部门、各行业法治示范创建活动,树立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单位、诚信守法先进企业、依法治校(园)示范校(园)等法治创建示范单位,使覆盖全市的多层次多领域法治创建工作体系基本形成。

搭建“三屏”网络 法治宣传全面覆盖

“为了扩大普法覆盖面,我们提出建设‘三屏\’普法网络的构想,即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同时借势‘互联网+’,利用当前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学习、休闲、娱乐重要工具的条件,重点打造\‘邛崃普法’微信公众号,在上面推送司法局自制普法视频《龙梅焘说法》14期。”邛崃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邛崃普法”微信公众号推出后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粉丝已由今年3月的2000多人增加到目前的36000余人。

同时,该局利用村(社区)“为村”平台、“醉美邛崃”公众号,植入邛崃普法成果,为全市35万粉丝适时推送普法节目,还创设了“法律援助”在线咨询与“律师在线”咨询平台,群众足不出户,轻触指尖即可获得免费法律服务。今年10月,该局还与互联网公司合作,针对全市30余万微信用户,在微信朋友圈中通过广告形式发布法律相关知识与社保相关政策,切实推进普法宣传,做到手机屏普法不断优化。

电脑屏方面,邛崃市推广全市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考试系统,试点国家工作人员无纸化学法考试,通过市依法治市办、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司法局联合开展试点工作,为全市85个单位2573名国家工作人员配备学习账号,并对每名学员作学习积分要求和考试安排,以考促学,形成了常态化的网上学法机制。

电视屏方面,通过结合邛崃市委政法委“雪亮工程”的展开,邛崃市在电视上开通“邛崃市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板块,24个镇乡(街道)13万多户电视观众打开电视即能让法治元素映入眼帘,拿着遥控器便可随时点播法治视频,收听法治广播,学习法治案例,寻求法律咨询,而传统电视媒体与互联网智慧工程相结合,还能做到电视屏普法不断创新。“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三屏\’合一,针对不同特点的人群进行精准普法,才能形成无死角、全方位、全覆盖的普法体系。”邛崃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强化普法工作中“互联网+”思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积极探索互动化、个性化、信息化的法治宣传教育新载体、新平台,该市在“三屏”普法网络的基础上,广泛运用普法网站、QQ、微信、微博、H5页面、电子杂志、APP软件等,开展多样化、定制化、精准化的法治宣传教育,整合司法、行政执法部门以及社会力量普法,促进新媒体普法网络矩阵建设和集群式发展,以此提高互联网普法的供给能力。

新闻推荐

成都中心城区 今秋栽植芙蓉86018株

2017年秋,围绕“园林绿化秋季战役”,成都市及时安排部署,紧锣密鼓开展秋季增量提质工作。11月16日,成都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10月30日,中心城区(11+2)完成行道树秋季栽植31803...

邛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邛崃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