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法治建设 重建社区走出幸福路
临江社区居民学习法律知识
图书室
郭坝小区监控室
邛崃市夹关镇临江社区
刘净伶 本报记者 曾昌文 文/图
社区简介
邛崃市夹关镇临江社区是“4.20”芦山地震后重建的一个新型社区。社区郭坝小区一期灾后恢复重建农民新居已落成,666户2331名社区居民已经基本入住。作为附近地震受灾群众的新家,临江社区在家园重建、产业重建和社区法治建设方面努力实现三者比翼齐飞,社区居民的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雨后初晴,从邛名高速夹关出口眺望夹关场镇,青山绿树包围中的小镇显得格外静谧和温馨。6月10日,“法治社区·成都行”大型采访系列活动报道小组记者来到这个灾后重建社区。
临江社区书记金永清告诉记者,灾后重建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社区在狠抓住房重建质量和进度的同时,积极开展社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探索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新路子。从房屋建设、分房到物业管理,全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迄今没有发生一起因安置引起的法律纠纷,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创新方式
联合党支部服务社区法治工作
2014年底,随着临江社区郭坝安置小区的全面竣工,夹关镇及附近乡镇的2000余名地震受灾群众陆续搬入了新家。“重建工作开始后,我们就在思考,大家都觉得单单解决‘房子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考虑如何让这些原本生活在不同村落的居民在新小区、新环境里和谐相处。”夹关镇党委书记吴成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郭坝小区居民来自多个不同受灾村落,搬入小区没多久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纠纷,尤其是从外村和外镇搬迁过来的安置居民对临江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总是抱着戒心,缺乏信任。
怎么做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的社区居民关系呢?经过和安置居民原来所在村委的沟通,一个大胆的想法随之诞生:成立联合党支部,支部书记由镇党委分管党务副书记兼任,副书记由临江社区支部书记兼任,各村支部书记同时兼任联合党支部的委员,负责搬进新区的原村(社区)居民的矛盾纠纷调解。
金永清告诉记者,由于各个村的支部书记在该村都有一定威望,也了解自己村民所讲究的“习俗”,由村支部书记担负起原来在自己村的居民的矛盾化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金永清表示,在社区联合党支部成员的努力下,郭坝小区居民之间因房屋装修、拆迁安置等引发的邻里纠纷越来越少。
夹关镇驻临江社区干部朱祥均告诉记者,随着社区法治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社区法治图书室、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广场等法治硬件设施现在已经渐次投入使用;法治大讲堂、一村一律师、法治坝坝电影等也定期开展,并受到了越来越多居民的欢迎。社区定期举办的“法治大讲堂”已经成为居民最喜爱的法治课题,每次开讲都会有数百名居民前来听课。居民们学法的热情甚至感染到很多后来搬到社区生活的人,邻里之间的生活氛围有了很大改善,矛盾明显减少。
社区居民高师傅是郭坝安置小区建成后最早入住的居民之一。回忆起刚搬进小区时的生活氛围,他直摇脑袋,“当时,大家对未来生活还没有底、也不太懂法律,争吵起来常常会打架、扯皮。后来,随着社区法治工作的一步步发展、完善,小区氛围变得好了很多。最近一年多来,我还没听说过有居民闹得不可开交的。”高师傅说,“在我心目中,理想的法治社区就是像临江社区这样和谐、稳定。”
乡情元素
两支队伍深化社区法治成果
“在推进依法治社区工作中,除了发挥联合党支部的作用,还有两支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的民间队伍也同样功不可没。”夹关镇镇长助理杨红表示。杨红所指的两支队伍即社区“法治文艺宣传队”和“夜间工作队”。“郭坝沙坝建小区,百姓乐业又安居。别墅修在周河扁,那里的人们更笑惨……”6月10日,记者在临江社区办公室看到一个由社区居民李际谋编剧的小品《新居幻彩》的剧本。剧本的文字和语言充满了浓郁的乡土味,讲述了一对父女灾后重建搬新家的心路历程——在女儿和社区工作人员及建筑工人的帮助下,倔强的父亲最终高兴地同意搬进政府统一修建的安置房。
金永清告诉记者,临江社区法治文艺宣传队和其他地方的法治文艺宣传队最大的不同是成员们善于运用乡土语言,把发生在身边的法律事件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退休教师王明礼借用《牧羊曲》的调子创作的歌曲《夹门关逍遥游》现在已经成了当地非常流行的一首歌。
文艺宣传队成员张阿姨说,大家的创作灵感全都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家乡的热爱,既有浓浓的“临江”色彩,又巧妙的把法治元素穿插其中,非常能引起观众共鸣,每次表演结束,都能听到台下观众的热烈欢呼声。
与社区法治文艺宣传队相比,临江社区的夜间工作队的工作方式则更为直接,但也同样真诚。据悉,临江社区的夜间工作队是由7位社区知名人士、退休教职工组成。考虑到社区居民白天要务工、种田,只有晚上才在家休息,于是工作队员总是利用晚间居民茶余饭后的时间来到居民家中,帮助居民调解纠纷、宣传法律知识。
拜访社区外出务工人员的家人,向务工人员及其家属讲解《劳动法》;主动约打过架的双方当事人面谈调解……两年多来,社区夜间工作队的高龄成员们忙碌于小区单元楼里,奔波在山间林地,社区大半居民的家里都有他们上门普法的足迹。他们用自己的热心,将法律知识传播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依法经营
法治让旅游健康发展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灾后重建和恢复区域经济发展两个重任大部分落在了既是集镇中心,又负责管辖郭坝地震安置小区的临江社区头上。近年来,临江社区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不断推进住房重建的同时,对产业重建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借力灾后重建以及天台山景区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茶产业和旅游产业是吸引本地群众选择就近就业或创业的原因。”夹关镇党委书记吴成武告诉记者,鉴于临江社区许多群众都在从事旅游相关产业,教育大家依法诚信经营,树立夹关镇良好的形象就显得非常重要。
临江社区居民李玉芬家有两亩多地的茶园,另有两亩多土地流转给了当地的古蜀皇茶生态园。清明节前后,她就一直在生态园采摘夏茶,每月有1500元钱收入,加上自家的两亩茶园,年纯收入不下4万元。据了解,针对临江社区的现状,夹关镇在邛崃市林业、旅游和就业等部门的支持下,对从事旅游产业的居民开展了烹饪、酒店服务等技能培训和法治教育,为今后的旅游业发展做准备。
记者从临江社区居委会主任林开祥处获悉,目前该社区从事旅游业的居民们自发组织了旅游行业协会,各个度假村和农家乐都加入了该协会。协会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依法诚信经营的规定,并通过成员投票的方式加以修改、最终确定内容。社区旅游行业协会的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临江社区旅游产业的好口碑闻名在外。“依托天台山旅游资源,来我们这旅游的有不少是回头客和经他人介绍来的,人数相比以前要多,社区震后经济有了稳定而快速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该负责人如此说道。
搬进郭坝安置小区已经快半年的当地居民李建国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已经有不少游客特地前来参观。“还有一些本来准备去天台山的人,在夹关停住了脚步,来到熊营湖、郭坝安置点对面的花楸茶园和周河扁安置点游玩,拍照摄像耍得不亦乐乎。”李建国说,本来政府说搞旅游他还不太相信,今年夏天看到这“阵仗”就觉得肯定有戏了。
书记观点
临江社区书记 金永清
在狠抓住房重建质量和进度的同时,积极开展社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探索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新路子,迄今没有发生一起因安置引起的法律纠纷,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新闻推荐
乡城县36名监督员护航换届选举本报讯(吴远胜)“我一定发挥好监督作用,切实履行好职责,为风清气正的换届选举贡献自己的力量。”日前,在乡城县青麦乡换届风气监督员选聘会议上,被选聘为换届风气监督员翁...
邛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邛崃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