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扎根基层的“田坎法官” ——记仁和区人民法院大河法庭庭长胡华元

攀枝花日报 2014-04-27 05:07 大字

□殷加艳 本报记者 黄国琴

29年来,他先后在仁和区四个基层法庭工作过;他走过辖区内无数个村庄的沟沟坎坎,在农家、在田边地头巡回开庭,为民排忧解难。他被群众亲切地称作“田坎法官”,他就是仁和区人民法院大河法庭庭长胡华元。

4月21日早上9点,胡华元来到总发乡立新村调解一起财产纠纷。“没想到法官会到我们家里面来了解情况,还给我们普及法律知识。”当事人安某说。这种进家入户了解情况的工作方法,是胡华元20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从参加工作起,胡华元一直扎根基层法庭。29年来,他先后转战大田、红格、同德、大河四个法庭。提起他,不少群众印象深刻:一个黑黑的汉子,经常在农家小院、田边地头开庭审案。

“田坎法官”的名头可不是虚有其表,审案过程中,脱掉鞋袜下地,卷起裤腿断案是他经常干的事。2006年,胡华元在同德法庭办理的“水之争”案件,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2006年,家住布德镇中心村的李某、石某将邻居谢某告到法院,原因是农村最常见的“水之争”。李某和石某家一直在谢某耕种管理的水田背坎的水井中取水,水管从谢某的田间穿过。谢某觉得两家的水管影响了自己的生产,便锯断了水管。家中没水用了,李某、石某一怒之下将谢某告到法院。

同德法庭受理该案后,胡华元首先考虑的是调解,他安排好时间,将双方当事人通知到断水现场。胡华元和书记员经过现场勘察确定水管确实对被告田间生产有影响,但被告的维权行为确实造成原告两个家庭饮水困难。

双方争吵不休时,胡华元和书记员脱掉鞋袜,卷起裤腿,拿起竹竿、木桩下到田里。一边与当事人测量、打桩,一边给双方做工作。他们一脚水、一脚泥,在田里忙活了3个多小时,最终提供了一份让双方满意的和解协议,将水管改道,从田坎边绕行,既不影响耕作,又方便取水。

工作中,胡华元爱思考、勤动脑。他将工作经验总结成“庭审功夫在案外”、“望、闻、问、切”四字调解法等。

21日早上10点半,胡华元刚刚回到大河法庭,两起案件的当事人就找到他进行咨询。胡华元现在负责的大河法庭辖区内有中坝乡、总发乡、前进镇、南山工业园区等,辖区经济十分发达,流动人口众多,各种案件纷繁复杂。从2013年12月到目前,大河法庭共受理案件151件,其中97件已结案。

29年里,胡华元办理了很多“疑难”案件,但调解得最多的还是小纠纷。“案子再小,对群众来说都是比天还大的事。”胡华元说。

新闻推荐

培训送下乡 农民学技术

本报讯(方波记者王南桢)“通过培训,我拿到了初级美容师证,以后无论就业还是创业都更有信心了。”日前,同德镇村民冉张莉信心满满地说。截至8月底,仁和区已在农村完成创业意识培训348人,占全年目标任...

邛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邛崃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