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越大种粮越轻松盼早日建成烘干中心
机械化收割水稻现场。
黄光伦展示种植的新品种水稻。
种粮大户黄光伦——
编者按
全省各地秋收正酣,为了反映四川省秋收的进展情况和今年秋收新动向,9月上旬开始,本报派出6路记者,深入基层,来到田间地头,倾听农家心声,分享他们的喜悦。从即日起,本报推出“秋风迎秋实 田间话秋收”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刘佳 文/图
9月9日,上午10时,凉快了几日的成都平原又迎来了艳阳天,邛崃市冉义镇九龙村五组的高标准农田内,8台久保田688型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今天天气好,起码可以收个300亩。”黄光伦皮肤黝黑,头顶一席草帽,忙着在田间指挥。
截至今秋,回乡创业数年的黄光伦,联合他人规模种粮已逾4500亩,而一年两季的收成,可给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带来180万元年收入。
晒账本
一年两季种粮
每亩纯收入400元
45岁的黄光伦,老家在九龙村一组,作为村里最早外出“淘金”一族,他多年来在成都搞建筑工程,一路做到了项目经理。2011年,冉义镇实施农村集中安置点建设,眼瞅着90%左右的村民搬去集中居住了,黄光伦嗅得了农业发展的新机遇。次年,他一口气包下了九龙村1000多亩地,专种大春、小春两季粮食。
四年下来,黄光伦已牵头成立了两家种植专合社。截至今年,他和其他6名社员共同在冉义镇的九龙、延贡、华会,以及回龙镇的榆树等4个村,合计种粮近4600亩。
谈及今年的收成,黄光伦说,“相比去年,肯定会增加不少。”去年大春播种时节,由于缺水灌田,他只得将九龙村的1000多亩地的播种时间推迟了整整半个月,错季播种的结果直接影响了之后的秧苗长势。今年,他早早做了谋划,耗资18万元钻了深井,解决了缺水问题,确保了秧苗及时下地。“从目前已经收割的情况来看,平均亩产达到1200斤。”黄光伦盘算了一下,今年小春种的油菜、小麦,抛开各类成本算是不亏不赚。大春长势喜人,尤其是九龙村平均亩产较去年增加了300斤,土地流转费用300公斤/年黄谷,种子150元/亩,肥料150元/亩,病虫害防治80元/亩,成本与补贴、利润作加减法,每亩大概可实现400元左右的纯收入。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保险动态■保险动态本报讯(郑佳洁记者杨雪)10月8日,重阳佳节来临前夕,华夏保险四川分公司正式启动2016“夕阳红”客服节系列活动之重阳行动。该公司后援分管总经理秦香军、办公室经理曾武江率领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