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群众最期盼的地方着手——让灾后重建“有温度”

四川日报 2013-12-09 14:42 大字

□祖明远

当“4·20”芦山强烈地震烟尘平息,当“7·9”特大暴雨嚣声消退,灾区的伤痛在愈合,重建问题摆到各地政府与群众面前。如果说,在灾难来临时如何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考验一地应急避险能力的“试金石”,那么在灾后重建中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则是执政水平与发展智慧的集中体现。

回访灾区,我们惊喜地看到,“从群众最期盼的地方着手”不约而同成为各地的重建准则,眼前展现一幅幅“有温度”的重建画面:

在受到“4·20”芦山强烈地震波及的邛崃市,重建规划为10个乡镇的房屋受损群众提供了多套方案,群众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意愿进行选择:想进城、喜欢热闹的可以进入城镇或者大型安置点;而不愿搬走、习惯农村生活的,则可以住在原址附近。

在遭受“7·9”特大暴雨侵袭的安县千佛镇:不仅尊重居民意愿在附近场镇选址了集中安置小区,当地政府还为村民购买了林业保险,一定程度弥补了当地药材产业的损失。如今,村民们正在为打造一个特色中药材集散地而努力着。

同样是暴雨灾区,房屋受损并不严重的什邡市则将重点放在了基础设施重建上。根据损坏道路的顺序,分轻重缓急优先维修了主干道和使用频率高的道路,为9月-10月旅游旺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与争分夺秒的救灾抢险相比,重建家园的工作无疑更加复杂更加繁重。回顾各有侧重的重建方案,我们看到的是对群众燃眉之急的重视、对当地具体情况与科学规划的尊重,其背后都有着不逊于救灾抢险的热忱与决心。在重建路上,如何能让受灾群众住得心安、走得顺畅、发展更有后劲,这是各地政府努力的方向,也是群众最期盼的地方。

新闻推荐

邛崃灾后重建采用绿色低碳技术

本报讯(记者刘莉)12月5日,记者从成都市建委获悉,《邛崃市绿色低碳村镇建设技术指南》(初稿)编制工作已经完成,该《指南》将指导邛崃地区灾后重建启动绿色低碳建设。这也是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在成都市灾后...

邛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邛崃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