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马桥村纪事:老茶、蜂蜜和佛手瓜

四川经济日报 2017-05-19 04:06 大字

□ 杨庆珍/文刘刚/图

大邑 江镇位于龙门山脉与邛崃山脉过渡地带,秦以前此地属古国,后废为镇,清朝乾隆年间为隆兴场,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更名为

江镇。此地曾滋育出清末翰林伍嵩生、近代杰出爱国教育家伍肇龄等。马桥村地处

江镇东南方向,与花水湾和邛崃大同乡交界,多林地,面积达8000亩(其中柳杉观赏林3000余亩),海拔1000米左右。此地山峦叠嶂、别有风情。除了近300来亩老川茶在这里悄然生长外,还出产药材、蜂蜜、佛手瓜和山泉养殖的大鲵、淡水鱼等。

岁月悠悠,风景依旧。掩映在葱茏林木中的马桥村因地势较偏,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农耕时代的旧习,村中民风古朴厚道,“马桥村的乡情,让去过的人难以释怀。这里的山水草木,哪怕是一丝风,也让我留恋不已。”从事摄影的刘老师就曾感慨地对我说。在我去过几次后,我才充分领略到了它的幽美动人,别有天地。

采茶归来马蹄香

清明时节万物清洁明净。我们乘坐的商务车从县城出发,途经新场古镇,再转道安 路平稳前行。这是一条旅游环线,直通西岭雪山,一路林壑秀美,满眼葱翠。 江河在公路边静静流淌,河水绿如翡翠,携带着来自西岭雪山的气息。从新场古镇行驶约20公里,汽车从标注有“黄泥岗”的指示牌处左转,再顺着一条小河继续上行约3公里,抵达水泥路尽头,然后,我们又换乘一辆皮卡车,沿着陡峭的机耕路向山林深处进发。

皮卡车“哼哧哼哧”地爬过一个个陡坡急弯后,终于在一座茶山脚下停下来。“马桥村到了!”司机说。我是大邑人,却也是第一次来这里。可以用别有洞天来形容:这里空气特别清新,负氧离子含量特别高。蓝天白云,清风鸟啭,半山腰翠绿的茶垄沿着地势连绵起伏,茶园里三三两两头戴草帽、身背竹篓的采茶人正在采茶。

冯家芳是马桥村五社村民,只见她手指灵巧迅捷地从茶树的尖端掠过,嫩绿的茶芽就被摘下扔到篓里了。“这几天只采单芽,你看这芽头好细嫩,像不像莲心?”我们也学着她的样,饶有兴致地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茶芽,再轻轻往内一掰,色泽葱绿、香馥若兰的鲜芽就落入手中。

“春茶早采三天是宝,迟采三天是草。”茶农们一边忙着采茶,一边跟我们唠嗑。马桥村目前有近300亩茶园,全部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栽种的老川茶。时隔半个世纪,这批茶树已长得根深叶茂,但因山高坡陡、地形偏僻,鲜叶往往不能及时运送出山。以前当地村民都是自采自做,用柴火灶杀青,制成干茶再背到镇上销售。但是,由于制茶技艺水平不一,加之手工制茶很辛苦,每锅只能做几两干茶,所以后来村民们逐渐选择用马驮运茶青下山去卖,这样反而划算些。于是这里家家户户几乎都养马,马在村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用它来运送茶叶、粮食及生活用品等。

说话间,一阵“叮叮当当”的马铃声传来,一位身材清瘦的老人牵着一匹马走过来,马背上横着四只大竹筐。老人说,自从前年马桥村成立了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后,他每天负责帮着运送茶青,送到山下的收购点,茶叶公司再派车及时运走。

在茶园里我们邂逅了来自绵阳的茶客刘先生。川农大毕业的刘先生谈到,随着全国良种茶树面积的扩张,本地特色茶树品种越来越少,老川茶本已不多,而高山上的老川茶更是少之又少。“高山老川茶由于树龄长、根系发达,能吸收到普通茶树无法吸收到的营养,所以茶叶好,加之这里的水土空气好,生长环境好,不施任何农药和化肥,茶叶品质天然纯正、口感醇厚。”刘先生说他这次专程过来实地考察,准备与茶叶合作社联系合作。

在此驻地收茶的一家茶叶公司的老陈也说,马桥村海拔高,这里老川茶的发芽时间比山下要迟半个月,春分才有5%的发芽率,一般清明前才正式开采,村民每采摘一斤鲜芽,能挣35元工钱,一般的熟手每天能采两三斤。他说,去年采摘同样的鲜叶,茶农挣30元,今春由于气温回升慢,茶叶减产,为了不使茶农收入受损,茶业公司便主动提高了工价。他又说,“老川茶又名‘窝子茶\’,散落于高山天然林中,茶叶产量不高。大邑山区早年曾经遍种老川茶上万亩,后因产业转型无人管理而自生荒野。我们对老川茶的情感很深,想保护性地开发大邑的老川茶,守住我们的‘家乡味\’,记住老川茶的‘乡愁\’”。品尝了一口这里的老川茶,果然嗅之如兰,汤色澄澈杏绿,形如雀舌,芽芽竖立,口感甘醇鲜爽,香高持久,沁人肺腑。

山花烂漫野蜜醉

再次到马桥村,则是因为这里的几位养蜂人。跟养蜂人高光清老人约定的时间是周日。但头晚却下起雨来,我有些发愁了:山上的泥坯路经过雨水冲淋,估计会泥泞不堪吧。果然,次日当我们把汽车停在马桥村的水泥路尽头,烟雨空濛,雾锁山头山锁雾;鸟啼不断,清脆婉转,高低起伏。黄白紫蓝的野花满山都是,随风摇曳;山路两边的竹林葱茏滴翠,青青柳杉纤枝略垂,悬挂着一串串晶莹的水珠项链……

我们拄着棍子在泥泞中艰难跋涉两个钟头,终于望见山岗上高家的瓦房了。年过七旬的高大爷早已迎候在路口,他头发花白,笑容满面,精神矍铄。“今天路稀,你们辛苦了!稀客,稀客!来,进屋坐,马上烧开水给你们喝!”很快,一碗碗“开水”端到我们面前——一碗碗白嫩的荷包蛋,小船儿一样飘荡,上面还舀了一大勺蜂蜜,热气腾腾。咬一口,蛋黄肆意奔流,浓香扑鼻。厨房里热气氤氲,一个木盆里盛着煮好的腊肉香肠,油光红亮,散发着诱人的肉香。柴火土灶里烈焰熊熊,儿媳妇张惠蓉一边在灶台上忙活,一边告诉我们:“老汉儿知道你们今天来,昨晚就把黄豆泡起了,今早5点过就起来用石磨推豆花。”

午餐很快上桌,金灿灿的锅边馍、鲜嫩的豆花、茶芽炒鸡蛋、蕨菜苔炒腊肉、红烧楠竹笋、素炒狗地芽、鹿耳韭回锅肉、野芹菜肉丝、凉拌鹅脚板嫩芽……一大桌地道的山珍。高大爷抱出一坛金黄的刺梨泡酒,我尝了一口,果香浓郁,后味略酸,酒精度数已降低很多。“山上野果子多,你们下个月上来,满山都是吃不完的山泡儿,红的黄的都有。”他说的“山泡儿”是一种叫覆盆子的浆果,酸甜多汁,可作水果吃。经过一上午的奔波,大家都饿了,于是也顾不得客气。混和了玉米面的米饭很香,山泉水点的豆花,不用蘸水,我们直接夹起来就往嘴里送。

饭毕,高家大娘拿出红白茶泡给我们喝,红艳艳的茶汤,滋味甜丝丝的。这红白茶其实并不是茶,是毛豹皮樟的叶子。毛豹皮樟不属于茶科,属樟科,是一种高大的常绿乔木。高大爷说,红白茶的制作跟一般茶叶差不多,也是需要选取嫩叶炒制后成品,冲泡后汤汁颜色红亮,味道微涩、回甜。

“屋后有几棵红白茶树,其中一棵两百多年了!”大爷带我们去看山上的红白茶。就在他家后面的山林里,一棵高大挺秀的毛豹皮樟,树皮有些剥落而呈鳞片状,有的已裸露出光滑的树身,形成参差错落的花纹,确实像豹皮。高大爷指着满树嫩黄的新叶说,“树高哩,每次采摘得搭上梯子,像这样的一棵树,每年照样能收十几斤鲜叶,制成两三斤干茶。”

在他家院里,我们看到数十个蜂箱里不时飞出一些蜜蜂。老人家养蜂三十年了。养蜂不仅仅是他养家糊口的一份营生,也蕴含着一份他对生活的期望,花开花落,年复一年。老人一边给蜂箱清理粘虫,除去上面的杂草,一边说养蜂,脸上溢满了幸福:“我最喜欢看它背花。蹲在蜂桶边,别的东西拴不住人,蜜蜂拴得住人,你在那里看着它实在好玩。”老人家还说,“蜂糖我最喜欢吃,年轻的时候能吃一碗,后来吃不完就开始卖,也解决了一些经济上的困难。”养蜂的辛苦换来的是甜蜜的幸福,这是一份甜蜜的事业,同时也是一项辛苦的技术活。俗话说,养蜂人是靠天吃饭,异常的气候会影响蜂蜜的产量,但对高大爷来说,这些似乎并不是多大的问题。

他对我们说:“冬天蜂桶两头要用破衣服盖好,天热起来时要扫粘虫。平时,还要防着晚上癞蛤蟆来吃,白天蚂蚁钻进去,这些都需要清理。”护理蜂箱、保护蜜蜂是高大爷每天必做的事情。有了他的精心照料,蜂蜜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我们注意到,他家的蜂蜜呈透亮的浅褐色,浓稠醇厚,一揭开盖便可闻到醉人的药香味。舀一勺进口,浓得化不开的香味,舌尖上顿时绽开了花,是郁郁葱葱的花香、果香、药香……高大爷看蜜蜂的眼神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他还说,蜂蜜的颜色和香味跟蜜蜂采的花有着极大的关系。

“山上能开花的药材多,蜜源多。”高大爷告诉我们,草药有车前草、紫花地丁、白芨、半夏、金钱草……少说也有一二十种,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野花野草;此外还有天麻、黄连、金银花、连翘、重楼、厚柏、杜仲等中药材,以及满山遍野的乌梅、枇杷、野樱桃、李子等水果。他说蜂蜜回味有点淡淡的苦香味,是因为蜜蜂采集了药材开的花!如今,高大爷的蜜蜂已发展到六十多箱,每年产蜜几百千把斤,年收入有三四万元。

马桥河上瓜棚绿

马桥之得名,据说缘于从前河上的一座桥。桥上建有桥楼,来往马帮在此歇脚,周边渐渐聚集了一些豆花饭馆、小茶馆等幺店子。“呶,这就是马桥原来的老街!”在村民的指点下,我们仔细观察了一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木结构房子,全部为一楼一底,显得陈旧沧桑。它们先后经历了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和2013年的“4·20芦山强烈地震”,居然完好无损,可谓奇迹。

这些旧式木板房或木结构瓦房目前大多只剩老年人居住。孩子们去县里或镇上读书,青壮年基本也都外出打工,不少人在县城里买了房子安家落户。留守故土的老人们依然保留着过去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农耕为主,吃着自己种的粮食和蔬菜瓜果,只需购买少许生活用品,基本能够自给自足。

随意走进一户村民的房屋:山墙上挂着黄澄澄的玉米棒子,房梁上悬着一串串红辣椒、大蒜,厨房里土灶和铁锅还在继续发挥用途,灶台上方还挂着几块熏得黢黑的老腊肉。厨房有个后门,推开便是自家的菜园地,一群鸡鸭鹅在竹林或树下跑来跑去,“咯哒咯哒”,那是刚下蛋的母鸡……这些似曾相识的画面,在马桥村俯拾即是。天色清淡,群山静谧,时间在马桥村仿佛停止了。

我们沿河寻访曾经的桥楼子,但已无迹可寻,取而代之的是一蓬蓬、一架架绿意葱茏的佛手瓜(当地人称土耳瓜)。不过,在河坝上种植土耳瓜,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村民们用粗壮结实的楠竹做支架,在上面用铁丝纵横编织成网,就成了天然的土耳瓜架。每年开春,村民在两岸河坎上栽种下土耳瓜苗,一两个月后碧绿的藤蔓便爬满架子,肥厚的绿叶盖满棚架;顺河望去,河面上像是覆盖了一层绿色的毯子,制造了一片阴凉,蔚为奇观。不久,藤蔓间一只只小小的绿色“灯泡”悬挂在枝叶间;哗哗的河水带走了炎热,空气凉爽起来。秋季瓜熟,大水退潮后水落石出,人们便可站在河坎上、河中石头上,举手便可采摘。

“土耳瓜‘贱\’,生命力强,只需施点农家肥,一棵瓜苗能结四五百斤瓜呢。”村民说,土耳瓜耐贮存,可以一直吃到冬腊月。村里办红白喜事,土耳瓜烧肉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临近过年,沿着藤蔓挖下去,还可以挖到深埋地下的形如山药的根,乡亲们叫它土耳芍。将土耳芍洗净削皮,用来炖肉,味道类似山药,绵软可口。在江山区,种植土耳瓜的农户相当多,或许是江镇的土壤气候特别适合它,这里的土耳瓜比别处结得多而且大,每年有上百吨供应市场。每年一入秋,外面的大卡车一辆接一辆开进山来,就在桥头路边收购。

回来的路上,我们遇到了马桥村村支书老何,他说,马桥村林地多,这里的气候和土壤适合天麻生长,他们准备动员大伙儿进行林下规模种植。他又指着清澈的马桥沟河水告诉我们,马桥沟河水由山泉汇聚,水质好,村民们养殖了五千多尾大鲵和一万多尾淡水鱼。“路修通了就好了!大伙儿都盼着泥坯路早日变成水泥路,那咱们马桥村的宝贝就再也不愁销路了!”这个梦想很快就要实现了,马桥村泥坯路改造已经纳入今年全县的农村道路提档升级计划,目前已经完成勘测设计,开始着手修建。“到时候还可以搞点乡村旅游,让城里人也来呼吸这里的好空气,尝尝山里的原生态农家土特产。”我们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新闻推荐

邛崃市启用三级联动会诊平台

记者4月18日从邛崃市获悉,该市医疗中心医院日前举行远程医疗会诊启动仪式,正式启用省人民医院—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乡镇卫生院三级联动远程可视会诊平台。该平台启用当天,邛崃市夹关镇中心卫生院...

邛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邛崃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