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美丽幸福新家园 邛崃打造“重建典范”

成都商报 2015-04-20 21:00 大字

一座座新房拔地而起、一项项产业助民增收、一处处景点赏心悦目、一项项文艺活动丰富生活。“让群众住上好房子,更要过上好日子。”邛崃市在重建新区的工作上,效果初显。该市以提升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为核心,加快项目建设,做强产业支撑,着力提升灾区发展能力。据悉,到4月20日,42个安置点基本完成建设;97个总规项目完工81个,累计完成投资23.7亿元;97个自主实施重建项目完工95个,累计完成投资106.4亿元。

住房重建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青石板路、宽阔的院坝、精致的小花园、古朴的门房……走进邛崃市高何镇寇家湾安置点,身后的农田、远处的高山、竹林和新房相依相衬,融合在一起,一片和谐美景。借重建契机,邛崃市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和“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理念,注重体现川西民居特色和保护传统民居风貌,构建“四态合一”、产村相融的现代新村。预计重建完成后,邛崃西部山区10个镇乡70%的农户将实现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高何镇工作人员说,按照规划和要求,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都已同步完成,新房里打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打开炉子就有天然气。在依山傍水、错落林间的夹关镇周河扁安置点,刚刚采完茶叶回家的鱼坝村村民雷代蓉热情地招呼,“你看我家新房子漂亮不?”对于以后的生活,她也有了规划———安置点的环境非常漂亮,准备搞农家乐旅游,相信日子会更加好过。

村级公共服务配套也在同步进行,夹关镇在九义校、卫生院、综合农贸市场、绕场路、筒车街大桥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中,让群众参与规划设计,与规划专家面对面探讨,充分吸纳群众的合理化建议。

在重建新区的过程中,邛崃市始终将住房重建摆在首位,落实工作责任,倒排工期、优化施工计划,高效合理组织施工,加快推进安置点建设。去年11月,全市5029户农房重建任务全面完成,今年4月20日基本完成42个安置点建设。坚持群众自主管理为主,探索跨区域建立安置点党支部、群众自治管理和运用市场化方式引入物业管理等模式,实现安置点民主、规范、有序管理。按照600万元/年的标准,邛崃市财政还连续3年对安置点管理费用进行补贴。邛崃市建立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分类配置安置点污水处理设施,能够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的接入市政管网,不能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的采用微污设施解决,保护新村环境。

产业重建 重建机制 开启农民多元增收致富路

住房改善了,收入能否同步跟上?据了解,当地往年以传统农业为主,效益不高,很多农民选择外出务工,田地被荒废。而今,外出村民们却纷纷回来了,一方面是自愿参与家乡灾后重建;另一方面是留下来也能挣到钱了,还能照顾家。

位于夹关镇的黑茶基地,是茶产业结构优化,“邛崃黑茶”地标产品的重要基础。这里规划占地1000余亩(核心区500亩),计划总投资约2000万元,目前,已完成主轴线通道、游道建设、黑茶广场、节点绿化打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我们建立了新品种展示园、专属黑茶园,配套了先进的黑茶加工生产线,打造了‘火井茶\’等知名品牌,带动了夹关及全市黑茶产业化发展。”夹关镇副镇长陈红卫说,他们也探索了“茶园托管、服务包干、产品优价、自采统销”的茶叶生产经营模式。

邛崃市灾后重建部门相关责任人介绍,邛崃灾后重建中创新产业重建机制,探索“三权分置”,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夹关镇便按照“自主、自愿、自治”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成立了土地合作社,现已发展社员93户,入股土地110余亩。并与专业果蔬公司合作组建农业股份公司,共同发展生态农业园项目,带动农户增收。

创新产业重建机制中,邛崃市还注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民抱团增收。目前,邛崃市灾区镇乡已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22家,入股土地1.5万亩。高何镇毛河村寇家湾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职业经理人”方式吸引60余户农户入股,投资150万元打造“千亩树莓采摘观光园”,预计年收入达10000元/亩。

旅游重建 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去年8月份,中国酒村·田园迪士尼项目在邛崃临邛镇荷花村开门迎客。这座占地100余亩,结合中国酒村古文化背景,以灯会的制作手法、稻草艺术为主题、万亩粱田为载体,以迪士尼的游乐形式,打造出了中国最大的稻草艺术主题乐园。上周末,游园体验活动,吸引了许多前去参观体验的家庭。“太好玩了!在这儿不仅能看稻草人,还能滚铁环、扯陀螺、梭梭板太有意思了”,带着孩子来此玩耍的李先生告诉记者。

在邛崃这样以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旅游项目还有很多。该市还充分利用山水田园资源,同步对生态、产业、文化规划建设,巧妙地将42个受灾镇乡安置点融合在旅游环线中。

芦山地震后,邛崃被纳入“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为邛崃的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支撑依据。按照国家要求,通过试验区的建设使地震灾区在产业融合机制、融合发展路径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绿色融合发展之路。邛崃也对入推进旅游综合配套改革、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思考和部署,从产业融合、模式创新、产品多元、服务提升、智慧管理上进一步下工夫,力争邛崃代表成都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成为旅游产业重建的示范。

结合重建,邛崃市还将发挥平落景区、天台山景区辐射带动作用,把道佐温泉、夹关水寨茶乡等资源有效串连融合,促进旅游产业连片发展。

文化重建 记录群众幸福生活

“白沫江边竹林摇曳,安置点变成小别墅……你是我的新呀新家园,怎么爱你都不嫌多……”邛崃市民自编自演了夹关重建版的《小苹果》———《你是我的新家园》,一上传到网上后,动感的旋律、唯美的画面、卖萌的动作迅速引发众多网友的围观。在这段长约4分钟的MV短片中,大爷大妈、建筑工人、中学生,甚至赶集路人都跟着明快的节拍,欢快地跳起《小苹果》的舞步,脸上无不流露出欢快喜悦的神情,而背景则是夹关镇灾后重建一年来的一组组美丽画面:穿镇而过的白沫江、伫立江畔的吊脚楼、一栋栋漂亮的“别墅”新居……

除了重建版的《小苹果》通过网络传播引起广泛关注外,重建文艺创作活动也进一步繁荣,创作出版了川西风情小说三题《赶庙会的孩子》、《不久以前不久以后》和《青春放歌》等文学作品;创作出小品《如此普法》、《看病》、《善良婆婆恶媳妇》、快板《普法宣传进校园》等法制文艺节目等基层宣传文艺作品,并到各村(社区)进行巡演,凝聚了重建新区的强大合力。

邛崃还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文化特色队伍158支,2014年重点扶持重灾乡镇夹关镇打造山歌队伍、夹关高跷队伍、油榨、南宝羌文化队伍、合唱队伍、川剧队伍、平乐民俗队伍等。

邛崃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市将围绕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三大特色产业,提升工业集约发展水平,狠抓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建设,做长做强产业链条,推动该市制造业低端提升、中端崛起、高端突破,努力打造优质产业发展基地。此外,该市还将依托工业、农业和文化旅游优势,组建邛酒集团,创建邛酒统一品牌,探索白酒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集中打造“黑猪”“黑茶”国家地标品牌,建成粮油、茶叶等特色产业基地25万亩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以上;同时,把文化旅游作为致富惠民产业来抓,以“两山一镇一窑”为重点,建设四季多元的全域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品质,力争年底前,十方堂邛窑遗址公园对外开园,3年内打捆创建平落·天台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都商报记者 董馨

新闻推荐

邛崃市“一窗式”服务企业登记2个工作日办完

“确实方便太多了,原来办理证照要跑工商、质监、食药监、国税、地税、印章公司等多个窗口,现在在‘企业登记并联审批窗口\’一次就搞定。”6月19日,在邛崃市政务大厅办理公司登记的罗先生说。给他办...

邛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邛崃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