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幸福美丽新村的邛崃实践
避免城市手法,避免简单套用城区模式——
成都篇
56岁的梁在奎,如今和家人住在景区里。透过自家门前的一片小竹林,一家人不仅出门就能看见各种风光,熙来攘往的游客还成为其提高收入的重要来源。
2014年,邛崃临邛镇文笔山村依托土地综合整治,以产业互动融合发展模式,正式启动了乡村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按照方案,这个占地面积3500亩、总投资4.95亿元的项目,将以原有林盘、农地、农房为自然本底,通过融入农耕文化、乡土文化、邛酒文化、民俗文化,规划建设8个功能区。
与此同时,为保留原有的农耕文化,文笔山村对规划区内的45户老旧民居实行了保护、还原、提升,完好地保留了“百年村落”原有建筑形态。其中,就有梁在奎的家。
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变了,但浓厚的乡村气息并没有变。犹如文笔山村一样,一大片“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村,在邛崃广袤的土地上自然生长。抢抓灾后重建机遇,邛崃仍在不断加快建设产村相融的幸福美丽新农村。
□陈碧红图片由邛崃市委宣传部提供
背山、面水、进林盘过上“小组生”的幸福日子
光有新房,没有新村,这是过去不少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上存在的一大诟病。然而自“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启动以来,邛崃在幸福美丽新村的打造上,就为新农村建设烙上了“不一样”的标签。
“以往只注重建新,照搬城市建设,这样只能算是简单的模仿。”在邛崃市农林局党组成员、农技中心主任杨建勇看来,既要使农民生产生活得到便利,又要让川西田园风貌得到保持,更不能让农村和城镇功能性差别被消除,这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2013年底,邛崃启动了夹关镇鱼坝村周河扁聚居点的建设工作。按照“小组生”的理念,这个聚居点在白沫江边的一处林盘内,集中建设了29幢极具川西民居风格的独栋房。
不挖山、不填塘、不毁林、不改变道路渠系机理,拔地而起的周河扁聚居点与山水风光充分融合,与自然相互映衬为风景。
“这29幢房子,都是一楼一底或二楼一底,最关键的是每间房都是按标间修建的。”夹关镇党委委员张建介绍,这是为了便于今后各家各户开办农家乐。
据悉,“小组生”聚居点的设计,兼顾了生态环境和产业承载能力限制,主要解决就近农户的重建需求。周河扁聚居点就是因为地处前往天台山景区的必经路上,才被规划成“深度体验式乡村度假的新农村综合体”,一开始就做好了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准备。
目前,周河扁通过整合新村富余农房资源,引进了专业旅游公司,并通过企业租赁、农户以房入股、农户加盟自营3种模式,统一打造沫江山居乡村文化主题酒店,发展高品质乡村旅游。下一步,周河扁还将推广乡村酒店联盟模式,同步配套建设四季花语彩叶林基地,拓展水上运动、茶马古道、马帮体验登山步道等项目,让周河扁新村成为成都市乡村旅游目的地。“应该说,邛崃推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杨建勇说,借助灾后重建资金、全域土地整理等多重机遇,邛崃先后共投入新村建设财政资金93亿元,撬动社会资金116亿元。截至目前,该市已实施新村建设点位117个,聚集3.6万户、12.8万人。邛崃农村整体面貌、功能配套、基础设施、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2014年,邛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2444元,同比增长12.1%。
三提升、三持续农民生活迈上新台阶
在幸福美丽新村的定义中,“业兴”被放在了首位。发展产业,成为支撑邛崃新村建设实现新突破的重要抓手。
“农业调优、工业带动、旅游富民。”邛崃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大的战略布局来看,仅工业方面,已将临邛、羊安两个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消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载体,有力促进了新村群众就地就近充分转移就业。而在农业和旅游相关产业领域打造的项目,更与群众的全面增收紧密相连。
自文笔山村启动乡村文化旅游景区建设以来,梁在奎的家就“住进”了其中一个项目——稻草艺术主题乐园“田园迪士尼”景点中。把土地流转出去以后,老梁一家三口都在景区里打工。“这里项目多,我们可以选择的岗位就多了。”老梁掰着手指头细数,他自己在景区当保安,老伴当清洁工人,儿媳妇在景区餐厅内当服务员。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以及在外打工的儿子的务工收入,一年下来全家人收入达10余万元。“尤其是旅游产业,已经将数个新村串联了起来。”邛崃市文旅局副局长周杨介绍说,依托邛崃境内“两山一镇一窑”核心旅游资源,正规划建设西部100公里乡村大旅游环线,将特色旅游小镇、幸福美丽新居、乡村文化旅游主题酒店和农业休闲旅游项目等串联起来,推进西部灾区全域景区化,更大范围内带动农民增收。
随着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浪潮的不断前进,邛崃城乡形态也开始呈现出更新的面貌。
据邛崃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邛崃全市已促进1.5万户、5.3万人下山入镇进城集中居住,新型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而在灾后重建完成后,受灾镇乡城镇化率将提高到80%以上,比地震前翻一番。在道路等基础设施方面,已构建邛崃到成都中心城区30分钟交通圈、邛崃城区20分钟交通圈、相邻镇乡10分钟交通圈、乡镇到建制村10分钟交通圈,100%的村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新村整体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全面推进新村建设的进程中,在推动农民生活迈上新台阶方面,所开展的大量创新与探索也得到了成功实践。”该负责人表示,在建房、监督等环节实现群众的事情群众议、群众办、群众定,让社会管理水平实现了持续提升;通过探索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等,实现了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通过引导群众完善村规民约等,持续丰富了群众精神家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碧红)作为邛崃市今年“四改六治理”重点项目之一,该市首家星级农贸市场——东虹市场将于10月初全面建成投用。未来三年,邛崃将通过规划新建、改造提升、关闭外迁,完成31个城区及镇、乡老...
邛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邛崃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