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成华聚焦产业 提升能级 促过境变枢纽 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枢纽门户、商旅新城

成都日报 2017-07-12 02:09 大字

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效果图

核心提示

●区域范围:北至迎晖路,南至岷江路,西至岷山路,东至邛崃山路——金马河路——三环路,规划面积2.15平方公里。

●发展定位:枢纽门户、商旅新城。依托西南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成都东站,着力打造西部领先、具有流量经济和枢纽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国际化商务中心。

●空间布局:“一轴两片”,依托中央绿轴,规划“功能中心、活动中心、景观中心”,形成产业集聚、品质生活的活力空间;以中环路为界,以东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枢纽经济服务区,以西为高端商务商业区、特色宜居社区。

●主导产业:商务服务业(重点发展商务商贸、酒店会展业)。

●今年重点:狠抓项目促建,力争年内开建商业面积开工100万平方米以上,竣工5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以上。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后,各区(市)县迅速行动起来抓功能区规划、项目招大引强和加快建设,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以后,以东客站为中心的枢纽经济集聚区再次成为投资者竞相追逐的热点,重点产业化项目加快投入和建设的新高地。昨日,记者走进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这里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该片区加速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

据成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成华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学习借鉴武汉市武昌区利用交通枢纽发展枢纽经济的成功经验,依托东客站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打造“文旅成华·中优典范”建设的重要力量,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贡献成华力量。

疏通毛细循环 打通“商业孤岛”

“一轴两片”扛鼎商旅产业新格局

龙之梦酒店群落项目是成都东客站“枢纽门户、商旅新城”中央商务区第一个“吃螃蟹”的大型商业项目。随后,东客站片区各类基础设施配套、重点产业化项目建设渐次展开。

“东客站是整个片区的发动机,但同时又可能成为阻隔器。”龙之梦项目有关负责人表示,早在东客站投入运营之前,他们就看好该片区的商业潜力,并在2011年12月抢滩入驻。但是,如何将巨大的客流转化成资金流、信息流来发展商贸及增值服务,东客站客运区域如何与周边商业企业接轨、轨道交通如何与城市交通接驳等,一系列问题成为限制该片区产业腾飞的桎梏,也成为众多投资商瞩目关心的热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过去东客站片区曾被形容为“商业孤岛”,人流客流虽旺,却无法转化为商业带动效益。按照成都市建设“五中心一枢纽”和成华区紧扣“中优”部署、打造文旅成华的最新规划,成华区花大力气研究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利用交通枢纽发展枢纽经济的成功经验,协调高铁、快铁、地铁和公交车的接驳关系,处理好地上和地下空间协同发展的关系,依托东客站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加快推动东客站片区由过境经济向枢纽经济转变,全力打造西部领先、具有流量经济和枢纽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国际化商务中心。

廖华是成都龙之梦大酒店的市场销售总监,每天一早他都要和前台核对当天的经营情况。“酒店开业不到一年,经营情况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从春节后一个月比一个月好。”廖华说,通过交通线路的规划,与东客站实现无缝接驳是酒店取得良好业绩的关键。“我们不单是成都的一个酒店,也是高铁网络上的一个酒店。外地客人到了成都,从地下负二层可以直接走到酒店这边来,非常方便。”

据介绍,按照《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和成华区的初步构想,围绕“三降两提”要求,东客站片区正着力疏通内部毛细血管,进一步畅通与周边地(市)州的通道,加强与成都空港城、成渝经济区的协同发展,加快形成“一轴两片”产业发展格局——依托中央绿轴,规划“功能中心、活动中心、景观中心”,形成产业集聚、品质生活的活力空间;以中环路为界,以东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枢纽经济服务区,以西为高端商务商业区、特色宜居社区,进一步优化集聚区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目前,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正大力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提升片区城市品质。区域内高铁—地铁—快速公交—常规公交无缝连接;骨干道路路网全面形成;作为集聚区生态轴、景观轴和产业轴的绿轴公园预计9月底建成开放;一批中小学、幼儿园及社区配套服务设施正陆续开建,集聚区城市功能及品质将得到极大提升。

投资者抢滩 在建项目快建

“交通枢纽门户”崛起城际商旅新城

中优主阵地,东进桥头堡;

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国际空陆港“新门户”、成渝经济区新窗口;

拥有400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体量,承载现代产业聚焦的优势;提升产业层次,不断跃升枢纽经济集聚区产业能级……

一系列的核心发展优势,怎能不让投资者心动?

随着成绵乐城际铁路、成渝高铁公交化运营,西成、兰成、成贵等高铁相继开通,至重庆1小时,至西安、昆明、贵阳、兰州3-4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8小时通达,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的交通区位优势更加突显,预计未来东客站枢纽年客流量达1.5亿人次以上。与此同时,毗邻沙河绿廊、塔子山公园、绿轴公园等城市森林绿带和大量土地储备,发展资源得天独厚,为成都建设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的交通枢纽门户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我们来这里投资兴业,一方面是看好成华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域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是看好东客站片区依托高铁辐射西部,对接全国进行分级转诊的巨大潜力。可以说,交通枢纽是我们投资首要的考量。”鹏瑞利项目负责人李巍然告诉记者,他们打造的医疗城市综合体将在今年下半年投入运营,两千多张床位预计可容纳近万人同时就诊。

目前,片区周边已聚集长峰龙之梦酒店、鹏瑞利国际医疗健康中心、新加坡百汇医疗、中迪禾邦中心、通威梦魔方、蓝润东悦荟、中迪禾邦广场等10多个大体量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也在加快推进,其在建商业面积已达到了180多万平方米。在龙之梦·鹏瑞利新城,正谋划引进全新的超五星酒店和国际商务中心,两座300米高的标志性建筑也正加紧进行前期方案优化,建成后将成为该片区,甚至整个成都的地标式建筑。

总投资约6亿元的蓝润东悦荟项目、总投资约19亿元的中迪禾邦集团总部、总投资约32亿元的井泰东方广场……

作为业界关注的投资热点,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一个个优质项目在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落地生根,折射出该片区强大发展潜力和产业集聚效应。今年1-6月,前往该片区考察的投资团多达80余个,达成初步合作协议的6个,签订投资协议的7个。另外还有13个在建重大产业化项目,今年也加大了投资力度,1-6月完成投资66亿元。

“集聚区现有产业化项目16个,总投资近260亿元。”成都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依托中央绿轴,以中环路为界,以东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枢纽经济服务区,以西为高端商务商业区、特色宜居社区——一个“一轴两片”的商旅产业集群正在该片区快速崛起、加速聚集。

声音

以配套和项目建设为抓手 做实产业支撑做优城市品质

——访成都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管委会主任李泽美

作为成都集聚社会资源重要通道交汇处的东客站,如何用好综合交通枢纽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快成华区实现从过境经济向枢纽经济转变呢?

李泽美表示,将按照“三降两提”要求,进一步优化集聚区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力争7月底前完成集聚区2.15平方公里规划优化提升工作,加快构建以中央绿轴、时尚大道、活力环廊为骨架的特色空间体系,展现“国际成都、光影都会”的城市形象;合理调配商业体量,完善居住及配套,增强集聚区宜居宜业程度,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以提升产业层次为抓手,大力发展商务商贸、酒店会展等主导产业,增强枢纽经济集聚区产业能级。重点以长峰龙之梦酒店群、通威梦魔方、蓝润东悦荟、东来合院等项目为载体,引进国际国内知名酒店,大力发展酒店会展产业;以长峰C地块、中迪禾邦广场、井泰东方广场、圣铭泊里中心、天珑港惠等项目为载体,建设国际化商务中心,同时引进高端、轻奢商业品牌,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产业;依托鹏瑞利国际医疗健康中心、协和颐养院等项目,深度发展健康服务业。

狠抓项目促建,早出实物量,改变区域面貌。力争鹏瑞利国际医疗健康中心、协和颐养院等项目年内投运达产;通威梦魔方、蓝润东悦荟年内主体封顶;加快推动东来合院、井泰东方广场、圣铭泊里中心等项目建设。预计2017年度,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将实现商业面积开工100万平方米以上,竣工5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以上。

延伸阅读

产业引导政务政策

为更好地筑巢引凤,成华区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引导政务政策,主要内容包括:①对新引进世界知名高端品牌酒店,符合认定标准的,最高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②举办国际、国内知名会展活动,符合认定标准的,累计最高给予500万元补贴。③对集聚区楼宇内企业年度经济贡献总额首次突破1亿元、2亿元、5亿元的,分别给予楼宇运营管理方100万元、150万元、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他山之石

武昌交通城市综合体

武昌火车站客运综合枢纽位于城市中心区,结合武昌火车站站房改造,规划构建一座大型、综合的、立体的铁路客运综合换乘枢纽,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客流的“零换乘”“全天候”,地面上的商业和住宅建筑有机相连,地下则是道路、火车、停车场和地铁站组成的巨大交通网络,大力发展枢纽经济。

上海龙之梦购物中心

位于中山公园附近的轨道交通枢纽商业综合体,利用轻轨、地面公交、地下铁建设的不同高度,复合轨道交通、公交车站、商业建筑、地下步行走廊等城市运营综合功能于一个完整的立体换乘枢纽建筑体内,将人们生活中的购物、娱乐、休闲、办公等需求都集中在一个多功能建筑体内予以满足。

田琳 本报记者 李自强 白洋图片由成华区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东坡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一起异地民工集体追索劳动报酬案件

本报讯6月14日下午,3名来自邛崃、芦山的民工到眉山市东坡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据了解,该3人在眉山籍吴某承包的一修桥工程中务工后,被吴某拖欠工资2万多元。法律援助中心按照“四个当天”工...

邛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邛崃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