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新春走进邛崃灾后重建点——春节不停工 共建新家园
“今年我们虽然没有去外地旅游,但看到房子一天天建起来了,心里感到非常舒畅。这个年硬是过得有意思!”昨日是大年初二,记者来到了邛崃市,惊奇地发现许多重建点依然没有停工,许多工作人员仍然选择了坚守。除了一线工人,当地村民也积极参与到灾后重建中来。
春节不停歇
一齐将新家园建得更美
在邛崃夹关镇,郭坝安置点是最大的安置点。鱼坝村村民杨兴友,除了是村民议事会成员,还是建房议事会会长。上午8点过,杨兴友与家人一起在老房子中吃了面条,决定再到工地上去看看。
像往常一样,巡查每一个角落,杨兴友的胸前,挂着灾后重建监督检查证的牌子。“我对建筑非常了解,大家信任我,推选我来做监理。工程进展快不快?建房质量好不好?我都要心中了然,这样才好向大家交代!”杨兴友一边接受记者的采访,一边查看房子的建设。看到有不合规格的地方,他会现场指出,并要求施工人员马上整改。“现在,到了关键时期,我经常晚上都要来看看,有时次日凌晨才会回去。这个安置点必须尽快主体完工,时间不等人啊!”
离郭坝安置点不远的周河扁灾后重建点,这里已经形成了入住条件。在白沫江边,一幢幢淡黄、青砖相间的小洋楼顺着河流依山而建,建筑群体被设计师巧妙排布在山林间,与周边山林融为一体,看起来格外有层次感……
还没装修,不能入住。但已有村民将房屋打扫打扫,进来坐坐,总算是圆了新年新家的梦想。房前屋后,村民亲自动手,参与绿化建设,一起将新家园建得更美。
按照“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2014年9月30日前,邛崃将完成住房重建,2014年底完成灾后重建项目工程量和投资额的80%,2015年4月20日前,基本完成除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外的灾后重建项目建设。
期待住新房
到安置点走走已成习惯
吃过午饭,开始有村民陆续前来郭坝安置点,甚至有村民带着客人一起到安置点走走。村民心中都盼望着早住新家,每天来看看进度,已成为习惯。
60多岁的曹开群与老伴一起,在家中聚过餐,睡了会儿午觉,便来到安置点散步。“这里路好走,环境也好。”曹开群一家住在夹关镇二龙村12组,“过去一到雨天,路上满是稀泥,出个门都战战兢兢。”地震后,她家房屋严重受损,经过反复考虑后,全家人一致决定参与重建。“地震后的一段时间,我们心里也有点担心。直到村干部拿着设计图到家里来讲,一家人才稍微放点心。”聊起去年的这些事儿,老人有点尴尬地说,“当时还以为干部随便拿点东西哄哄我们,真没想过能建这么好。”
看着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楼房、宽敞平坦的沥青道路、整齐划一的路灯以及修剪整齐的大片绿化景观,曹开群满怀期待地说:“相信住进去后会更不错。”
在郭坝安置点报了名的曹开群的侄子高强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安置小区不仅基础设施好,生态环境同样优良,老人们每天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呼吸新鲜空气,今后住在这里肯定很舒服。
节后不外出
在家门口打工就能挣钱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郭坝安置点已步入收尾阶段。“一方面既要让大家住得舒心,实现安居;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夹关镇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在郭坝安置点对面的丝路花秋·茶产业园正逐步完善升级,千余亩茶园将与安置小区相依相衬,融合在一起,凸显出和谐茶乡的美景。
就在郭坝安置点外,记者见到了春节从外地打工回来的村民杨昌虎。对于小区新房,杨昌虎在赞叹的同时,也有一些疑惑:“房子倒是很漂亮,周围的条件也不错,但都是楼房,搬进去后,苞谷、农具之类的东西堆在家里不方便啊。”
“你放心,这些问题在安置点规划设计时就考虑进去了。”了解了杨昌虎的疑惑后,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解释说,每栋楼房都有公共空间用来建小仓库,可以放粮食,楼下的院坝也挺大的,农具应该不成问题,而且还可以晒东西……
过完年后,杨昌虎不想再出去打工了,“孩子要读书,家里老人也需要照顾。”了解到杨昌虎的想法,工作人员便带着杨昌虎来到安置点对面的茶园,“要是不愿意外出,在这里就能打工。政府已经和茶厂谈好了,优先使用当地的村民。另外,还能做收购、销售之类的生意……”
“等重建工作完成后,就开始布局旅游产业。到时候,就算开个乡村旅店,照样能挣钱!”工作人员的话让杨昌虎笑得合不拢嘴。
方舟 邛宣 本报记者 杨华春 文/图
新闻推荐
王东明魏宏赴地震灾区检查指导并出席雅安灾后重建工作汇报会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突出抓好灾后重建规划项目实施
四川日报讯(记者张宏平)4月19日至20日,“4·20”芦山强烈地震一周年之际,省委书记王东明,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专程前往邛崃市和雅安市芦山县、天全县,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看望慰问奋战在重建一线...
邛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邛崃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